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会导致患者的感觉、运动障碍甚至消失。胸、腰段的损伤会导致下肢感觉和运动的障碍甚至消失,称为截瘫;颈段的损伤双上肢也会有神经功能障碍,为四肢瘫痪。脊髓损伤好发于中下颈椎和胸腰交界处,多是因为交通事故、坠落伤、摔伤、严重外伤等,胸椎一下损伤多发于坠落伤。脊髓损伤是一宗严重的致残性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家庭也是极大的负担,对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接,下端在成人平第一腰椎体下缘,脊髓圆锥以下的腰骶神经根称为马尾神经,由腰2至腰5,骶1至骶5及尾节发出的共10对神经根组成,全长42-45cm,最宽处横径为1-1.2cm,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全长粗细不等。椎管是一骨纤维性管道,其前壁由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构成,后壁为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椎管骶段由骶椎的椎孔连成,为骨性管道。构成椎管壁的任何结构发生病变,如椎体骨折导致椎体移位或碎骨片突入椎管、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以及黄韧带肥厚等因素均可使椎管腔变形或变狭窄,都会损伤椎管,压迫或损伤其内部脊髓以及马尾神经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不同椎体对应的脊髓不同,神经根的对应的引动功能和感觉也不同(详见下表)。
水平 |
运动功能 |
感觉 |
反射 |
C3 |
面肌、部分颈肌 |
||
C4 |
胸肌、部分颈肌 |
||
C5 |
三角肌(肩外展) 肱二头肌、肱肌(屈肘) |
上臂外侧 前臂近端外侧 |
肱二头肌反射 |
C6 |
桡侧腕伸肌、肱桡肌 |
拇指掌侧指尖 |
肱桡肌反射 |
C7 |
指伸肌、肱三头肌(伸肘) 屈腕、前臂旋前 |
中指指尖掌侧 |
肱三头肌反射 |
C8 |
第四指深屈肌 |
小指尖掌侧 |
|
T1 |
手内在肌、第一骨间背侧肌 |
上臂内侧 |
|
T4 |
第四肋间和椎旁肌肉 |
乳头区 |
|
T10 |
第十肋间、椎旁肌和腹肌 |
脐 |
|
L1 |
轻度髋关节屈曲 |
大腿近端后方 |
|
L2 |
髋内收和屈曲 |
大腿中段前方 |
|
L3 |
股四头肌(伸膝) |
髌骨下区域 |
膝腱反射 |
L4 |
胫前肌(踝背屈) 腘绳肌内侧 |
小腿内侧、内踝近端 |
膝腱反射 |
L5 |
踇长伸肌(踇趾伸)和髋内收、腘肌外侧、腓骨肌以及其他趾伸肌 |
踇趾背侧 |
|
S1 |
踇长屈肌(踇趾屈曲)和髋伸直、其他踝关节跖屈肌 |
足外侧边缘 |
跟腱反射 |
脊髓震荡:损伤较轻,无器质性改变,神经功能可逆。脊髓损伤的一过性功能障碍。脊髓发生强烈震荡后发生的超限抑制,脊髓功能处于生理停滞状态,但是神经细胞结构正常,无形态学改变。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根据神经纤维保留的多少,分轻重差别。
脊髓损伤节段以下发生部分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伤后3小时灰质内出血较少,白质无改变。伤后6-10小时,出血灶扩大,神经组织水肿,24-48小时以后逐渐消退。轻者保留大部分神经纤维,仅有中心小部分坏死灶,重者保留少量神经纤维,脊髓中心可出现大量坏死灶、坏死软化灶,多被胶质或者瘢痕代替。
完全性脊髓损伤:呈进行性加重,晚期会出现脊髓由胶质组织代替,也可能会出现脊髓完全断裂。完全性脊髓损伤会导致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伤后3小时脊髓灰质内多灶性出些,白质尚且正常;6小时灰质内出血增多,白质水肿;12小时后白质内出现出血灶,神经轴索开始退变,会之内神经细胞退变坏死,白质中神经轴索开始退变;24小时灰质中心出现坏死,白质中多出轴索退变;48小时灰质中心软化,白质退变。整个过程,从中心出血支全脊髓出血水肿,从中心坏死到大范围的脊髓坏死,可长达2-3cm。
脊髓震荡 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和反射完全或部分消失,数小时至数天,感觉运动开始恢复,无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仍有某些感觉和运动功能,总共有4种类型:
前脊髓综合征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预后最差。
颈脊髓前方受压严重,可引起脊髓前中央动脉闭塞,导致四肢瘫痪,下肢瘫痪程度重于上肢瘫痪程度,下肢及会阴仍保持位置觉和深感觉,部分还保留有浅感觉。 后脊髓综合征 脊髓受损平面下运动功能、痛温觉、触觉存在,深感觉全部或部分消失。
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 颈椎过伸性损伤最常见。
颈锥管发生急剧性容积减小,脊髓受黄韧带皱褶、椎间盘或骨刺的前后挤压,使脊髓中央管周围的传导束收到损伤。 损伤平面一下的四肢瘫,上肢重于下肢,无感觉分离。 脊髓半切综合征 又名 Brown-Séquard综合征。
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 完全性脊髓损伤 脊髓实质完全性横贯行损害,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最低位骶段的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包括肛周感觉和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运动丧失,成为脊髓休克期。
