一名51岁的妇女被当地诊所转诊,以进一步评估在常规牙科检查中偶然发现的右下颌磨牙区异物。患者的既往史无特殊。她没有骨质疏松症的病史,也没有服用任何药物。大约5年前,患者在当地诊所的右下颌磨牙区进行了牙种植。她报告说,第一次手术后3个月,同一名医生进行了第二次手术,手术后第二天,她的下颌右侧区域出现麻木。她还报告说,由于这种麻木,医生开了维生素,但没有告诉她这种变化的原因。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口腔内病变。全景射线照相术的射线照相评估(
图1
)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结果显示患者右下颌第一磨牙区域的下颌管内水平位移了一颗植入物(
图2
和
3
a和b)。仅在下牙槽神经的位置观察到轻微的移位。然而,下颌骨的骨结构没有发现异常。为了评估神经感觉功能,进行了两点辨别和锐器与钝器辨别测试。在右下颌区域检测到对神经感觉功能测试的反应减弱。由于左右下颌骨区域的感觉存在差异,且间歇性疼痛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决定取出植入物。向患者详细解释了所有可能的并发症,并获得了知情同意。
1.
下颌管内移位种植体的术前全景x线摄影。
2.
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中,右侧下颌区的轴位视图显示下颌管内水平放置了一个移位的种植体。
3.
(a)在冠状视图中,在移位的植入物附近观察到颏孔。
(b)邻近颏孔的右下颌后区的矢状面视图。
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从下颌第一前磨牙到第三磨牙区域切开。小心地反折粘膜骨膜瓣,以防损伤下颌神经。手术部位的颊侧被暴露出来。执行了一个包括预估的下颌管位置的矩形骨切除术。移除位于下颌孔附近的骨块后,看到植入体深陷在手术腔内(见图4)。小心地移除植入体周围的骨头,以防对下牙槽神经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使用镊子提升并取出植入体(见图5)。冲洗手术区域后,使用3/0丝线缝合。患者被开了一周的口服抗生素和止痛药。术后过程除了神经感觉功能增加损害外,一切顺利(见图6)。手术三个月后,神经感觉功能显著改善。患者仍在定期随访中。
数字
4.
手术区域的术中视图。
数字
5.
移植的植入物。
数字
6.
患者的术后全景x线照片。
讨论
意外地将牙科植入体置入下颌管是一种罕见现象。据我们所知,文献中仅报道过一例下颌管移位的案例。一些与患者和操作者相关的因素可能与这种罕见并发症的发生有关。系统性疾病如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这些病症会改变颌骨的小梁结构,骨病变如局部骨质疏松性骨髓缺陷,以及下颌骨内部骨密度低或骨髓腔大等解剖特征,被认为是可能的风险因素,有助于这种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操作者相关因素如临床和影像学评估不足、过度钻孔、由于缺乏手术经验而导致的错误操作,也被报告为促使牙科植入体移位的其他可能因素。
在本例中,导致移位发生的可能机制是手术部位过度钻孔,导致侵犯下颌管并使牙科植入体缺乏初期稳定性。操作者的手术经验不足可能导致植入体在安装愈合基台时垂直迁移至管道中。此外,后续移除植入体的尝试导致植入体进一步水平迁移。尽管本例中患者的骨质良好,全身状态无助于问题的发生,植入体的移位仍是由于术前评估不足和术中操作不当造成的。幸运的是,未发生下牙槽神经的完全神经感觉功能丧失,但患者仍面临各种问题的风险,如异物反应、感染和假牙修复的不足。在本例中,由于潜在的风险,采用了微创方式进行了植入体取出。我们认为,在植入体手术中获得最佳结果并非易事,需要仔细评估众多参数的术前情况。因此,为了防止此类并发症,手术应优先由该领域的专家进行。
原作者:
本翻译基于国际病例分享,旨在专业人士间的学术交流。内容反映作者看法,不作医疗参考。翻译时采用了电脑工具及字典翻译。如有误,欢迎指正,以原文为准。
-END-
声明:本文转载自<口腔精英>,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违规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望大家理性判断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