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心房、心室示意图
3. 左心房肥大心电图:
① P波增宽≥0.12s,常出现在Ⅰ、Ⅱ、avL导联;
②呈双峰P波,且第二峰>第一峰,峰距≥0.04s;③ PtfV1≤-0.04mm.s。
三、观察分析P波振幅:
1. 正常<0.25mv(肢体导联)
2. 若P波振幅>0.25mv,表示右心房肥大。
3. 右心房肥大心电图:
① P波高而尖,振幅≥0.25mv;
② 常出现在Ⅰ、Ⅱ、avF导联又称肺型P波,常见肺心病。
4. 肺心病心电图:
① 肺型P波(右房大);
② 右心室肥大;
③ 右束支阻滞;
④ 心律失常;
⑤ QRS波群低电压;
⑥ 顺钟向转位。
五、分析观察有无窦性P波
心电图中如果没有窦性P波,说明没有窦性心律,而是异位心律。异位心律有多种心电图改变,现列举常见的几种:
① P-QRS-T波群消失,代之形态不同、大小不同,节律极不规则的波幅;
②频率200-500次/分。
一、窦性心律失常
凡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其心电图特征为“窦性P波”,P波在Ⅰ、Ⅱ、avF直立、avR倒置,P-R间期>0.12s。
若QRS波群振幅超过正常值,见于心室肥大。(需要注意体形、年龄等因素)
一、分析观察ST段(图22)
ST段是连接QRS波群至T波之间的线段,正常ST段下移<0.05mv,若>0.05mv,可见于心肌缺血损害的心电图改变:正常ST段上移<0.1mv,若>0.1mv,弓背向上,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弓背向下时见于急性心包炎,可见于早期复极综合征。
声明:本文来源于院前急救联盟,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违规,请立即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