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概述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的危重疾病,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严重类型。最新指南将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NSTE-ACS(非ST段抬高型ACS)合并管理,强调早期再灌注和个体化治疗。我国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30~40岁患者增加),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02 分类
根据病理机制和心电图表现,AMI分为:
1. STEMI:冠状动脉完全性闭塞导致透壁心肌缺血,ECG 表现为持续性 ST 段抬高(≥ 1 mm,除 V2~V3 导联外)或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需紧急再灌注治疗(如PCI或溶栓)。
2. NSTEMI:冠状动脉部分闭塞导致心内膜下缺血,ECG无ST段抬高, 可表现为 ST 段压低、T 波倒置或无特异性改变,但心肌标志物升高,需结合症状和影像学评估。
3. 其他类型(如2型心梗、介入术后心梗等)。
03 病因与发病机制
1、核心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血栓形成导致血管急性闭塞。
2、危险因素:
不可控因素:年龄、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可控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
3、触发事件: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寒冷刺激或饱餐后斑块易破裂。
心肌梗死前十二征兆,请牢记:胸口被胶带缠绕;双耳突聋;牙痛;头晕;脚底疼痛;肩胛骨疼;左上肢无力;左腿酸麻胀疼;头疼;突然变懒、乏力;脐周疼痛;睁不开眼睛。
04 临床表现
1. 典型症状:
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持续>30分钟,甚至在1小时以上,放射至左肩、下颌或背部,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伴随症状:烦躁不安、大汗、恶心、呕吐、濒死感。
2. 非典型症状:
●女性及糖尿病患者多见:呼吸困难、乏力、上腹痛、晕厥。
●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可能表现为“沉默性心梗”(无症状)。
3. 体征:皮肤湿冷、心率增快、低血压、Killip分级评估心功能。
值得关注的心肌梗死疼痛部位:

(图源:太帅图库)
心肌梗死定位诊断心电图:
前间壁心梗(V1-V3导联)、前壁心梗(V3-V5导联)、前侧壁心梗(V5-V7导联)、广泛前壁心梗(V1-V5、aVL、I导联)、高侧壁心梗(aVL、I导联)、下壁心梗(II、III、aVF导联)、后壁心梗(V7-V9导联)、右室心梗(V3R-V5R)。
05 初始评估与危险分层
院前管理:疑似 ACS 患者应优先通过急救医疗系统(EMS)转运,EMS 人员需在 10 分钟内完成 12 导联 ECG 并解读。若确诊 STEMI,应直接转运至具备直接 PCI 能力的医院,目标 FMC 至首次器械时间 ≤ 90 分钟(直接就诊)或 ≤ 120 分钟(需转院)。
院内评估:急诊科需在 10 分钟内完成 ECG,并立即检测 hs-cTn。对于初始 ECG 无诊断意义的患者,若症状持续或恶化,需动态监测 ECG 变化。
危险分层:
高危指标:高龄、广泛前壁梗死、合并心衰/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糖尿病、肾功能不全。
06 治疗
1. 再灌注治疗
●直接PCI:STEMI首选,目标FMC至球囊扩张≤90分钟;若延迟>120分钟,优先溶栓后转运PCI。
●溶栓治疗:适用于无法及时PCI且症状<12小时者,推荐替奈普酶(TNK-tPA)或阿替普酶(rt-PA)。溶栓后需立即转运至 PCI 中心,溶栓后24小时内行冠脉造影。
2.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双联抗血小板(DAPT):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优先),低出血风险者维持12个月。
用法用量:阿司匹林(负荷剂量(162~325 mg),维持剂量 75~100 mg/天);P2Y12 受体抑制剂:替格瑞洛(负荷剂量 180 mg,维持90 mg bid)或普拉格雷(负荷剂量 60 mg,维持 10 mg qd),较氯吡格雷显著降低缺血事件风险。
抗凝治疗:
普通肝素或依诺肝素用于NSTE-ACS上游治疗,比伐芦定可替代PCI中的肝素;STEMI 接受溶栓治疗者推荐依诺肝素或磺达肝癸。
调脂治疗:
高强度他汀类(如瑞舒伐他汀)为基础,LDL-C未达标者联用非他汀药物(如PCSK9抑制剂)。
用法用量:阿托伐他汀(40~80 mg)或瑞舒伐他汀(20~40 mg),目标 LDL-C 降幅 ≥ 50%。
其他辅助药物:
β 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者早期(< 24 小时)口服使用,降低再梗死及恶性心律失常风险。
ACEI/ARB:适用于左室射血分数(LVEF)≤ 40%、高血压、糖尿病或前壁 STEMI 患者。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LVEF ≤ 40% 合并心衰或糖尿病者推荐使用。
3. 并发症管理
●心律失常:室颤立即电除颤,持续胸外按压。
●心源性休克:微轴流泵辅助循环,联合正性肌力药物。
●心力衰竭:利尿剂、ACEI及限盐治疗,监测液体平衡。
07 长期预防与二级预防
1. 心脏康复:包括运动训练、饮食调整(推荐地中海饮食)、戒烟、心理支持。
2. 药物维持:DAPT至少12个月,他汀类长期使用,SGLT2i/GLP-1RA用于合并糖尿病患者。
3. 定期随访:监测血脂、血糖、血压,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08 特殊注意事项
●出血风险管理:DAPT期间需评估HAS-BLED评分,必要时降阶治疗(如替格瑞洛转氯吡格雷)。
●合并症处理: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避免β受体阻滞剂,改用选择性药物。
-END-
声明:本文转载于<急诊急救大平台>,以上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