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骨折时进行及时进行合理有效的急救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你知道骨折急救处理办法是什么吗?今天早读就为大家详解骨科创伤的急救处理方法,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一
概论
创 伤
是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造成组织结构完整性损害或功能障碍
创伤急救
是急诊医学、急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现代医学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
创伤时效性
据流行病学的统计资料表明,创伤病人的死亡呈现三个峰值分布。
早期对病人实施确定性的抢救措施是现代创伤救治的基本原则
第一个峰值
一般出现在伤后数秒至数分钟内,称为即刻死亡(immediate deaths),约占创伤总死亡率的50%。
严重的颅脑损伤,高位脊髓损伤,心脏、主动脉或其它大血管破裂,呼吸道阻塞等,这类病人基本都死于事故现场,只有极少数可能被救活。
第二个峰值
一般出现在伤后2~3小时内,称为早期死亡(early deaths),约占创伤总死亡率的30%。
多为脑、胸或腹内血管或实质性脏器破裂,严重多发伤、严重骨折等引起大量失血。这类病人是创伤救治的重点对象,因此,这段时间又称之为“黄金时刻”。
第三个峰值
一般出现在伤后数周之内,称为后期死亡(late deaths),约占创伤总死亡率的20%。
死因多为严重感染,毒血症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三
骨折概论
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病因:
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旋转和肌收缩使肢体远处发生骨折。
3、积累性劳损
间接暴力
暴力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colle’s骨折) 。肌肉拉力: 肌肉附着处骨折(髌骨在未直接着地发生的骨折) 。
直接暴力:
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 (车轮碾压胫腓骨)
积累性劳损:
长期、反复、轻微外力,应力积累发生骨折,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二、三跖骨骨折及腓骨下1/3骨折称为疲劳性骨折。
以上三种骨折是健康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称为外伤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
骨骼疾病,轻微外力即可发生。(肿瘤、感染)
四
临床表现
(一) 全身表现
(二) 局部表现
1 、骨折的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2、 骨折的特有体征:
畸形;
异常活动;
骨擦音或骨擦感。
初次检查病人应注意,不可故意反复多次检查,以免加重周围组织损伤,特别是重要的血管神经损伤。
五
骨折的急救
1、抢救休克
2、包扎伤口
3、妥善固定
4、迅速转运
急救处置
抢救生命、保护患肢、防止组织再损伤和再污染
首先应抢救伤员的生命。
对疑有骨折的伤员均应按骨折进行急救处置。一切动作要求谨慎 、稳妥和轻柔。
骨折伤员的伤情判断
根据:
伤员的外伤史
生命体征变化
受伤部位
简单而迅速地做出伤情判断
一、抢救休克
初步的复苏措施
根据伤员的重要体征变化采取相应的复苏措施。
伤员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就地实施心肺复苏术。
伤员休克,抗休克,进行液体复苏。
注意伤员的保暖。
合并颅脑伤而处于昏迷状态的伤员要采取积极措施,以保证其呼吸道的通畅。
避免过多搬动伤员,以免加重病情或增加伤员的痛苦。
若伤肢肿胀明显,应及时剪开衣袖或裤管。闭合性骨折移位显著,骨折端有刺破皮肤或周围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应手法牵引消除显著的移位畸形,并用长条木板妥善固定伤肢。
二、止血和伤口包扎
应注意无论伤口大小都不宜用未经消毒的水冲洗或外敷药物。
绝大多数伤口,压迫包扎后可止血
大血管出血,在伤口近端结扎止血带,及时记录开始止血带的时间。
骨折端戳出伤口,并已污染,不宜立即复位,以免将污渍带入伤口深处。可待清创术将骨折端清理后再行复位。
止血是创伤抢救最常用最主要技术
止血方法
动脉出血:指压法、止血带、血管钳
静脉出血:加压包扎
伤口出血:填塞、抬高患肢
动脉:血色鲜红,随心跳自伤口喷出
静脉:血色暗红,自然流出
微血管:由伤口滲出,常能自然止血
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法:用大拇指压住伤口近心端的动脉于深部骨骼上,阻断血流而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多用于体表临时性止血
(1)头顶部出血,用拇指将伤侧颞动脉压在下颌关节上,如压迫一侧不行同时压迫另一侧
(2)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颌动脉,于下颌角附近的凹陷内
(3)头颈部出血,用拇指压迫一侧颈动脉,切记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动脉,以免头部血供中断
