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种临床常见心电图,为了让大家真正理解心电图,不再生搬硬套的记忆波形,医考君做了粗暴的推理,所以内容有点长。请大家收藏或转发朋友圈,有时间分次阅读。
说起这个心电图
自打学习以来,就从来没有懂过
但考试经常考,临床天天见
所以又不得不懂啊……
医考君两年前写过一篇老公老婆的心电图
总阅读量超过300万次
今天咱来个升级PLUS版的
三位一体精解心电图
(图片+口诀+推理)
让你秒懂
Follow me……
(图源:网络)
正常的心电的司令部是窦房结,由他发送信号统一指挥心脏,当他的命令下达异常,或者是下面的人造反的时候,这时候就不太平了,就会心律失常。
正常心电传导的路径是:窦房结 → 结间束 → 房室结 → 希氏束 → 左、右束支 → 蒲肯野纤维 → 心室肌
(图源:网络)
首先我们看看心电图各个波
都是代表什么意思
这个务必要懂,务必要懂!
(图源:医考之声)
(图源:医考之声)
心房的复极波去哪儿了?
▼
其实心房复极会形成一个Ta波,Ta波很小,常常融合于QRS波群中,所以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到的!
心率怎么算?
▼
心律齐时心率计算:HR=60÷ P-P间期(或R-R间期)
(图源:医考之声)
上图R-R间期是3大格+2小格
1大格=0.2秒,一小格=0.04秒
所以这里的R-R间期为0.68秒
那么上图的心率为:
HR=60÷ 0.68≈88次/分
心律不齐时心率计算:测量5个以上连续的RR间距,然后用60除以其平均RR间期。
(图源:医考之声)
上图平均RR间期为
(12+10+7+10+6)÷5=9小格
9小格x0.04秒=0.36秒
心率=60÷0.36=166次/分
电轴偏不偏,这样看
▼
根据Ⅰ、Ⅲ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即可简单目测心电轴大致方位。
口诀:
肩并肩轴不偏
尖对尖向右偏
口对口向左走
(图源:医考之声)
什么是窦性心律?
▼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
(1)规律且形态正常的P波出现,P波在Ⅰ、Ⅱ、aVF、V5 - V6 P波直立,aVR的 P波倒置(记忆:F12V46);
(2)一般频率40-150次/min,P-R 间期在0.12-0.20秒。
啥?
窦性心律不是60-100次吗?
那是正常窦性
窦速、窦缓也是窦性!
正常心电图
医考君觉得最难认的就是正常ECG,但是你不知道正常的就没法认异常,所以这个大家还是的去记忆数值,开始背吧,多背几次~
(图源:医考之声)
一个正常的心电图:P-QRS-T总要正常且规律出现吧,心率在60-100次/分,(P-P/R-R间期在3-5大格之间),P-R间期在0.12-0.20秒的范围内,QRS波时间在0.06-0.10秒的范围内(以上两个数值一定要记得),无任何异位心电活动。
注意:
下面我以图片、口诀、特点、推理
几个维度解析心电图
推理能帮助大家深刻理解记忆
如果看不懂推理的
就看口诀、特点和图片即可
开始……
窦性心动过速
口诀:窦速一十五
特点:P-P或R-R间期缩短;小于15小格(3大格)
上图心率是60÷0.48=125次/分
推理:
窦速前提是个规则的窦性心律,只是窦房结太兴奋,发出的冲动多,心跳速度自然快了,心率一般在101-160次/分。
窦性心动过缓
口诀:窦缓二十五
特点:P-P或R-R间期延长;大于于25小格(5大格)
上图的心律60÷1.1=54次/分
推理:
窦缓还是由窦房结控制的心律,所以前提是具备窦性心律的特点,只是窦房结心情压抑不想动,窦房结兴奋性下降,每分钟发的冲动小于60次,就是P-P或R-R间期,大于5个大格或25小格。
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口诀:房早撇
特点:提前出现畸形的P′波
(图源:医考之声)
推理:
早搏就是提早出现的博动,P波代表心房的去极,房性早搏那就去P波的茬了,房早的P波不是窦房结发的,而是心房内其他细胞乱发的,他就是个山寨版的P波,所以形态跟正常P波不一样,这个提前出现且畸形的P波叫P′波。
心房扑动
口诀:规则锯齿波(F波)
特点:P波消失,形态相近F波代之,250~350次/分
(图源:医考之声)
推理:
房扑的心脏就像鸟儿翅膀扑动一样,扑动跟颤动比,频率肯定要低,房扑的频率一般250-300次/分,那心房为什么会这么扑动呢?这是想上天吗?
