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段的生理意义
ST段是心电图中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平段,反映心室肌复极早期状态。正常时ST段接近基线(等电位线),若低于基线≥0.05mV(或0.5mm)即为压低。传统观点认为ST段压低与心肌缺血相关(因缺血导致心肌细胞膜电位异常),但实际成因复杂多样。

二、ST段压低≠心脏缺血的三大理由
1. 生理性因素干扰
2. 非缺血性病理因素
以下疾病可致ST段压低,但冠状动脉供血正常:
3. 心电图形态学的关键提示
ST段压低的形态比幅度更具鉴别价值:
一名38岁女性体检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12次/分),II、III导联ST段上斜型压低0.1mV,无胸痛、胸闷症状。心率增快增加心肌耗氧,导致复极过程加速,引发ST段生理性压低。因属上斜型压低且无症状,暂不考虑缺血。建议休息后复查:心率降至80次/分时,ST段恢复正常。

4.如何鉴别是否心肌缺血?
临床需综合以下评估:
但是在急诊就诊的患者首先还是考虑ST段改变还是心脏本身问题,宁可错杀一百,也不可放过一个。
-END-
声明:本文转载于<急诊时间>,以上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