(4)肩及上臂出血,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下动脉
(5)前臂及手掌出血,用拇指压迫同侧肱动脉
(6)下肢出血,两拇指重叠压迫同侧的股动脉
2、加压包扎止血:
这是一种直接压迫止血法,在伤口没有异物、骨碎片时,先将干净敷料放在伤口上,再用绷带卷、三角巾或宽布带作加压包扎至伤口不出血为止
止血带止血
此法只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
止血带置于上臂或大腿的中上1/3交界处,上止血带前,皮肤要加护垫,防止损伤皮肤
止血带松紧要适当,以伤口不出血为度
上止血带后要加标志,上面标明上、松止血带的时间,以免时间过长造成肢体缺血坏死,一般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2—3分钟,放松前伤口要加压包扎
如有气性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最好,因其压迫面积大,组织损伤小,方便
包扎
最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它可起到保护创面、止血、止痛、减少污染的作用,适用于全身各个 部位
包扎时注意事项:
(1)充分暴露伤口
(2)伤口上加盖干净敷料,较深的伤口要填塞
(3) 腹腔脏器不要回纳,异物不拔出
(4)松紧要适当,结不要打在伤口上
包扎方法
(1)绷带卷包扎:可采用环行(适用于小伤口)、螺旋形(适用于创面大的伤口)、横“8”形(适用于关节损伤)等包扎方法。
(2)三角巾或宽布带包扎:随各受伤部位不同而包扎方法各异
三、固 定
凡是骨折、关节损伤、广泛软组织损伤的伤员,在搬运前都要做好固定,固定的方法有两种。
夹板固定
夹板固定前,必须先止血、包扎伤口。
包扎时,暴露的骨折端不能送回伤口内以免损伤血管、神经及加重污染。
夹板的长度要超过上下关节,宽度适宜。
夹板与皮肤之间及夹板两端要加以纱布、棉花等物作垫子,以防局部组织压迫坏死。
结打在夹板一侧,松紧适当,指(趾)要露出,以便观察肢体血循环。
利用躯干和健肢固定
无现成夹板和代用品,可用三角巾或宽布带将骨折的上臂或前臂固定于躯干上,骨折的大腿和小腿固定于健肢上
具体方法:大腿骨折时先将软垫放在两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以防局部组织受压、缺血坏死。再在骨折的上下端用布带将两大腿捆在一起,再固定两膝关节和踝关节。结打在前面、两腿之间
四肢骨折
肱骨和尺、桡骨折:
有夹板时,先用小夹板固定,再悬吊前臂。无夹板时,可用宽布带或三角巾将患肢固定于自身躯干上。
股骨和胫、腓骨骨折:
有夹板时,用夹板固定。
无夹板时,利用健肢固定法固定。
脊柱骨折
常见的脊柱骨折有颈、胸、腰椎骨折,骨折严重时伴有脊髓的损伤
主要危害为截瘫
因此,凡脊柱骨折的伤员必须睡在硬板上
颈椎骨折时必须仰卧在硬板上,先在硬板上相当颈部的位置放上垫子,伤员平卧后再在头部两侧放上沙袋加以固定。
胸、腰椎伤员平卧硬板时,先将腰部加垫;俯卧位时先将双肩和腹部位置放好垫子,伤员放好后,再在胸部、髋部、膝关节及踝关节处用4根布带将伤员与木板固定在一起,以防损伤脊髓。
四、搬 运
搬运时动作要轻快,尽量避免震动。
搬运患者的几个原则:
受伤部位不被挤压,
不负重,
脊柱不扭曲,
不同的伤情选用不同的搬运方法。
根据伤情的轻重缓急,安排伤员转送的顺序:先重伤且有抢救价值的伤员,再轻伤员,最后转送濒死伤员
各类伤员在转送途中必须有救护员或医务人员的护送,并随时对伤员进行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的监测和处理
单人徒手搬运可采用抱、背、扶等方式
双人徒手搬运可采取拉车式、椅托式、手托式等方法
搬运工具可采用担架、木板、床单、躺椅等物
脊柱骨折伤员必须用平托式搬运,且平躺在木板上
迅速运送伤员
骨折伤员须经妥善固定后再运往医院,运送途中应有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和陪同。特别要注意脊柱骨折时的搬运方式和姿势。
脊椎外伤伤员的搬运:木板或门板
方法: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并放于身旁。木板放在伤员一侧,2~3人扶伤员躯干,使其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木板上,或3人用手臂同时将伤员平托至木板上
注意不要使伤员的躯干扭转,切忌使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同时禁用凉椅、藤椅之类的工具运送伤员。
颈椎外伤伤员的搬运
专人托扶其头颈部,沿纵轴方向略加牵引,并使头颈部随躯干一同滚动。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后再缓慢搬移。
严禁随意强行搬动头部。伤员躺在木板上时应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其颈部的两侧加以固定。
合并截瘫的伤员搬运
在运送截瘫伤员时,木板上应铺一柔软的褥垫,伤员衣物里的坚硬物件应及时取出以防压伤。禁用热水袋或盐水瓶等进行保暖以免发生烫伤。
本文为好医术原创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果你想把你的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让更多的人看见你,更多的人获益,欢迎投稿给我们!医无止境,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会以另一种方式被这个世界铭记。投稿邮箱:sherry.hu@haoyi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