(图源:医考之声)
其实是因为心房内有1个折返环(上图),电激动在这个环形跑道内打转转,边跑边不停喊“心房哥,加油”,(发出电激动,让心房收缩),这样心房不作死的跳吗?然后,就扑了……
我们下面还要讲到房颤的f波大小、形态、间距不规则的,而房扑的F波是规则锯齿状的F波,锯子嘛,他的齿肯定是规则的,看看光头强的锯子↓
(图源:网络)
因为房扑的机制是1个折返环,跑道上就一个人跑,所以发出的声音是一个人的(一种电激动),所以房扑的F波形态、间距是相似的。
房扑的心室律一般是规则的,当然也可以不规则,如果F波按照比例下传到心室,比如一直以2:1的固定比例下传,就是2个F波下传一个到心室,这时候心室律就是规则的;如果时而2:1下传,时而3:1下传,这样心室律就不规则了。
心房颤动
口诀:不规则f波,R-R绝不等
特点:P波消失,形态各异,f波代之;R-R间期绝对不等,心率350-600次/分
推理:
房颤,就是心房在颤抖,心房为啥颤抖呢?因为心房内有多个折返环(房扑是单个折返环)。
(图源:医考之声)
这么多人在环形跑道内跑步,边跑边喊“心房哥,加油”,很多人一起喊加油,声音此起彼伏(多个不同环释放电激动信号),这时候心脏就像打鸡血一样,跳得更快了 (350-600次/分)。
因为每个环释放的点激动不一样,f波的形态大小肯定不一样,所以f波大小、形态、间距不规则,此外心房/肺静脉有一些异位的兴奋灶,然后释放出快速的激动信号也有关。
R-R间期绝对不等,心室律绝对不规则
怎么理解呢?
因为f波的间距、形态都是不规则的,所以经过房室结下传到心室的信号也间距不等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不就R-R间期绝对不等了嘛。QRS代表心室除极,R-R不规则了,那心室律当然不规则了,这个冲动还是来自心房,还是通过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下传到心室引起心室收缩,所以QRS形态基本是正常的。
注意:
房扑、房颤重要鉴别点
心室律是否规则?
房扑固定是比例下传是规则的
但不按固定比例下传就不规则了
房扑房颤分不清的时候
若看到规则的心室率就是房扑
因为它俩中,只有房扑才可能规则
重要鉴别点:
频率
房扑250-350次/分
房颤350-600次/分
F波/f波形态
房扑F波形态、间距是规则的
房颤f波形态、间距是不规则的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口诀:
室上速无P或逆P,主波规整且匀齐
RR间期小于10 ,突发突止要记熟
特点:
突然发作、突然中止,心室率一般在150-250次/分,节律快而规则,QRS波一般不宽
(图源:医考之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就是一阵阵的突发突止,室上性就是来自心室以上的电激动,包括了心房和房室交界区,心动过速就是心跳快了(150~250次/分)。
推理:
这个机制比较多,什么房内折返、房室结折返、房室折返,看得人头都大了,咱们别管那么多,就这么简单粗暴的理解:
各种机制导致心房和房室交界区电激动增多,这是时候窦房结失去了对心脏的控制,所以我们看不到正常的P波,但让心室的激动信号还是经过正常的传导途径传下来的(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所以QRS形态是规则的,只是室上的电激动传到心室增多,心率肯定快了(150~250次/分)。
室性期前收缩(室早)
口诀:无P倒T,QRS畸
特点:提前出现的QRS宽大畸形波,其前无相应的P波,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有完全性的代偿间歇
(图源:医考之声)
推理:
室性早搏,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提前出现的心室搏动,那心室为啥要提前搏动呢?是因为心室内有一个异位兴奋点,他放电,就可以导致心室收缩(如图)。
(图源:医考之声)
因为他在心室内放电,就不能通过正常传导路径去传导了(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只能通过普通心肌细胞传导,正常传导通路是高速公路,而普通心肌细胞是国道,这个开车速度当然慢了,所以QRS波肯定变宽了。
此外,因为兴奋点在心室内,那心室肌除极的顺序、方向也不一样咯,当然就会出现畸形,提前出现的宽阔畸形的QRS波,除极方向不一样,那复极方向当然跟着不一致,T波反应的是心室复极,所以T波就倒置了。
没P波怎么解释?
