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为表现,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目前抗OP药物主要包括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剂与维生素D,及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包括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类药物、降钙素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特异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PTHa),双重作用机制药物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维生素K2类药物、锶盐类药物等。
常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比较
(一)不同骨折风险人群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通常首选有较广抗骨折谱的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钠、地舒单抗等)。对低、中度骨折风险者(如年轻的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水平较低但无骨折史)首选口服药物治疗。对口服不能耐受、禁忌及高骨折风险者(如多发椎体骨折或髋部骨折的老年者、骨密度极低者)可考虑使用注射制剂(如唑来膦酸、特立帕肽、地舒单抗等)。如仅椎体骨折高风险,而髋部和非椎体骨折风险不高者,可考虑选用雌激素类药物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
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骨质疏松严重阶段,下列情况可选用骨形成促进剂:
1)对已使用骨吸收抑制剂治疗多年而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者,建议停用骨吸收抑制剂,选用骨形成促进剂;
2)65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且骨密度低于-2.5SD、绝经后女性多次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或髋部骨折、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后仍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者,推荐使用骨形成促进剂;
3)多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者,可使用骨形成促进剂。
绝经后骨质疏松多发性骨折或绝经后严重OP、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后仍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骨质疏松骨折(T值<-3.0)或多发骨质疏松骨折者推荐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PTHa)。新发骨折伴疼痛者可考虑短期使用降钙素类药物。中至重度骨痛的骨质疏松症者,或骨折围手术期者,建议使用降钙素类药物缓解骨质疏松性骨痛,其也可阻止急性骨丢失,建议在骨质疏松的制动者中短时间(3个月)使用,必要时可采用间歇性重复给药。
(二)不同性别人群
目前我国批准用于男性OP的治疗药物包括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降钙素类药物,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此外,欧美国家批准用于男性OP治疗药物还包括利塞膦酸钠、地舒单抗、特立帕肽。
女性围绝经期OP治疗药物主要是性激素类药物。激素治疗(HT)是围绝经期OP的一级预防措施,绝经HT可预防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妇女骨丢失,增加或维持妇女的骨密度,降低发生椎体、髋部及非椎体骨折的风险,并明显缓解更年期症状,可用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特别是有绝经相关症状(如潮热、出汗等)、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及希望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妇女。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2020年)中指出,50-60岁或绝经<10年,ht可作为一线治疗;60-70岁者启动ht需个体化评估受益及风险,应考虑其他有效的药物及最低有效剂量;不推荐>70岁者启动HT。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17年)中指出,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性骨折者,更年期症状(血管舒缩症状)明显,可选用雌激素;无明显更年期症状,可选用SERMs。
绝经后骨质流失加速与雌激素缺乏有关,女性绝经后OP治疗药物主要是性激素类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地舒单抗、特立帕肽、SERMs、降钙素类药物等。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2020年)中指出,激素治疗(HT)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级预防措施。
《ENDO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中指出,骨折风险高的绝经后女性,初始治疗可选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地舒单抗或特立帕肽,以上不能耐受或不能获得,也可用SERMs、降钙素类药物等。
(三)不同骨转换类型人群
高骨转换型OP,临床多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绝经后OP的骨质吸收迅速,骨代谢转换率高,治疗可选用骨吸收抑制剂为主的药物;低骨转换型OP,临床多见于老年性OP者,治疗首选骨形成促进剂,以改善骨微结构及促进骨量形成,降低再骨折风险。低骨转换型OP者慎用骨吸收抑制剂。
(四)其他
骨吸收抑制剂用于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活跃所致的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者一般疼痛症状明显,骨吸收增强、卧床及制动等因素将致骨量丢失加快,宜选用骨吸收抑制剂治疗。
骨形成促进剂用于成骨细胞活性减弱所致的骨质疏松症。
参考文献: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4):304-315
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10(5):413-433
3老年髋部骨折的骨质疏松症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1,14(8):657-661
4骨科急性骨丢失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1,14(7):577-581
5林华等.2017年《英国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二)[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8,12(1):15-18
6地舒单抗在骨质疏松症临床合理用药的中国专家建议[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20,13(6):499-505
7骨改良药物安全性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肿瘤杂志,2021,43(6):622-628
8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2017,37(1):1-6
9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处理专家共识(2018)[J].中国临床医学,2018,25(5):1-10
10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8,11(5):430-432
11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11):803-806
12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干预指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8,11(5):438-443
13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8):903-906
14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18)[J].协和医学杂志,2018,9(6):19-32
15绝经期管理与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8(10):795-799
16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10):817-827
17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8)[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24(12):1541-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