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是一种发病率高,难治且易反复的色斑,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多数对称性分布在面颊、前额、鼻部。严重影响求美者的外形和心理。
1.遗传易感性
多见于Fitzpatrick分型Ⅲ~Ⅴ型深肤色人种,约40%患者有家族史,容易出现治疗抵抗,迁延不愈。
2.日光照射
根据波长不同,对皮肤有损伤的光有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
然而我们熟悉的紫外线只占了光线的5%左右,而可见光占36%,红外线占54%。可见光,特别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蓝光被发现其穿透深度可达基底层和真皮层,且引起的色素沉着更加难以去除;红外线同样可穿透到基底层和真皮层,通过热作用引起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同时还能加重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由此可知,防晒防的不只是紫外线,有效的防晒需要硬防晒(防晒伞、防晒帽)+防晒霜,而防晒霜的选择,物理防晒霜优于化学防晒霜,因为物理防晒霜中的氧化铁、氧化钛可以辅助阻挡可见光和部分红外线,一些外用和口服抗氧化剂可辅助抵抗光损伤。
3.性激素水平异常
妊娠、口服避孕药及激素替代治疗可诱发和加重育龄期女性黄褐斑。
4.血管、炎症、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黄褐斑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色素性疾病,凡是能引起皮肤慢性炎症的因素,都容易诱发黄褐斑的发生,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慢性炎症、毛细血管增生通过复杂的通路,互相影响,直接或间接导致色素的生成,因此黄褐斑患者需恢复健康的皮肤屏障、消炎、封闭扩张的毛细血管。
长时间日光照射、过度清洁皮肤、其他炎症性皮肤病都可导致皮肤屏障受损、炎症加重、毛细血管扩张。
研究表明,参与黄褐斑的发生发展的,不止黑色素细胞,还有衰老的成纤维细胞、真皮细胞外基质(WIF-1、sFRP2)。慢性光照射导致的异常弹性组织沉积于真皮层。83%-93%的黄褐斑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日光性弹力变性。黄褐斑皮损中,黑色素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参与了黑色素小体的生成和转运。提示我们,改善光老化皮肤,重建年轻态真皮环境,有助于改善黄褐斑。
6.其他因素
睡眠障碍和情绪因素、其他系统疾病会通过下丘脑途径引起色素的沉着。长期热辐射也会通过热损伤导致色素沉着。
黄褐斑的治疗
基于黄褐斑复杂的发病机制,治疗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消炎;2、修复皮肤屏障功能;3、封闭异常毛细血管;4、分解代谢黑色素;5、抑制黑色素的生成;6、皮肤年轻化治疗,改善日光性弹力变性;7、有效的光保护;8、内调。
· end ·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