这个QRS是来自于心室内的激动,并不是由窦房结传导心房再到心室
这个早搏波跟窦房结没关系,何来P波?
完全代偿间歇什么鬼?
心室内的异位兴奋点发出的电激动,不但兴奋了心室,同时也试图上传到心房,心房和心室唯一通路就是房室结,房室结是个很好的门卫,房室结说:你身份有问题,不能上去。
(图源:医考之声)
就在它俩交涉的时候,窦房结正常下传的激动也来了,可是房室结没空搭理他(不应期),没给开门,所以也没有下去,心室苦苦等待了很久,窦房结的信号却始终没下来,这样,心室就错失了一次收缩的机会,所以出现下图这种情况:早搏波前后的两个P波的距离为正常P-P间期2倍,这叫完全代偿间歇,否则叫不完全代偿间歇。
(图源:医考之声)
心室颤动
口诀:一团乱麻
特点:P-QRS-T波群完全消失,代之完全不规则的室颤波(波浪曲线),频率为150~500次/分
室颤,就是心室在颤抖,那为什么会颤抖呢?
因为心室内有很多异位兴奋点放电,同时还有多个环形折返(反复放电),这么多电激动刺激心室收缩,快速的收缩不就成了颤抖了嘛。
心室一颤抖,P-QRS-T波肯定没有了,就像你手抖时候去写字一样,还能写出正常的字吗?当然不能,写成鬼画符,一团乱麻。
室颤的时候,心脏没法正常收缩舒张,那就没法射血出去咯~那心脏冠脉以及全身脏器就没有血液供应了,这样心脏不就停了嘛,脑子不就缺血缺氧昏迷了嘛,所以,赶紧抢救啊!否则马上进入人生终点站:一条直线!!!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顾名思义,就是心房到心室这条传导通路被阻滞了,最常见的阻滞部位是房室交界区(房室结和希氏束),导致心房的信号传到心室速度变慢了,甚至完全传不下来了。
心房除极看P波,心室除极看QRS。我们可以根据P波与QRS关系将房室阻滞分为一度、二度I型、二度II型、三度。
(图源:医考之声)
同时呢,医考君还将引入一个故事
一对夫妻从吵架到离婚的故事
来讲解这个房室阻滞
大家记住:
P波代表老婆,QRS代表老公
从一度到三度,夫妻两关系越来越差
01
一度房室阻滞
特点:PR间期固定延长>0.20秒(老年人>0.22秒)
故事:老公晚归,但每晚还是按时回来
推理:
窦房结的电激动经过房室交界区时,因为房室交界区出了问题,而出现传导速度减低,心电图上的PR间期反应的是激动信号从心房到心室的时间,所以PR间期会延长(>0.20秒),虽然传导速度减慢,但是每个心房的激动还是能下传到心室,所以房室比保持1:1关系(1个P波后面跟着1个QRS波群)。
02
二度I型房室阻滞
特点: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脱落,周而复始的出现
故事:老公晚上回家越来越晚,太晚干脆就不回来了
推理:
房室交界区出了问题,当窦房结的激动经过经过这里时,传导速度一次比一次慢(递减传导),所以P-R间期就会逐渐延长,最终有一次在房室结内受阻,窦房结的信号没法下传心室,所以就会出现一次QRS脱落,脱落之后的下一个的P-R间期变短了,然后又接着P-R间期逐渐延长,周而复始的循环,这样现象叫文氏现象。
03
二度II型房室阻滞
特点: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但部分P波后无QRS
故事:老公回家时间比较固定了,但是说不回家就不回家了,越来越任性了,这日子快没法过了
推理:
是因为房室交界区的细胞出了问题,导致其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当窦房结的冲动下来的时候,运气好的话,碰上他的短暂的相对不应期,这个信号就可以下传形成QRS波,运气不好的话,碰上了他较长的不应期,这个窦房结下来的信号就无法下传心室,所以就没有QRS咯(QRS脱漏),这个脱漏纯属运气倒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踩到狗屎,QRS就脱漏了。
莫氏I型、II型什么鬼?
