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广大医者最起码的身心健康兜底,政府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在7月3日,在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国医师协会在京召开中国医师节媒体沟通会,邀请40多家媒体代表就如何组织宣传好2019年中国医师节,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医的良好氛围进行深入的探讨。
会上,就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中青年医生猝死悲剧时有发生,中国医生健康状况堪忧的现象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医生健康状况成了首个中国医师节后,广大医师呼声较高的行业心声。
尤其是今年,仅入夏以来,短短两个月,就猝死了多位青年医生:
5月15日,天津医大二院王一博士在为患者手术过程中,突发脑出血离世,年仅41岁;
6月14日,嘉兴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医生陈怿,因突发脑出血去世,家人做出了捐献她全身器官的决定,年仅41岁;
6月28日,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张恒伟,因突发心梗不幸离世,年仅48岁。
6月30日,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生王辉,突发心脏骤停不幸离世,家人捐献了他的眼角膜,年仅32岁;
7月8日,上海瑞金医院一位消化科博士,因肺癌病逝,年仅30岁。
7月10日,辽宁省沈阳市某三甲医院一位皮肤科女医生,于凌晨在家中猝死,年仅31岁。猝死的死前一天,还在医院的大厅讲解化妆品的过敏反应。
7月11日,上海中山医院肝外科30来岁优秀博士,猝死家中。
因此,江苏宜兴二院陈卫春医生在医脉通撰文指出:“医生过劳”已经成为刻不容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过于疲劳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是医疗安全的严重隐患。解除疲劳仅仅依靠医生本人只能是自我调适,而要从根本上改变必须要有外力合力推动,需要有体制、机制和制度等做保证。为广大医生最起码的身心健康兜底。政府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他呼吁,全社会都应理解、尊重和关心医生,善待医疗战线上的每一位员工,正视他们的付出,给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待遇及健康保障。
他指出,在缓解看病难问题上,不能再单靠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医生休息时间的办法去解决。而是要采取以下4项制度:
1、要切实落实年休假制度;
2、应当制定合理的值班制度和轮换制度,保障医师的休息权;
3、应当制定超时工作的强制休息制度,防止过劳下的医疗行为;
4、有关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医生的健康权益。
但是,面对这丰满的理想,面对这猝死的名单,面对这些坚守在临床一线的医生呼吁,我们有关部门又是怎样做的呢?
大家不妨来看看近日央视播放的一条新闻,或许你会从中看到医路未来和找到医生猝死答案。
7月31日,央视播发了教育部近日印发的,针对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高校对实习不够重视、实习经费投入不足、实习基地建设不规范、实习组织管理不到位等现象的一则文件《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
《意见》其中强调,要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除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及实习岗位有特殊要求外,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不得安排加班和夜班。
这个《意见》一出台,就被包括许多医务人员在内的广大医者所吐槽。
大家纷纷质疑:难道医学生是特殊材料制成的,难道医学生是法外之人,不受《劳动法》保护?休息权无需捍卫?
医生是战斗在救死扶伤第一线的人,而医学生则是未来的储备人才!尽管最近些年医生因为过劳猝死的消息越来越多,但是,这一条将临床等相关专业的医学生排除在八小时工作保护之外的消息传出,却更加震撼人心,令人吃惊!
难道医学生非要爱拼才能赢?
难道为了满足医疗体系内上下游的各方需求,非要竭泽而渔,让匍匐在医疗食物链最底端的临床梯队——医学生都耗尽体力?
自从希波克拉底誓言第八次修改,将“我将重视自己的健康,生活和能力,以提供最高水准的医疗……我庄严地、自主地、光荣地做出这些承诺”后,对于医者的过劳,发自内心而言,我觉得是一个不该发生的故事,也是一个过于沉重的话题。面对那么多英年早逝的医生,我们实在是没有任何理由不遵守希波克拉底誓言,没有任何借口不重视医生包括医学生的身体健康。
过去我们常说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一种崇高的情怀。但是,如果你明白鲁迅那句话,“人唯有活着,爱才有附丽”,就知道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以己任为天下”。这不是消极的负能量,而是科学的发展观。
电影《辛德勒名单》里有一句话,“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这个人不仅包括在关键时候需要被救治的患者,同样也包括医生自己。
可是,医者过劳,并未如你我所愿而消失,依然纷至沓来。
在这第二个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在中国医师协会对中国医生健康状况无比堪忧之时,这样的一则无视医学生健康权和休息权的新闻,实在是对尊医重卫的莫大讽刺!
本文作者:叶正松
本文来源:江淮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