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波是由心房除极产生的,是左右心房除极向量的总和。由于起搏点位于右心房,所以右心房会首先被激动。正常P波需符合以下标准:
图1 正常P波
❖大多数导联直立(aVR、V1导联除外);
❖每跳形态都是固定的;
❖只有一个波峰没有切迹;
❖高度小于2.5mm(0.25mV);
❖宽度小于2.5mm(0.10s)。
在以下情况中,P波是看不见的。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时,P波被一些小的、不规整的颤动波所取代,基线不平。
❖心房扑动:在心房扑动中,P波被扑动波(F波)所取代,呈波浪或锯齿状。
❖交界性心律:由于几乎同时前向激动心室和逆向激动心房,P波可以位于QRS波群之前、之后或埋藏于QRS波群之中。
❖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时,由于P波埋藏于宽大的QRS波群中,所以不易被发现。
❖高钾血症:P波振幅会减小或消失,这与T波高尖和QRS波群宽大有关。
由于心房激动是由上到下激动,朝向下壁导联,所以P波在LII、LIII、aVF导联是直立的。如果心房逆向激动,这些导联的P波为负向或倒置。以下情况下可以观察到倒置的P波。
❖交界性心律:在交界性心律中,倒置的P波紧跟在QRS波之前或之后。
❖旁路:如果激动通过房室结外的途径逆传心房,称为旁路,常发生于预激综合征。
正常情况下,由于心房激动的顺序保持不变,任何一导联P波都应保持不变。如果冲动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不同部位,那么心房激动顺序将逐跳发生改变。这就产生了不同形态的P波,称为P’波。例如:
❖游走性心律:这种心律中,起搏点从一个点游走到另一个点,变换于窦房结、心房、房室交界之间,表现为P波形态多变。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这种心律中,冲动起源于心房的多个病灶,产生房性心动过速或混乱的心房激动形式。每跳的P波形态都会变化。
在上述两种心律中,能够见到3种形态的P波。异位P’波起源于心房时,可直立但与窦性P波不同;逆传的P’波起源于交界区时,P’波倒置。P波形态介于窦性P波和P’波之间称为融合波。
有趣的是,游走性心律与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只是以心率来划分的。前者少于100次/分,后者大于100次/分。
正常P波高度不超过2.5mm,它是左右心房激动之和。右心房激动早于左心房激动,当右心房增大时,右心房波增大,与左心房波重叠产生一个高度超过2.5mm的高大P波。
因此,高大P波是右心房扩大的征象(图2)。如果V1导联P波双相,那么P波起始部分会更大(图3)。由于高大P波多由肺动脉高压或先天性心脏病引起,也称为肺型P波或先天性P波。
图2 肺型P波:高尖P波
图3 V1导联P波;起始部宽大
正常P波宽度小于2.5mm或0.1s。P波代表左右心房激动的总和,右心房先于左心房激动。如果左心房扩大,左心房波将会比右心房波更加延迟,导致P波的宽度会超出2.5mm,左右心房之间会出现一个切迹。
因此,宽大合并切迹的P波代表左心房扩大(图4)。在V1导联,双相P波的终末部分会更加宽大(图5)。由于宽大合并切迹的P波常与二尖瓣疾病有关,所以又被称为二尖瓣P波。
图4 二尖瓣P波:宽大合并切迹的P波
图5 V1导联P波:终末部分宽大
引起心房扩大的常见原因如表1。图6显示了左右心房扩大P波形态的改变。
表1 引起心房扩大的原因
图6 左右心房扩大的P波形态
因此,如果一个患者P波突然变得不明显或找不到了,但是心律又相对规则,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细波房颤或交界心律,而是要先注意患者的用药、饮食、尿量、肾功能,查电解质,排除高钾血症。
说明
来源:夜诊 医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