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强度及推荐等级说明
共识第二部分,共计32个问题,其中19个问题被接纳。8项陈述达成强共识(中位数9分;范围7-9),11项达成相对共识(中位数9分;范围5-9)。
证据等级方面,无A级推荐,B级2项,C级11项,D级5项。
:arrow_right:共识强度标准
01)评分中位数≥7分且所有评委≥5分 → 相对共识
02)评分中位数≥7分且无评委<7分 → 强共识
03)中位数<7分的声明需修订并二次评审
:arrow_right:证据等级A\B\C\D(由高至低)
推荐意见汇总
QUESTION
推荐意见1:
既往对骨骼成熟患者普遍采用保守治疗作为FTPD标准方案。但根据最新循证证据,现需综合评估诱发因素、持续症状风险及再脱位概率后决策。治疗方案应同时契合患者个体特征与功能需求。
因此共识组建议:仅适用于低再脱位风险(参见问题14)且不伴软骨/骨软骨损伤的患者。
C
中位数9,范围5–9,相对共识
QUESTION
推荐意见2:
鉴于儿童患者高再脱位率,不建议将非手术方案作为通用金标准。需对骨骼未成熟FTPD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明确诱发因素程度。通过个体化再脱位风险测算和软骨/骨软骨损伤排查进行治疗分层,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若选择非手术治疗,必须严格执行定期随访。
C
中位数9,范围6–9,相对共识
QUESTION
推荐意见3:
无论急性期或非急性期,均无证据表明使用任何支具(相较于不用支具)具有优势。FTPD急性期后可考虑短期使用允许全范围活动的支具,但需严格限制使用时间。(扩展阅读:肩袖术后是否需要支具)
B
中位数9,范围5–9,相对共识
QUESTION
推荐意见4:
虽缺乏物理治疗获益的强证据,但共识组建议将物理指导下的康复训练作为手术/非手术的必要辅助。FTPD患者的物理治疗不仅注重股四头肌和臀肌强化,还需包含关节活动度训练、步态再教育、神经肌肉控制及专项运动训练。
C
中位数9,范围5–9,相对共识
QUESTION
推荐意见5:
应基于风险因素个体化分析,采用已发表的评分系统评估再脱位风险,并结合持续症状或骨软骨损伤进行决策。对于多重风险因素伴持续症状或骨软骨损伤者,需将一期手术重建作为首选方案,这改变了既往所有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的旧范式。手术与非手术的利弊必须与患者充分沟通。
C
中位数9,范围6–9,相对共识
QUESTION
推荐意见6:
骨骼未成熟患者FTPD后持续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骨骼成熟患者。青少年患者面临更高的再不稳风险,进而导致软骨损伤加剧和膝关节相关生活质量下降的风险更大。
当前个体化("按需选择")手术技术在生长板未闭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疗效。鉴于高再脱位率及年龄本身作为风险因素,应对每位骨骼未成熟患者及家属进行手术治疗必要性论证。决策需综合考量个体不稳风险、持续存在症状和/或骨软骨骨折块(OCFs)以及患者功能需求。
C
中位数9,范围5–9,相对共识
QUESTION
推荐意见7:
MPFL重建术在临床疗效上显著优于内侧软组织修复技术(MPFL/MPTL修复)。因此,当FTPD患者具备MPFL手术指征时,应首选MPFL重建术来处理内侧软组织稳定结构。
内侧髌骨韧带重建示意动画
C
中位数9,范围6–9,相对共识
QUESTION
推荐意见8:
现有比较研究在人口统计学、风险因素和手术技术方面存在显著异质性,且未局限于FTPD患者。根据当前对风险因素和骨骼成熟度的个体化治疗认知,MPFL重建术临床疗效优于修复术。
C
中位数9,范围6–9,相对共识
QUESTION
推荐意见9:
虽缺乏明确科学证据,但共识组支持:无相关骨性风险因素时行单纯MPFL重建,反之则需在MPFL重建基础上矫正骨性风险因素。
研究表明,未处理的骨性风险因素会增加手术失败风险。因此,尽早矫正相关骨性异常可有效预防再脱位和翻修手术。具体矫正指征的临界值尚存争议,需个体化决策。
D
中位数9,范围7–9,强共识
QUESTION
推荐意见10:
虽无文献数据支持,但共识组推荐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同期矫正所有相关不稳因素。仅特定复杂病例(如去旋转截骨术)可考虑分期手术。
