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手术
腰椎手术在脊柱外科属于非常常见的手术,但并不是每一例都能成功,在临床总能碰到一些腰椎手术失败的案例,据统计:
- 美国每年15%的患者初次手术后症状没有缓解; 
- 初次手术症状缓解率85%; 
- 二次手术症状缓解率50%; 
- 多次手术症状改善率持续下滑。 
病例
基本信息:患者赵某,男,39岁,因L4/5、L5/S1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于2008年9月13日收住某医院,行L4/5、L5/S1髓核摘除,L4、L5椎板截骨回植术。
辅助检查:
术前MRI:
术前CT:
术后原有症状消失,但出现腰痛,尤其在活动时明显,且活动时感觉腰部有弹响感。术后7个月时,CT及X线片显示回植椎板未愈合。
截骨术后CT:
术后7个月(2009.03)再次入院,行未愈合椎板摘除、L4/5、L5/S1间盘切除,钉棒内固定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椎间所植骨质为取下的L4、L5椎板碎骨块。
钉棒CAGE术后:
第二次手术后,患者仍感觉有腰部疼痛不适,活动时有弹响。术后1年左右,影像学检查示L4/5、L5/S1无明显融合征象。当地医生考虑弹响可能与钉帽,第二次术后18个月(2010.09)再次住院第三次手术,行钉棒取出,术中发现S1左侧锁帽松动。
虽然取出钉帽,但病人症状并没有缓解,术后仍存在腰部弹响,且活动时疼痛明显,腰部广泛封闭后疼痛可缓解,但2-3天后复发。复查CT、MRI、CR发现L4/5、L5/S1没有明显融合征象。
钉棒取出术后过屈位:
钉棒取出术后过伸位:
钉棒取出术后:
患者卧床时无任何症状,但腰部活动时即产生明显疼痛,通过腰椎动力位拍片、CT,考虑L4/5、L5/S1未融合。2011年10月转入我科,讨论后认为疼痛最可能原因是术后下腰椎未融合。未融合的原因:植骨床的处理不彻底、金属Cage的应用。
手术方案:前路Cage取出+椎间植骨融合。
术后4.5年:
腰椎手术失败再手术极具挑战性
病史长而且复杂;
病历记录和影像学资料欠缺;
缺乏客观的体征;
与正常的退变区别十分困难;
病人的期望值高;
心理障碍和社会问题。
腰椎手术失败应对策略
腰椎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 术前 
- 术中 
- 术后 
治疗评估:脊柱评估,非脊柱评估:
- 病史 
- 体格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其它检查 
再手术选择:
- 后路 
- 前路 
- 前后路 
(一)术前:手术失败最常见的原因
错误诊断:腰腿疼症状的真正病因 ???
- 腰围、椎间盘造影、椎小关节封闭 
患者术前评估不充分;
节段或侧别判断错误;
- 完整的病史、查体、影像学资料 
其他因素:
- 心理问题 
- 社会问题 
- 法律纠纷 
- 经济困难 
1.诊断错误:
病例:
基础信息:男,62岁
主诉:双足自觉持续发胀不适,行走加重
L4-5腰椎管狭窄:left_right_arrow:症状?
2003年某医院行L4/5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但术后症状并无任何改善。
术后CT显示椎管无明显狭窄,内固定位置良好,减压彻底,并不能是说明手术有问题。
术后MRI显示神经并无受压
下肢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
2.术中:早期失败
特点:术后症状未缓解或者短时间内出现新的症状
操作失误:
- 神经损伤,血管损伤 
手术节段错误;
手术不彻底:
- 残留游离的椎间盘、骨块 
- 减压不充分 
- 硬膜外血肿 
其它:血管源性脊髓损伤,再灌注损伤
节段错误:
病例:
基本信息:男,32岁,L1骨折
节段错误:L1
术后出现大小便失禁,操作失误?
从下图钉帽位置可以看出放置位置错误,这不仅仅说明是手术技术的问题,也有可能跟当地医疗设备没有跟上有关,比如没有透视装置、透视设备。
3.术后:中晚期失败
- 椎间盘突出复发 
- 融合失败 
- 内固定失败 
- 腰椎不稳定 
- 腰椎管狭窄 
- 晚期感染 
- 硬膜外瘢痕 
- 蛛网膜炎 
(1)椎间盘突出复发
病例:
基本信息:患者,女,48岁。主诉:腰痛5年,加重伴右下肢麻木疼痛半年
查体:腰部压痛,向右下肢放射痛。右侧直腿抬高试验(+),10°。右外踝、足背外侧感觉减退,拇指跖屈肌力4级。左下肢正常。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
在某院行单纯髓核摘除术,术中见髓核脱出至神经根前方。术后症状仅缓解一周,后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程度同术前:骶管封闭,症状暂时缓解出院。出院2月,患者出现右侧臀部疼痛/麻木,并逐渐放射至右下肢,持续加重。再次入院。体征同上次入院。
选择翻修术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术中自神经根管内取出纤维环组织,自硬膜腹侧以及L5神经根腹侧取出游离髓核,康复出院。
危险因素:
- 椎间盘突出类型 
- 椎间盘退变程度 
- 手术技术 
- 遗传,性别,年龄,体重,职业 
RLDH治疗对策:
保守治疗:症状较轻
再次单纯间盘摘除