大家可能经常看到这两个,其实,莫氏I型就是二度I型房室阻滞,莫氏II型就是二度II型房室阻滞,上面说的文氏现象还记得吗?就是二度I型的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脱漏,周而复始的循环叫文氏现象。
04
三度房室阻滞
特点:心率慢(低于60次),P波与QRS波群无关(房室分离)
故事:P波与QRS离婚了,老公老婆就各玩各的啦
推理:
三度房室阻滞又叫完全房室阻滞,就是房室交界区这条传导通路完全断了,导致窦房结的激动完全传不到心室了,这不窦房结的电信号只激动心房,那心室怎么办呢?难道就不收缩了?
不会的,心室很自立自强的,别人不给电激动,那就只能靠自己咯,自己发激动信号激动自己,这就是所谓房室分离,心房心室各管各的,我们知道窦房结并不是心脏唯一的电激动发出部位,窦房结、房室结、浦肯野纤维都可以发,只是他们自律性频率不一样:窦房结60一100次/分,房室结40~60次/分,希氏束约40次/分,心室<40次/分。
以窦房结频率最高,在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频率占压倒性优势,所以房室结、浦肯野的自律性表现不出来,发生三度房室阻滞的时候,窦房结信号下不来,那这电激动信号就只能房室结或心室来发,如果阻滞部位较高(希氏束分叉以上),这时候可以由房室结或希氏束来控制心室,所以心室率在40一60次/分;如果阻滞部位较低(希氏束分叉以下),那就只能靠希氏束分叉以下的束支和浦肯野纤维咯,所以心室率小于40次/分;如果是浦肯野发出的激动,那就不是从房室结、希氏束正常路劲传导下来,他只能通过普通心肌传导,速度就慢了,所以这时候心室除极时间延长,表现为QRS的增宽(阻滞部位越低,心率越慢 、QRS增宽)。
左、右束支阻滞
特点:M波后跟T波倒,束支阻滞特有貌;右束阻滞见V1V2,左束阻滞V5V6瞧;完全阻滞QRS宽,不全阻滞是窄条
(右束支阻滞)
(左束支阻滞)
推理:所谓束支阻滞,主要是左右束支出了毛病,导致上面的电激动信号传下去障碍。
束支阻滞在心电图上主要看胸导联,右束支阻滞看V1、V2,因为V1V2离右心室最近;左束支阻滞看V5、V6,因为V5V6离左心室最近。
我们知道左右心室几乎同时除极,这样两个心室除极完成耗时就少于0.12秒,如果一支发生了不完全阻滞,房室结下来的激动信号传导就会减慢,如果一支发生完全阻滞,那激动信号就完全不能下传到一侧心室了,一侧心室没有激动信号了,怎么办?心脏很神奇,自有办法(如图)。
比如上图的右束支完全阻滞,那右心室的激动信号就只有从左心室传过来,这种激动信号只能在普通心肌传导,希氏束、束支等正常通路是高速公路,而普通心肌却是国道咯,所以传导速度很慢。这样就会造成一个情况,左右心室除极不同步,右束支完全阻滞了的话,左束支支配的左心室肯定先除极,然后再慢慢把激动信号通过普通心肌传给右心室,然后右心室除级。
左心室除极后,主波快要下降的时候,这时候右心室也开始除极了,这样就造成M波形或者顶端有切迹(如图)。
左右心室本来几乎同步除极,现在变成了先后除极,所以两个心室除极的总时间就会延长,QRS反应心室除极,所以QRS就会增宽。如果一侧束支没有完全阻滞,阻滞一侧激动信号只是下来慢点,主波会有M型或切迹,但QRS增宽不明显,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QRS波时限<0.12秒,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RS波时限>0.12秒。
左右心室除极的顺序发生了改变,那么复极的顺序也会改变,T波反应心室的快速复极过程,这样T波可以出现倒置(正常T波方向与主波方向一致),咱们再回过头看看看心电图,再次熟悉一下吧!
