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是由内镜息肉切除术和内镜黏膜注射术发展而来的一项内镜技术。EMR的目的是切除部分黏膜,深度可达黏膜下组织,因而可起到治疗黏膜病变的作用。
EMR的适应证
1、获取组织标本,用于常规活检未能明确病理诊断的消化道病变;
2、切除消化道扁平息肉(<2cm)、早期癌和部分来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的肿瘤。
3、理论上讲无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较浅、以及采用内镜技术可以安全完整地切除的消化道局部病变。
EMR的禁忌症
1、有胃肠镜检查禁忌症者;
2、内镜下提示有明显的粘膜下浸润表现:如充气不能引起变形、组织坚硬、有溃疡、瘢痕、注射不能抬举等;
3、肝硬化、血液病等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及出血倾向者;
4、超声内镜提示癌浸润过深或已有淋巴结转移者;
EMR的分类
1、黏膜下注射-切除法(EMRL)
2、透明帽法(EMR-C)
3、分片切除法(EPMR)
常用器械和基本流程
EMR常用器械:胃肠镜、针式电刀、圈套器、透明帽、注射针、活检钳、钛夹或和谐夹等。
大体上分以下几大步骤:观察、标记、注射、套扎、电切、处理创面、标记标本切缘、送检。
01
首先确定病灶边缘,必要时对可疑部位染色后再观察。
用内镜注射针在病灶基底部周围边缘黏膜下分点注射1:20000肾上腺素盐水,使之与黏膜下层分离并明显抬举、隆起。在操作中可重复注射。
用圈套器外鞘抵住病变周边0.5 cm正常黏膜,负压吸引过程中收紧圈套器,切除前稍放松圈套器使可能受累的固有肌层回复原位。
02
在内镜头端安装不同规格、不同平面或斜面的透明塑料帽,可对病变进行吸引、切除。
适用于黏膜病变和来源于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的黏膜下肿瘤的内镜切除。
采用标准单孔道内镜,对操作技术要求不高,能在狭小的操作空间中切除较大病变,并发症少,该技术成为近年来应用最广泛以及操作最简单、安全、有效的内镜黏膜切除方法之一,在基层单位也能推广应用。
03
对于病灶较大、不能一次圈套切除者,可先将主要病灶切除,然后将周围小病灶分次切除即分片切除法;
对于凹陷性的病灶,注射后隆起不明显者,可采取分次切除法清除病灶。
对于巨大、平坦的病变,黏膜下注射后分片切除顺序为:上消化道从口侧向肛侧,下消化道从肛侧向口侧。
术前准备
1、测BR、PTAPTT、输血四项,及心电图检查;
2、术前戒烟酒、患者无咳嗽咳痰;高血压患者手术晨监测血压,需服用降压药者遵医嘱含服;
3、术前取下身上首饰,更换清洁棉质衣服,摘除患者活动性义齿,保持稳定积极的情绪;
4、术前患者及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
5、食管、胃息肉患者术前要做好口腔护理,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减少胃液分泌。
结直肠息病变患者,术前做好肠道清洁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三天进食少渣、易消化饮食,多饮水,术前晚8点后禁食,术前9时及次晨口服泻药清洁肠道。
并发症的处理
出血
明确出血点后可应用APC电凝止血(或热活检钳钳夹出血点止血),但APC对动脉性出血往往无效,而且APC电凝形成的焦痂脱落后仍可能再次发生出血,因此APC电凝止血后如有可能,建议应用金属夹夹闭创面出血点。若不能成功止血,可以采用硬化剂注射或金属止血夹夹闭出血点。
穿孔
EMR术中发生的穿孔一般较小,多数穿孔病例均可通过金属止血夹夹闭裂口进行修补,从而避免了外科手术。由于术前患者多禁食或者肠道准备,穿孔所致的腹膜炎症状较轻,术后应禁食、抗感染治疗、半卧位休息,保守治疗一般多能成功。此外,腹腔镜下修补术在处理此类穿孔病例中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剖腹修补甚至造瘘手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复查
术后3、6、12个月行内镜检查,以后一年一次内镜检查,复查时带原病例资料就诊。
完
说明:本文转载自胃肠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