- 硬膜外粘连轻 
- 脊柱稳定 
再次间盘摘除+内固定+融合
- 硬膜外粘连较多 
- 关节突切除 
- 稳定性差 
- 多次手术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2)腰椎滑脱术后融合失败:
案例:
基本信息:女,47岁,L5滑脱,在外院行腰椎融合和内固定治疗。
通过检查发现钉帽出现断裂,Cage出现退出的状态。
二次手术:初步考虑从后路做钉帽的固定,从后路把Cage取出,但术中遇到很大困难,发现瘢痕很多,神经根分离、解剖分开,分离不是很清晰,由于害怕神经根损伤,于是又将Cage打回椎间隙,只单纯做了钉帽内固定。
考虑到手术没有达到融合的目的,于是选择做了第三次手术。考虑从前路做Cage的取出,椎间隙的处理,取出剩余的髓核组织、软组织。
术后3年可以看到钉帽位置良好:
目标:已达到良好的骨性融合
融合失败:翻修结果
Kim:55%翻修患者疼痛和功能有改善;
内固定器械(Zdeblick):
- 不用内固定融合率:65% 
- 半坚强内固定器械:77% 
- 坚强内固定融合率:95% 
翻修手术主张使用内固定器械以提高融合率;
腰椎内固定系统虽可提供良好的即刻稳定性, 但远期腰椎稳定性主要依靠腰椎融合, 任何妨碍腰椎融合的因素都将增加腰椎手术内固定失败的可能性。
(3)腰椎内固定失败的相关因素
- 手术的基本技术,如置钉及cage安放位置不满意; 
- 植骨床的处理及植骨的方式; 
- 腰椎疾病的种类; 
- 病变及处理节段的多少; 
- 内固定物的设计缺陷; 
- 患者自身因素,如患有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植骨床的处理及植骨的方式:
- 不能过分依靠内固定,忽视骨性融合,特别是忽视植骨床的处理; 
- 植骨床需处理充分,将终板尽可能刮除,暴露骨面,利于骨性融合; 
- 植骨的方式:椎间植骨、椎间+后侧植骨、后外侧植骨; 
- 融合率:椎间+后侧植骨>椎间植骨>后外侧植骨; 
- 采用椎间+后侧植骨更能加强对内固定物的保护作用。对于腰椎滑脱患者,在减压复位内固定基础上,需要做有效的植骨融合,我们更倾向行椎间植骨,最好是椎间+后侧植骨。 
小结:
-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规范手术基本操作; 
- 植骨床处理充分:合理选择植骨方式,尽可能椎间植骨,甚至椎间+后侧植骨; 
- 腰椎疾病的种类、病变及处理节段的多少与内固定手术融合的效果密切相关; 
- 合理选择内固定物,改良其设计缺陷; 
- 对于高危患者,应给与预防措施。如抗骨质疏松治疗等。 
(4)固定器械失败:
早期
- 脱钩,脱棒,椎板骨折,螺钉拔出 
- 螺钉位置错误 
晚期
- 断钉,断棒 
- 假关节形成 
- 内固定器械刺激 
保守治疗:left_right_arrow:手术?
(5)感染:
单纯椎间盘切除手术发病率:1%
后路内固定器械手术发病率:3.2%~7.2%
再手术感染危险性显著增大:
- 手术时间 
- 暴露范围 
- 纤维瘢痕血运 
评 估
1.病史:
第一次手术前:
- 完整、详尽的病史 
- 最初的主诉 
- 原始的影像学资料 
- 手术记录 
围手术期病史:全身情况,症状改善:
初次术后病史:
- 每次疼痛缓解间歇期情况 
- 腰腿疼程度 
疼痛消失持续时间:
不存在疼痛缓解期或术后症状加重
- 诊断错误、手术选择错误、适应症错误、术中损伤 
最初症状缓解,然后逐渐出现疼痛、麻木或肌力减退
- 提示瘢痕形成 
症状缓解持续时间较长并有功能恢复
- 复发性椎间盘突出可能性大 
隐匿性症状发作
- 提示晚期的退变过程 
2.体格检查
详尽的体格检查确定病因;
是否存在与影像学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特别注意第一次手术前后的体检差别;
- 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 
- 术后曾缓解的神经神经功能障碍重新出现 
- 第一次手术后没有缓解的神经功能障碍? 
手术失败高危因素:癔病,皮肤压痛
- 痛觉过敏,套状神经功能障碍,注意力不集中 
3.影像学检查:X线
- 前次手术椎板切除范围; 
- 前次手术节段; 
- 前次手术融合情况; 
- 内固定失败:螺钉拔出,钉棒断裂; 
- 解剖结构异常(腰椎骶化,骶椎腰化); 
- 屈伸位:脊柱稳定情况; 
- 斜位:峡部裂。 
4.影像学检查:CT
- 判断椎管狭窄情况 
- 内固定器械位置 
- 融合情况(三维重建) 
- 前次手术切除范围 
- 小关节退变情况 
- 脊髓造影后CT(CTM) 
- 椎间盘造影后CT 
5.影像学检查:MRI
直接显示神经结构
具有良好的对比
脊柱退行性疾病
缺点:骨赘、黄韧带、瘢痕、椎间盘等分辨率差
增强MRI(Gd-DTPA):
- 区分复发性椎间盘和瘢痕 
- 复发椎间盘只有边缘薄层增强 
- 瘢痕的肉芽组织被增强 
6.其它检查:
- 脊髓造影 
- 核素骨扫描 
- 椎间盘造影 
- 肌电图和诱发电位 
- 选择性神经根封闭 
- 小关节封闭 
- 腰围 
总 结
- 再次手术的效果与既往手术次数成反比 
- 第二次手术有50%的成功机会 
- 再次手术感染率明显增加 
- 再次手术脊髓和神经损伤机会明显增加 
- 多次手术更易使症状加重,而不是更好 
说明:本文根据侯勇主任《腰椎手术失败原因分析》课程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