左、右心室肥厚
特点:R波高尖为室肥,右室看V1,左室见V5
右心室肥厚看V1,因为右心室离V1导联最近,所以更能反映其心电变化情况。
我们看正常V1的模样
从上图我们可以我们看到正常V1小的r波,大的S波。如果右心室肥厚了,肥大的细胞产生电偶数目增多、内部电阻减小,自然电压也就高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肌肉多,力气自然大了。
右心室肥厚产生高电压,那么小的r波将会变成大的R波,所以右心室肥厚时 :R/S≥1。
此外还有一个标准,我们知道V1上的R波和V5上的S波,他们两的振幅是可以反应右心室电压,如果它俩的振幅加起来RV1+SV5>1.2mv,也提示右心室肥厚(如图)。
此外还有电轴右偏,这个好理解嘛,不解释了,右心室电压高了,电轴自然偏向右。
左室肥厚见V5、V6,为什么要见V5、V6,因为左心室离这两个导联近(如图)。
(图源:医考之声)
我们再来看看正常V5的R波长啥样(如图):
正常情况下,Rv5的振幅应该小于2.5mv(5个大格),如果左心室肥厚,电压自然会变高,V5导联上的R波振幅就会变大,左心室肥厚Rv5>2.5mv。
此外,V1导联上的S波也可以反映左心室电压,如果跟V5导联上的R波加起来RV5+SV1>4.0mv(男性)、RV5+SV1>3.5mv(女性)也是左心室肥厚(如图)。
电轴呢?
左心室肥厚,那电轴自然向左偏啦
预激综合征
我们这里讲一个典型的代表:Kent束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
特征:在QRS波之前出现“Δ”波,P-R间期缩短(<0.12秒),QRS波增宽
推理:
预激综合征,顾名思义,就是预先把心室激动了,那为什么会预先激动呢?
我们知道,房室交界(房室结等)是心房与心室唯一电通道,如果开辟了一条小路(Kent束),让电激动可以抄近道进入心室,房室结又叫房室延隔,有延迟传导作用,但这条小路就畅通无阻啊,当然更快到达并激动心室。
电激动信号从Kent束先下来,首先把心脏激动了一下下,形成了一个“Δ”波,紧接着,正常传导通路的激动也下来了,也开始激动心室了,于是乎,它俩就合体了,就成了这样(如图)。
QRS由一个身材笔挺的帅哥,变成了这样的撇脚的猥琐哥。大哥,这是病啊!
