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的情况下,使用β受体阻滞剂(β-阻滞剂)是被广泛推荐的治疗措施,前提是患者没有绝对禁忌症。
以下是基于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23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管理指南》及中国相关指南的主要观点:
01
β-阻滞剂的益处
-
降低心肌耗氧量:通过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氧气需求。 -
改善存活率:多项研究表明,β-阻滞剂能够显著降低AMI后的死亡率。 预防并发症:减少心律失常和再梗死的风险,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02
使用时机与剂量
-
早期使用:无禁忌症的AMI患者应在发病后24小时内开始使用β-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通常建议静脉注射或口服。 -
逐步加量:从低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至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03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
禁用情况:急性心源性休克、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情况下应慎用或禁用。 监测: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及呼吸功能,必要时调整剂量。
04
长期应用
-
二级预防:AMI后长期使用β-阻滞剂能够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死亡和复发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力衰竭管理:对于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长期应用β-阻滞剂有助于改善预后。
05
心衰患者的特殊考虑
-
逐步滴定: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采用小剂量起始、逐步加量的方法,减少不耐受的风险。 临床获益:心衰患者使用β-阻滞剂后,常见心功能改善和血压稳定,提高耐受性。
综合以上指南和研究证据,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没有绝对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以并且应该使用β受体阻滞剂。
这种治疗不仅有助于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改善心功能,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使用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逐步调整剂量,并进行严密监测,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END-
声明:本文转载于<急诊时间>,以上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