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0年代以来,心血管界对冠状动脉疾病采用了多个定义。比如,针对慢性稳定性心肌缺血,有“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稳定缺血性心脏病”和“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梗也是如此。在心梗的第四版通用定义中,心梗诊断基于肌钙蛋白的升高和下降而非解剖学标准,相当大比例的2型心梗患者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梗死 (MINOCA),因此,目前的命名法并不能完全反映所有心梗的临床情况。
近期,Circulation和欧洲心脏杂志上同期刊发文章,建议采用更全面反映心肌缺血病理生理机制的“心肌缺血综合征”定义,急性病情的叫“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AMIS)”,非急性病情的叫“非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NAMIS)”。
作者指出,目前定义仅说明了“冠状动脉”和“疾病”,只反映了严重冠脉疾病的一种情况。
当冠脉血流不足,无法允许或维持心脏功能足以支持身体完成其全部生理活动时,就会发生心肌缺血,表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或不伴血栓形成)或其他非阻塞性机制引起症状、生活质量受损、心肌损伤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当心肌缺血发生时,它通常会产生心绞痛并引发一连串的病理生理变化,可能包括左室舒张异常、局部收缩障碍、心梗和心律失常——包括心原性猝死。
冠脉狭窄是心肌缺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仅仅关注心外膜冠脉狭窄而忽略了其他值得注意的非阻塞性病理生理机制是有局限性,因为缺血的是心肌和心肌细胞。
如图1 所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心绞痛、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患者中,不一定有严重狭窄,有很多是冠脉正常或轻度狭窄。根本的病理生理机制是缺血。
另一方面,严重的冠脉狭窄,并不一定导致症状性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和心梗都可以在冠脉无严重狭窄的情况下发生。
图1 针对胸痛患者评估心肌缺血和冠脉疾病
缺血综合征比狭义的术语“冠状动脉”和“疾病”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心绞痛和缺血的病因。因为缺血并不都是狭窄病变引起的,非冠状动脉原因如微循环障碍、心肌桥、低氧、贫血和中毒都可以引起心肌缺血。见图2。
图2 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和非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的多种原因
此外,“慢性”和“稳定性”是相对“急性”而言,并不能准确地反映随后心血管风险,改成“非急性”更符合这些患者的病情变化,也可能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
文章强调,新的命名侧重于“缺血心肌”,而非“冠状动脉疾病”,更强调对冠脉功能学的理解,不仅仅关注冠脉狭窄程度。
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更全面,能更好地对应、覆盖心肌缺血的不同病理生理原因的分类,包括微血管功能障碍、血管痉挛和非冠脉原因,有利于针对心绞痛、缺血和梗死的多种病理生物学机制进行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见图3
图3 心肌缺血综合新定义的理论依据
“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AMIS)和“非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NAMIS)的亚类别分别描述了心绞痛和心肌缺血的急性和慢性表现。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最常原因为心外膜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或侵蚀。
此外,在“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和“非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的每个大类中,同样区分了导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MINOCA)的心外膜冠状动脉原因和非冠状动脉原因的表型。见图3
慢性心绞痛和心肌缺血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有一个或多个阻塞性、影响血流的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则被归类为非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最好被归类为“非急性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对于这些患者,需要进行额外的功能或解剖学检查,以确定哪些亚群患者需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声明:本文转载于<中国循环杂志>,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违规,请立即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