大家看看,这个QRS波宽度是由“Δ”波宽度+正常QRS宽度,所以这时候QRS会增宽(>0.11秒),因为Kent束是条近道,所以激动达到心室的时间更快,P-R就是反应激动信号从心房到心室的时间,那么就会,P-R间期缩短(<0.12秒)。
心肌缺血
我们知道,心室除极方向是心内膜→心外膜,根据一般的理解先除极的应该先复极,但是心肌偏偏是个奇葩,因心外膜有脂肪组织包围,温度较高,温度高复极快,所以心外膜先完成复极,心室复极方向是:心外膜→心内膜。
T波和ST段反映心室复极,当心肌的某一部分发生缺血时,将影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ST-T的改变,包括缺血型改变、损伤型改变、坏死型改变。
缺血型改变 看T波
(高耸或倒置)
损伤型改变 看ST段
(ST段抬高或压低)
坏死型改变 看Q波
(异常Q波)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三世同堂,以上三者存在)
(正常心电图波形)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特点:T波高耸
推理:T波的形成就是心外膜和心内膜两股电流的较量过程,两股电流相互牵制、抗衡,就好像下图肌肉男和胖子。
(图源:医考之声)
如果内膜下心肌发生了缺血,这样就导致其复极缓慢,电流小,内膜就不能抗衡外膜产生的电流,于是乎向量就向着心外膜一侧,向量方向对这导联T波就会增高(向量面对心电导联出现正向波),于是乎出现高耸的T波。
心外膜下心肌层缺血
(包括透壁性心肌缺血)
特点:T波倒置
推理: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包括透壁性心肌缺血),本来应该先复极完成的外膜下心肌,因为缺血缺氧变得迟钝,心内膜下心肌都快复极完了,外膜还没有复极完,这时候复极方向成了 心内膜→心外膜,心肌复极的顺序反了,T波反应心室复极,那T波也反了,这就T波倒置了。
冠心病患者若出现两侧对称且尖深的T波,我们称他为“冠状T波”(如图)
好了,如果心肌缺血进一步加重
那就会发生心肌损伤
特点:ST段抬高或压低,随着缺血时间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就会出现损伤型改变,心电图出现ST段偏移。正常情况下ST段常与基线重合;心内膜下心肌缺血ST段表现为下移≥0.05mV;心外膜下心肌缺血ST段表现为抬高≥0.1~0.3mV。
①ST段压低,心内膜下心肌损伤
推理:
T波是心室的快速复极,ST段则是心室的缓慢复极,正常的ST段可略有压低,但不能超过0.05mV,压低的机制不是很清楚,目前认为与损伤电流有关。当心内膜下心肌损伤的时候,损伤区就会产生一种损伤电流,这时候心电向量就会向着电流强方向,心电向着心内膜方向,背对着心电图导联,所以记录了一个负向的ST段,心内膜下心肌损伤表现为ST段压低。
②ST段抬高、心外膜或透壁心肌损伤
推理:
这个抬高的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通常认为与损伤电流有关。上面说到了正常心室肌,因为心外膜复极快,所以复极方向是心外膜→心内膜,如果这时候心外膜缺血损伤了(包括透壁心肌损伤),损伤区形成了损伤电流,所以心电的向量就向着心外膜方向,这个向量正对着心电图导联电极,所以记录一个正向的ST段,所以ST段就抬高了。
好了,如果心肌损伤进一步加重
会怎样?
当然是心肌坏死咯~
心肌梗死心电图
急性心梗需要结合心电图动态改变、患者临床表现、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来综合考虑。
典型急性心梗心电图特点:三世同堂
“缺血性”改变:T波高耸/倒置
“损伤性”改变:ST段弓背向上抬高
“坏死性”改变:异常Q波(宽而深)
如上述3种改变同时存在,心肌梗死诊断基本确立。
(图源:医考之声)
诶,医考君,那你文章前半部分说到内膜心肌缺血可以表现为T波高耸,这里为什么只有倒置呢?
