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地图状萎缩 ( geographic atrophy,GA ),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一个常见改变,但是, 关于GA本身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问题,是不能仅仅局限于做一个影像诊断上。
地图状萎缩的直径大小问题
之所以提到这个问题,首先是因为GA的大小各家说法不一。
作为GA的概念性介绍,不同的专著分别描述为2-3DD、250>μm、≥175μm。如果说,1DD按1.6mm算,也就是1600μm,那么会发现这样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不同专著之间提出的GA直径差异是非常大的。因此,病变的直径在诊断GA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可靠的指标。最近的一份文献,把范围缩小到直径≥175μm这样一个范围,但应当知道这并不是绝对的。
地图状萎缩的自发荧光影像
地图状萎缩时,病灶区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大面积缺失。我们知道,自发荧光主要来自脂褐质(lipofuscin, LF),而光谱研究证实,自发荧光(AF)信号主要来自于RPE单层细胞的脂褐质。因此,脂褐质在RPE层的分布、蓄积和缺乏,就成了活体无损伤评价RPE功能的1项重要指标。地图状萎缩时,由于RPE的缺失,显然必然影响到AF信号的产生。所以,当地图状萎缩发生时表现为弱荧光,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当病变区的RPE并没有消失殆尽时,可以在弱荧光区看到残留的强荧光斑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很多病人的地图状萎缩边缘,会看到强荧光环,这种现象具有临床意义,它提示地图状萎缩处于活跃期,具有病情进展的趋势。
地图状萎缩与网状假性玻璃膜疣和“大玻璃膜疣”
地图状萎缩与玻璃膜疣关系密切,其中有2种玻璃膜疣应引起注意,它们与通常意义上AMD的Drusen还是有所不同的。一个是网状假性玻璃膜疣,另一个是所谓的大玻璃膜疣。网状假性玻璃膜疣与经典的Drusen在形态上完全不同,在B-Scan OCT上,所在的层次以及特有的正弦曲线样改变也是很特殊的。至于大Drusen,显然是在形态大小上表现出的差别,有的时候,发生GA眼由于萎缩的原因,已经看不到大Drusen了,但另一只眼尚未达到地图状萎缩的黄斑往往能够发现。有的大Drusen内部结构可能是不均一的,有时会疑惑CNV的存在,这可以用无创性OCTA进行排除。
来源:本文内容转载自“王富彬眼科”,仅作观点分享。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