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整理冠脉IVUS读图和测量的各种遇到问题以及一些经典知识点和实用经验分享。欢迎您阅读!
支架断裂、变形、穿孔
支架变形IVUS经典图
支架变形特点
支架植入后支架梁杆不连续即称为支架断裂,可为完全断裂,也可为部分断裂;可发生于支架植入后即刻,也可发生于随访时。根据程度,支架断裂可分为5型:
1型:为单一的支架梁断裂;
2型:≥2个支架支架梁发生断裂,但无支架变形;
3型:≥2个支架支架梁发生断裂,伴随支架变形;
4型:多个支架梁杆断裂导致支架横向错位,但错位处无明显间隙;
5型:多个支架梁杆断裂导致支架横向错位,且错位处有明显间隙。
IVUS不能明确区分这5型支架断裂,通常情况下,IVUS发现的支架断裂分为完全性、不完全性以及支架错位。
若支架植入处无支架丝的影像,称为完全断裂;
若部分象限可见支架丝,但有大于1/3的象限无支架影,则称为部分断裂;
若在非支架重叠处见到不完全断裂伴有双重支架丝,则为支架错位。很多研究表明,尽管不是所有的支架断裂伴有不良事件,但是支架断裂处的支架内再狹窄及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均升高。
支架变形及穿孔
支架变形指支架释放膨胀后在外力影响下改变原本柱状形态,包括纵向压缩、移位、横向形状改变等。
穿孔指支架植入后引起的冠脉血管穿孔,可能与选取的支架直径与本身血管直径匹配比过大或者或者释放压力过大有关;也可能与后扩球囊支架选择过大或者后扩压力过大有关。
支架膨胀不良
支架膨胀不全识别特点
支架膨胀定义有两种方式:一为测量的支架内最小横断面积的绝对值(ULTIMATE研究结果MSA≥5mm2)。
或者最小支架内面积与预设的参考面积的比值,而这一预设面积可以为支架近端、远端、最大的或平均的参考面积(ULTIMATE 研究结果MSA≥远端参考管腔面积的90%)。
总体来说,支架膨胀越好,长期通畅率越高,支架失败风险越低,患者的临床预后越好,且最小支架内面积的绝对数值相比对比值对于长期支架通畅性的预测价值更好。
重度狭窄
病变特点
冠状动脉狭窄以管腔面积的缩小分为4级(冠脉造影和 CTA 判断方法)。
I级病变:管腔面积缩小1%~25%;
II级病变:管腔面积缩小26%~50%;
III 级病变:管腔面积缩小51%~75%;
IV 级病变:管腔面积缩小76%~100%。
I、II级病变为轻度狭窄;III级病变为中度狭窄;IV级病变为重度狭窄。
重度狭窄典型图像
病变特点
IVUS 通过对病变程度、性质和累及范围的精确判断,可帮助选择治疗策略和方法,指导介入治疗过程,实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支架最优化,并可监测相关并发症。
早期研究提示,对于非左主干包括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近段病变,重度狭窄(介人治疗的 IVUS 界限值)为面积狭窄>70%、最小管腔直径<1.8 mm 、 MLA <4.0mm2。
近年来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对非左主干、参考血管直径>3 mm 的病变,介人治疗的 IVUS 界限值为 MLA <2.8mm2;对参考血管直径<3 mm 的病变,介入治疗的 IVUS 界限值为 MLA <2.4mm2。
除左主干病变外,目前指南或专家共识对于依靠MLA作为确定病变需要行介入治疗的标准尚无推荐。
理想支架植入状态
识别技巧
根据 ULTIMATE研究结果理想支架植入效果表现为支架尺寸长度选择合适,充分覆盖病变,近远段支架边缘斑块负荷小于50%;扩张充分支架内最小面积≥5mm2或者最小支架面积大于远端参考管腔面积的90%,无>3mm深达中膜的夹层。
没有支架断裂发生、没有支架内血栓发生、没有明显斑块脱垂、没有支架贴壁不良、没有支架变形、支架对称性大于0.8。
分叉病变理想支架植入状态
针对左主干分叉病变,管腔横截面积需要分别达到≥10 mm2 (LM),7 mm2(LAD),以及6 mm2(LCX),同时支架膨胀指数≥90%,支架对称指数>0.8;
针对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例如LAD-Di, LCX-OM,或RPDA-RPLA),主支血管管腔横截面积需要≥6mm2,分支血管管腔横截面积需要≥5mm2,同时支架膨胀指数≥90%;支架对称指数>0.8;
所有分叉病变,无论是否为左主干分叉病变,IVUS优化支架植入术的指标还包括:a) 支架边缘无长度超过3mm深达中膜的夹层;b)支架边缘5mm范围内无残余斑块负荷>55%的未治疗病变;c)无支架断裂发生。
-END-
声明:本文转载于<心动医学生>,以上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