因为内膜下心肌缺血持续时间非常短,很快将发展成为透壁心梗,心内膜下心肌损伤导致的ST段压低也是同理。
我们知道,从心肌开始缺血到心肌坏死,并不是一瞬间造成的,它是一个逐渐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根据心梗的心电图特点将其分为四期: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陈旧期。
超急性期:数分钟至数小时
急性期:数小时至数天,一般不超过2周
亚急性期:数周至数月
陈旧期:3~6月后
(数分钟至数小时)
特点:高耸的T波→ST弓背抬高
在几分钟内首先是心肌缺血,所以最先表现为缺血型改变——高耸的T波,这是心肌梗死最早的ECG表现,如果这时候心肌供血情况得不到改善,就会发生损伤性的改变——ST段抬高。
因为此时心肌没有出现大量的坏死,所以没有出现异常Q波,这时候趁心肌还没有大量坏死,这是得想办法尽开通血管,等坏死了,开通血管就没有意义了。
数小时 — 数天,持续数周
(一般不超过两周)
特点:这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可出现上面讲的典型心梗三世同堂表现。
ST段弓背抬高→ST段逐渐下降
T波倒置→T波倒置逐渐加深
可出现异常的Q波
推理:几个小时/数日之后到数周,心肌开始出现了坏死,坏死的心肌细胞丧失了电活动,于是乎可以出现坏死型心电图改变,出现宽而深的:异常Q波(时限>0.03秒,振幅≥1/4 R波)。也并非每个急性期心梗病人都有异常Q波,要坏死达到一定的量级才行,一般来说,梗死直径>20-30mm或厚度>5mm,才可出现病理性Q波,此外与梗死位置有关。
大的冠脉已经闭塞,梗死区周围的心肌先天侧枝循环,只能提供非常有限的血液供应,梗死后新的侧枝循环尚未完全建立,所以心肌缺血持续存在,于是T波倒置逐渐加深。
ST段弓背抬高然后逐渐下降
这个怎么解释呢?
医考君查了很久的资料没查到,个人认为可能的机制是因为开始的时候有损伤的心肌存在,所以ST表现为弓背向上抬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缺血损伤的心肌要么死了,要么因为侧枝循环或自溶栓等机制恢复了血液供应以后就活了,半死不活的损伤状态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数周至数月
特点:ST段回落至等电位线,倒置的T波逐渐变浅,坏死性Q波持续存在
推理:
ST段回落至等电位线:ST段抬高是心肌损伤的表现,医考君在上面已经分析了,这个损伤不会长期存在,该死的死了,该活的活了。
倒置的T波逐渐变浅:T波导致是心肌缺血的表现,随着治疗或者侧枝循环的逐渐建立,缺血的心肌细胞供血得到了改善,所以缺血逐渐减轻,T波也会逐渐回落。
坏死性Q波持续存在:坏死性Q的形成是因为这一块没有电活动了,就相当于一个空洞,坏死了,也不可能复活了。这个可能会存在很长时间,甚至终身,但也可能随着坏死去周围心肌代偿肥厚,于是乎产生了更多电活动,来填补这个梗死区的洞,这时候Q波可以减小甚至消失。
梗死3~6月后
特点:T波、ST段回复正常(或持续低平),但是,病理性Q波持续存在
推理:
这时候心肌缺血没了,损伤也没了,缺血导致的T波改变,以及心肌损伤导致的ST段改变,这些跟他一起搞事的的小姨子,统统都跑了……只留着病Q孤家寡人
下面来讲讲心梗的定位
医考君个人是根据心电图导联位置
结合心脏的解剖位置来记忆的
哪个导联出现了急性心梗的波形变化
就是相应的壁发生了心梗
看图理解
▼
(图源:医考之声)
如果暂时不能理解的朋友,那就背下面的口诀吧
(口诀结合上图记忆效果更好哦)
歌诀说明:
1、胸前导联V1、V2、V3……用1、2、3……代替
2、见L为侧
Ⅰ、AVL导联任何时候都代表“侧”;
3、见F为下
Ⅱ、Ⅲ、AVF导联任何时候都代表“下” ;
记忆歌诀
▼
前间123 局前345
前侧567 广前1-5
下间123 下侧567
见L为侧 见F为下
正后有 7 8 高侧L 8
声明:本文来源于医考之声,作者医考君,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违规,请立即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