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分支
臂丛的组成:
丛根、干、股部结构:
切断锁骨,显露全臂丛:
根和干分支:
束分支:
解剖
臂丛神经的机能分布:
C5:神经纤维数(7000-33000)
主要组成:
腋神经
肩胛上神经
三角肌(肩外展)
-
冈上下肌(肩上举、肩外展启动)
参与组成:
肌皮神经(喙肱肌)
桡神经(肱桡肌)
正中神经(旋前圆肌)
肩胛背神经(提肩胛肌)
C6:神经纤维数(14227-39036)
主要组成:
肌皮神经
肱二头肌(肘屈曲)
参与组成:
腋神经(小圆肌)
桡神经(旋后肌;肱三头外侧头;桡侧伸腕肌)
正中神经(桡侧屈腕肌)
胸前外侧神经(胸大肌锁骨头)
C7:神经纤维数(18095-40576)
主要组成:
桡神经
肱三头肌长头(伸肘)
桡侧伸腕肌(伸腕)
伸指总肌(伸指)
参与组成:
肌皮神经(肱肌)
正中神经(屈指浅肌)
尺神经(尺侧屈腕肌)
胸背神经(背阔肌)
C8:神经纤维数(14636-41246)
主要组成:
正中神经 (掌长肌 屈拇长肌 屈指深肌)
参与组成:
桡神经(尺侧伸腕肌 伸拇长肌)
尺神经(指深屈肌)
胸前内侧神经(胸大肌胸肋部)
肩胛下神经(肩胛下肌)
T1:神经纤维数(12102-35600)
主要组成:
尺神经
手内部肌(对掌对指,伸指间关节)
参与组成:
桡神经(示,小指固有伸肌)
正中神经(旋前方肌,大鱼际桡侧半)
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各关节活动的臂丛神支配:
肩关节:
上举:冈上肌(C5)、冈下肌(C5)
外展:三角肌(C5.6)
肘关节:
伸肘:肱三头肌(C6.7)
屈肘:肱二头肌(C5.6)
腕关节:
背伸:桡侧腕长伸肌(C5、6)、桡侧腕短伸肌 (C7)、尺侧腕伸肌(C8 T1)
掌屈: 桡侧腕屈肌 (C5、6)、尺侧腕屈肌(C7)、掌长肌 (C8T1)
拇指腕掌关节:
拇对掌对指:正中神经、尺神经
掌指关节:
伸直: 桡神经 (C8)
屈曲: 尺神经 (T1)
指间关节:
伸直: 尺神经 (T1)
屈曲: 正中神经 (C8)
臂丛的交感神经纤维:
Horner征
臂丛解剖规律性:
臂丛损伤诊断
(一)有无臂丛损伤
五大神经(腋、肌皮、正中、桡、尺 )中任何两支同时损伤(非切割伤)
五大神经中任何一组合并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
(二)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便于手术切口及入路的选择
锁骨上部臂丛 = 根干部
锁骨下部臂丛 = 束枝部
锁骨部臂丛 = 股部
锁骨上下部臂丛损伤的鉴别:
胸大肌锁骨部(C5 C6)正常:外侧束以下病变 (锁骨下部)
胸大肌锁骨部(C5 C6)异常:外侧束以上病变 (锁骨上部)
胸大肌胸肋部(C8 T1)正常:内侧束以下病变 (锁骨下部)
胸大肌胸肋部(C8 T1)异常:内侧束以上病变 (锁骨上部)
背阔肌(C7)正常:后束以下病变 (锁骨下部)
背阔肌(C7)异常:后束以上病变 (锁骨上部)
(三)臂丛神经根、干、束、支的定位诊断 :五大神经组合诊断
腋 + 肌皮 ---- 上干
腋 + 桡 ---- 后束
腋 + 正中 ---- C5根部
肌皮 + 正中 ---- 外侧束
肌皮 + 桡 ---- C6根部
正中 + 尺 ---- 内侧束 下干
正中 + 桡 ---- C8根部
尺 + 桡 ---- T1根部
五大神经损伤的诊断:
腋神经损伤:三角肌萎缩,肩外展受限
肌皮神经损伤:肱二头肌萎缩,屈肘受限
桡神经损伤:肱三头肌,肱桡肌,伸腕、指肌萎缩及功能受限
正中神经损伤:屈腕屈指肌,大鱼际肌萎缩,手指屈曲及拇指对掌功能受限,第1-3指感觉障碍
尺神经损伤:尺侧腕屈肌、小鱼际、手内在肌萎缩,手指内收外展受限,指间关节伸直受限,第4、5指感觉障碍
上臂型臂丛(C5-7神经根或上干) 损伤:
C7或中干单独损伤少见
背阔肌及指伸肌检查
确定是否合并损伤
下臂型臂丛(C8、T1神经根或下干)损伤:
可合并C7损伤
Horner征--根性撕脱伤或节前损伤
全臂丛(C5-T1全部撕脱)损伤:
病史特征:上肢遭受对撞或牵拉暴力较大, 持续时间较长,部分病例有昏迷史
上肢除臂内侧感觉存在外余均消失
临床检查:有上下干根性撕脱的典型体征——Horner征
(四)臂丛神经根性损节前节后的鉴别
臂丛损伤诊断程序性
有无臂丛损伤:二大神经组合
锁骨上下损伤区别:二块肌肉检测(胸大肌, 背阔肌)
节前, 节后鉴别:二个体征的检查(耸肩, Horner征)
节后损伤程度的判定:临床与辅检的配合(部分、完全)
臂丛神经损伤的辅助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测;
神经传导(最常用的检测手段):
神经传导速度(NCV)
潜伏期
诱发电位波幅
SEP(体感诱发电位):
判断神经远端与大脑之间是否连续
与SNAP联合判断节前/节后损伤:
影像学检测:
CTM(颈椎脊髓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
目前最为成熟的臂丛神经损伤后影像学诊断方法
通过常规腰穿注入造影剂后进行CT扫描
对于臂丛神经节前损伤有着一定的诊断价值
超声:
C5-7 在超声上可清晰显示
上、中、下干在锁骨上斜角肌间隙显示
C8 和T1 由于位置较深常不易显示
斜角肌和锁骨上区臂丛由圆形逐渐拉长,变为椭圆或条索状
在锁骨下区和胸外侧区可以清楚的显示臂丛三个束
束支部因神经较细故不易清晰显示
C5连续性存在 C6根性撕脱 C7根性撕脱
C8根性撕脱可能 横断面—斜角肌间隙
MRI(磁共振):
臂丛节前损伤的表现:
神经根消失或离断
创伤性脊膜囊肿含脑脊液的囊状病变位于椎间孔或通过椎间孔达到臂丛神经行程区, 表现为哑铃形、宽带形、圆形或类圆形
臂丛节后损伤的表现:
神经增粗, 伴或不伴有T2WI上局部信号增高, 偶尔有创伤性神经瘤形成
总结
MRI是目前最理想的影像学检测手段
-
MRI结合常规体检与神经电生理检测可以提高臂丛神经损伤诊断的正确率
本文作者:朱进老师(发布已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