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QRS波心动过速(以下简称WRT)可由多种不同的机制引发。WRT中室性心动过速占80%,故临床处理WRT的原则均应以室性处理原则为主,但应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处理的原则时反而有害。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或固定性束支阻滞,分支阻滞、心室起搏等约占15%。逆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约占5%。
WRT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疑难问题,需要仔细的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电图特征,才能去伪存真,从各种蛛丝蚂迹中找出正确的诊断。对于极少数患者最后可能只有通过心电生理检查才能确诊。
一直以来,临床都在寻求一种可准确快速鉴别此类心动过速性质的方法,并因此诞生了众多的鉴别诊断流程。支持室速的心电图特征:包括: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心动过速时QRS波形态与窦性心律时室性期前收缩一致等;特别是一些支持VT的QRS形态亦十分重要。
支持室上速的ECG特征:包括宽QRS波前后有相关P波、窦律时存在室上性期前收缩伴差传、束支阻滞或预激、伴随典型的束支阻滞图形和对刺激迷走神经刺激的反应等。同样,支持室上速的QRS形态可分为呈RBBB或LBBB时的ECG特征。
-END-
声明:本文转载于<孔较瘦>,以上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