未矫正的风险因素不仅会增加再脱位风险、影响膝关节生活质量,还可能损害已重建结构的稳定性。目前联合手术尚无明确量化指征。
D
中位数9,范围8–9,强共识
QUESTION
推荐意见11:
为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当缺损位于髌股关节面且面积≥1cm²时,至少应进行修复手术。根据骨折块特性,可考虑选择软骨固定术或其他软骨修复技术。
C
中位数9,范围7–9,强共识
QUESTION
推荐意见12:
虽尽早修复软骨/骨软骨损伤更理想,但应优先选择延迟固定/修复而非碎片清除。急性期手术前应完善影像学评估,以明确风险因素并预留联合手术可能性。无可修复性软骨/骨软骨损伤者无需急诊手术。
D
中位数9,范围7–9,强共识
QUESTION
推荐意见13:
软骨固定术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原则上,骨骼是否成熟不影响FTPD后软骨损伤的治疗策略,但对未成熟患者即使较小缺损也应修补。
D
中位数9,范围7–9,强共识
QUESTION
推荐意见14:
当需要手术处理软骨/骨软骨骨折时,应同期实施固定手术。MPFL重建是处理内侧结构损伤的首推术式。骨骼未成熟状态不影响手术指征,但可能需要采用特定手术技术。(扩展阅读:手术技术|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手术步骤)
C
中位数9,范围6–9,相对共识
QUESTION
推荐意见15:
开放骨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参见问题24)。
冠状面力线异常可采用引导生长术矫正,该方法比成人截骨术更简便,必要时应考虑使用。
轴位力线异常可不损伤骨骺进行矫正,需结合生长发育期的动态扭转值谨慎评估。
广泛开放骨骺者一般不推荐胫骨结节或滑车成形术,特定儿科技术可选择性应用。必要时可用软组织技术处理高位髌骨或胫骨结节外移。接近骨骼成熟时可安全实施滑车成形术。
C
中位数8.5,范围5–9,相对共识
QUESTION
推荐意见16:
膝外翻是髌骨不稳的解剖学风险因素之一,对部分儿童可能构成主要风险。对于伴发髌骨不稳的生长发育期儿童,即使仅存在3-5°的外翻畸形,也应考虑手术矫正。力线评估是临床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X线及下肢全长站立位片进一步明确。在治疗儿童患者时,若仍存在生长潜力,可在MPFL重建术前或术中通过微创手术矫正外翻畸形。
D
中位数8,范围5–9,相对共识
QUESTION
推荐意见17:
FTPD保守治疗后再脱位率至少25%,且约50%患者除再脱位外还存在持续症状。儿童和青少年再脱位率最高(可达70%)。
B
中位数9,范围9–9,强共识
QUESTION
推荐意见18:
正确评估患者并采用合适手术技术时,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部分文献数据基于过时术式(如MPFL修复术或内侧紧缩术),这些术式复发率与保守治疗相当。
目前虽缺乏针对FTPD患者MPFL重建结局的研究,但现有证据明确表明其复发率低于保守治疗。
C
中位数9,范围8–9,强共识
来源:Balcarek P, Blønd L,Beaufils P, Askenberger M, Stephen JM, AkmeşeR, et al. Management of first-time patellardislocation: The ESSKA 2024 formal consensus—Part 2. 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 2025;1-10.
https://doi.org/10.1002/ksa.12637
通信作者:Peter Balcarek,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Arcus Klinik, Rastatter Str.17-19, 75179 Pforzheim, Germany.Email: balcarek@sportklinik.de
-END-
声明:本文转载自<Arthroscopy>,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