2-4周后逐渐演变成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性锥体束正。 胸段表现为截瘫,颈段变现为四肢瘫。 上颈椎损伤为痉挛性瘫痪,下颈椎损伤上肢为弛缓性瘫痪,下肢为痉挛性瘫痪。 脊髓圆锥损伤 T12和C1骨折可发生脊髓圆锥损伤。
会阴部皮肤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丧失,二便不能控制和性功能障碍,下肢感觉运动无障碍。 马尾神经损伤 马尾损伤一般不会出现完全性损伤,多表现为损伤平面一下弛缓性瘫痪感觉、运动、习惯功能、括约肌功能丧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没有病理性的锥体束征。
是用来评价脊髓损伤后的转归和治疗效果的指标
美国脊髓损伤ASIA分级
A级:属于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完全丧失;
B级:属于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部分保留,运动完全丧失;
C级:属于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腿无法离开床面;
D级:属于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E级:感觉、运动完全正常。
影像学检查:X线和CT比较常用,读片可以看到具体部位的骨折和脱位。经间盘和韧带的损伤,X线和CT可能不能表现明显异常,称之为无效射线检查异常的脊髓损伤。颈椎外伤常常发生。MRI可以很好的观察到脊髓损害,并可以了解脊髓受压程度、脊髓损坏程度和萎缩情况。
电生理检查:SEP和MEP可以观察脊髓的功能情况,前者是感觉通道功能,后者是锥体束运动通道功能,完全性截瘫二者不能引出。
呼吸衰竭 常发生于颈脊髓损伤患者。
颈脊髓损伤患者会存在肋间肌麻痹影响胸式呼吸,所以应该观测由隔肌收缩主导的腹式呼吸。 颈1、2损伤患者常常当场死亡,颈3、4影响到膈神经中枢,也常见于早期的呼吸衰竭。 颈4、5因为损伤后脊髓水肿的蔓延,也会波及到中枢而引起呼吸功能障碍。 窒息和呼吸道感染 多发生于长期卧床患者以及呼吸功能障碍,气道排除物受阻,易出现窒息和坠积性肺炎。
泌尿系感染及结石 因为括约肌功能丧失,患者会有尿潴留以及长期留置导尿管,容易发生感染和结石。
体温失调 常见于颈脊髓损伤,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损伤平面以下无汗,患者丧失了对温度的调节和适应能力。
压疮 多发生于长期卧床患者,皮肤长时间受压引起神经营养性病变,皮肤出现坏死。
肠梗阻 多发生于卧床患者。
目前临床上提出了在其合理治疗脊髓损伤的观点给,主要内容包括将枪急救,通常脊髓损伤后6小时内时抢救的黄金时期。早期入院治疗,早期接入正规的临床及康复治疗,稳定脊柱、马尾损伤修复及其他等举措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非手术治疗
6小时内为急性期,24小时是关键期,应尽早积极治疗。
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可以缓解脊髓水肿,改善脊髓血流量,预防脊髓缺血家中,加重,预防神经纤维变形。损伤后8小时内常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30mg/kg15分钟内静注完休息45分钟,余下23小时5.4mg/(kg·h)的剂量持续静滴。
高压氧治疗:减轻脊髓的水肿,拮抗和抑制自由基,加速组织修复,促进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再生,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
其他:自由基清除剂、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兴奋性氨基酸受体阻滞剂等。
手术治疗
常用手术有椎板切开脊髓减压术、复位内固定术、前路重建内固定手术以及截骨矫形术
手术可以解决对脊髓的压迫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无法修复已经损伤的脊髓。
手术原则:脊柱骨折复位,解除脊髓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
手术指征:①脊柱骨折复位不满意,脊柱仍不稳定或者有不稳定因素②影像学显示有碎骨篇突入椎管并压迫脊髓③脊柱骨折脱位有关节突交锁④椎管内活动性出血,截瘫平面不断上升。
康复治疗
耐心的心理治疗,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作业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练习排泄等预防并发症。进行物理治疗包括电刺激、超短波理疗等疗法。多种功能位置的运动包括良肢体位的摆放、关节被动训练、肢体平衡训练、翻身训练、坐位平衡训练、步行功能训练、采用支局辅助性训练、性功能训练等。
该病为致残性疾病,康复治疗是长期的甚至终生的,因此康复治疗、康复回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声明:本文作者A.Y,内容部分整理自网络及书籍,仅作观点分享,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