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门诊接待了一位白内障术后患者,自述白内障术后三个月视力没有增加,反而有视觉干扰。为了查明原因故来我院白内障门诊就诊。
患者女性,59岁,三个月前右眼因白内障在当地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右眼视力0.2,术后仍是0.2,矫正无提高。下面是在当地医院术前及术后的随诊病历。
患者来就诊时右眼视力0.15,角膜透明,瞳孔正圆,人工晶状体位正,眼底未见明显异常。手术没有问题。因此给予相应检查,找到视力不能提升的原因。
首先是验光,从验光结果来看没有发现异常,只是矫正视力仅提升到0.2,SE为+0.50D。这个结果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
为了排除眼底疾患,就又进一步做了OCT。
根据打印出的报告,双眼OCT未见明显异常。眼底照相也未见异常。
那为什么视力不提升呢?只好做视野检查。由于当天上午我科检查视野的技师没有上班,因此只能到合肥普瑞眼科总医院进行检查。
右眼的视野除了视乳头上方及周围的相对暗点,余未见明显异常,因此排除视神经等疾病导致的视力下降。
到这里就让人疑惑不解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只有仔细查看黄斑OCT的每一个扫描段了。
这一下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在有些扫描段上可以发现右眼黄斑区椭圆体带不连续,有些地方反光增强并拖尾,提示这里曾经有过缺血性病变。于是追问病史,患者主诉曾经阳过(COVID-19)。
问题终于找到了,为了证实这一点又加做了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得到证实。
对,这就是急性视网膜黄斑神经病变(AMN)。我在前面的公众号里曾经转载了一篇题为“患者视力1.0,仍说看不清,究竟是为啥?”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去参考一下。在发病早期可能会在视野上发现黄斑旁暗点,但是在晚期就很难发现了。这样,该患者主诉的术后视觉干扰也就可以解释了,其实就是黄斑旁相对暗点在作祟(因为术前白内障的遮挡没有发现)。因为这种相对暗点可以表现为眼旁的闪光感或闪烁的漂浮物等。这种闪光及闪烁漂浮物可能会存在很长时间。
目前患者给予口服胞磷胆碱等治疗,希望1至3个月后会有所改善,因为有治疗成功的案例。
声明:本文转载于<赵军民名医工作室>,以上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