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至少20%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伴有房颤,且房颤可能是卒中的重要原因。大型随机试验表明,长期使用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可将房颤患者的缺血性卒中风险降低约三分之二,并且颅内出血风险较低。然而,这些试验排除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入选前处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后7-30天内),因此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抗凝治疗的最佳时机尚不明确。临床医生需权衡缺血性卒中复发与颅内出血的风险,这两种情况最可能在伴有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早期出现。出血转化在大面积脑梗死中最常见,且如伴随急性神经系统恶化,可能显著增加死亡或致残风险。
随机和观察性证据尚未明确早期抗凝治疗是否安全或优于延迟治疗。现有数据的局限性还包括:纳入的中重度卒中患者、急性梗死出血性转化患者及已服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较少。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抗凝最佳时机 (OPTIMAS) 试验旨在评估在伴有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使用DOAC早期抗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OPTIMAS是一项多中心、平行组的4期随机对照试验,采用开放标签干预、盲法终点评估以及分层非劣效性-优效性设计,旨在比较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启动DOAC(即中风发作后4天内)和延迟启动(即中风发作后7-14天)的策略。该试验在英国的100家医院进行。
纳入标准:(1)成年患者(年龄≥18岁);(2)通过心电图或医疗记录确认患有房颤;(3)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且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并进行了至少一种脑成像检查(如CT或MRI)以排除颅内出血;(4)符合使用DOAC进行抗凝治疗的条件。
入选者由经过适当培训的本地研究团队以1:1的比例招募和随机分配,分别接受早期(即中风发作后4天内或症状首次出现时)或延迟(即中风发作后7-14天)使用DOAC治疗。随机分配使用独立在线随机化服务,采用随机排列区块和变化的区块长度,并按随机化时的NIHSS评分(0-4、5-10、11-15、16-21或>21)进行分层。参与者和治疗医生均未被告知治疗分配情况。
主要结局是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症状性颅内出血(包括急性梗塞的出血性转化)、无法分类的卒中综合征(即临床诊断为卒中综合征但因临床原因(如终末期预后)未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的患者)以及在改良意向治疗人群中随机分组后90天内全身性动脉栓塞的发生率的复合结局。次要疗效结局包括90天内主要结局各组分的发生率,以及90天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等。安全性结局包括症状性颅内出血及其解剖亚型、重大颅外出血、临床相关的非重大颅外出血,以及90天内的所有重大出血。预设的次要分析包括按卒中严重程度、再灌注治疗和既往抗凝治疗进行的亚组分析。研究者采用gatekeeper策略,首先检验2个百分点的非劣效性边界,随后检验优效性。
2019年7月5日至2024年1月31日期间,共有3648名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早期或延迟DOAC治疗组。排除27名不符合资格标准或撤回了同意书的入选者后,最终在修改后的意向治疗分析中纳入3621名患者(早期组1814名,延迟组1807名;1981名男性和1640名女性)。早期DOAC治疗组中,59名(3.3%)发生主要结局,延迟DOAC治疗组中同样有59名(3.3%)发生主要结局(调整风险差异[RD] 0.000,95% CI:-0.011~0.012)。调整后的RD的95% CI上限低于2个百分点的非劣效性边界(非劣效性p =0.0003),未发现优效性(优效性p =0.96)。早期DOAC启动组中,有11名(0.6%)入选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而延迟DOAC启动组中有12名(0.7%)参与者出现此情况(调整后的RD 0.001,-0.004至0.006;p=0.78)。
在房颤相关的缺血性卒中后4天内早期启动DOAC治疗,其复合结局(90天内缺血性卒中、颅内出血、无法分类的卒中或全身性栓塞)并不劣于延迟启动。该研究结果不支持目前普遍采用且得到指南支持的方法,即在房颤相关的缺血性卒中后延迟启动 DOAC 治疗。
图1. 试验概况。
图2. 90天内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症状性颅内出血、无法分类的卒中或全身性栓塞的主要复合结局的时间-事件曲线。
图3. 按临床相关亚组分类的主要结局的森林图。
表1.随机分组的受试者特征(按治疗组划分)
表2. 在修改后的意向治疗人群中,随访期间首次出现的结局事件
-END-
声明:本文转载于<哈特瑞姆心脏之声>,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违规,请立即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