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在工作生涯中,几乎不可避免的会遇到2个问题:
年轻时,一个接一个的、没玩没了的考试,我相信或许你就遇到过这样的考试题:
Dalen-Fuchs结节一般不出现在 A.交感性眼炎 B.脉络膜血管瘤 C.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D.Behcet病 E.Fuchs综合征。
你答对了吗?
当你已经是一位资深的眼科医生时,专著上反复出现的Dalen-Fuchs结节,作为某些眼病的特征性改变,却一直没有看到过。
在这里,我们一起来揭开Dalen-Fuchs结节的面纱,“掀起她的盖头来”。
临床上,Dalen-Fuchs结节主要见于VKH和交感性眼炎。尽管这2种眼病都可以出现晚霞样眼底,但由于交感性眼炎的特殊病史,将两者区分开来并不太难。
可能类似的浅色眼底也会出现在白化病眼底,
但与VKH和交感性眼炎时的晚霞样眼底,事实上并不存在相互鉴别的问题,因为它们之间是那样的大相径庭。
晚霞样眼底为什么会以这样一个面貌出现,显然是人们想要关心的,其实解释起来也十分简单,之所以出现这种眼底颜色,是因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广泛性脱色素造成的。
我注意到多年以前出版的眼科专著,在谈到VKH或交感性眼炎时,对Dalen-Fuchs结节做了很详尽的描述,但是却没有配发照片,我当时很想知道这种结节究竟长得什么样子。
现在回想起来,这可能与当时没有广角眼底照相有关。
因为Dalen-Fuchs结节多发生在眼底的中周部,而普遍使用的眼底照相机只能拍摄到后极部区域。当广角照相机问世后,使得眼底周边部的显示变得容易起来,因此可以比较容易的看到位于眼底中周部的Dalen-Fuchs结节了。
在以往的专著中,是这样描述Dalen-Fuchs结节的:“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内层脉络膜,类圆形,大小不等,一般出现在炎症发生2个月后,属于肉芽肿性炎症。”
以前,想要证实Dalen-Fuchs结节所在的层次,
通常要使用损伤性的组织学方法,但现在不同了,我们似乎可以无损伤的很容易证实它们的层次所在。
来源:本文内容转载自“王富彬眼科”,仅作观点分享。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