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诊或示波的半自动或全自动血压计是诊室测量血压的首选方法。设备应通过标准化协议验证[44]。首次测量血压时应选用合适的袖带测量双侧上臂血压。若持续出现明显的双侧收缩压差异(即> 15 mmHg),与CV风险增加有关[45],因为双侧血压差异代表可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一旦确定双侧血压存在异常(最好是两侧血压测量同时进行),应以血压较高的一侧手臂的测量值为准。
对于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测量站立后1分钟和3分钟的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定义为起立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 mmHg或舒张压下降≥10 mmHg,研究表明体位性低血压与心血管事件或死亡风险增加有关[46]。尽管心率不包括在任何心血管事件风险算法中,但考虑到静息心率是心血管病变或心血管死亡的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47], 建议测量血压的同时记录心率。推荐的常规诊室血压测量规范见表8。
表8 诊室血压测量
a:大多数自动血压计记录单个收缩压波形的最高值而非记录多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易高估患者血压值,故不适用于房颤患者。
诊室自助血压多次测量可提高血压测量的可重复性,如果患者自助测量且无医护人员在场可减少或消除白大衣效应(参见4.7.1节)[49]。所获得的血压值低于诊室血压值,与日间动态血压监测(daytime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或家庭血压监测(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HBPM)所提获得的血压值相似,甚至更低[50]。最近采用诊室自助血压测量的临床试验 [收缩压干预试验(SPRINT)]引起了较大的争论,关于其与常规诊室血压测量值(所有既往流行病学和临床试验数据的基础)的定量关系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均受到质疑。目前,常规诊室血压测量值与自助诊室血压测量值的关系仍不确切,现有证据表明常规诊室收缩压值可能比自助诊室收缩压值至少高5~15 mmHg[52]。关于自助血压测量的预后价值(即其是否至少具备与传统的诊室血压测量相同的预测价值),证据也非常有限[53]。
诊室外血压测量一般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实现,后者监测通常超过24小时。与诊室血压相比,诊室外血压测量提供了更多的血压数据,更能反映日常血压变化情况。最近的立场文件和实践指南对ABPM[54]和HBPM[55]提出了全面的阐述,简要总结如下[54,56]。
家庭血压监测可采用半自动且检验合格的血压计测量血压,取所测血压读数的平均值。应每天早晚测量血压,至少持续3天,最好持续6~7天。测量血压应在安静的房间里进行,患者取坐位,背部和手臂均有支撑,静息5分钟后测量2次血压,间隔1~2分钟[57]。
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值通常较低,考虑到家庭血压是3~6天血压读数的平均值,高血压的诊断阈值为≥135/85mmHg(相当于诊室血压≥140/90mmHg)(表9)。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提供更多的可重复的血压数据,与靶器官损伤,尤其是左心室肥厚,关系更密切。关于诊室血压与家庭血压关系的前瞻性研究很少,近期一些相关的Meta分析表明家庭血压监测比诊室血压能更好地预测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亦有证据表明,患者自我监测可加强药物依从性,有益于血压控制[60-61],结合血压教育和咨询效果更佳[62]。采用远程监控和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能帮助患者存储、回顾及传输血压数据,不建议使用无需袖带的应用程序作为测量血压的方法。
动态血压监测通常要求佩戴24小时,每15~30分钟自动记录血压一次,提供白天、夜间和24小时的平均血压值。同时患者应记录其活动和睡眠时间。要求保证至少70%的血压测量值有用方为有效测量。动态血压监测值通常低于诊室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阈值为24小时内≥130/80 mmHg,白天平均≥135/85 mmHg,夜间平均≥120/70 mmHg(均等于诊室血压≥140/90mmHg),见表9。
动态血压监测比诊室血压更能预测靶器官损伤(HMOD)[65]。此外,研究一致认为相对于诊室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均值与病变或致死事件关系更为密切[66-68],是心脑血管事件(如冠心病、致死性事件和卒中)更敏感的风险预测因子。
通常睡眠过程中血压会有所降低。尽管夜间血压下降程度在人群中呈正态分布,一般仍将患者夜间血压下降超过日间血压均值10%定义为杓型血压;杓型血压日常波动大且重现性差[73]。导致夜间血压下降缺失公认的原因是睡眠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盐敏感体质的高盐摄入、体位性低血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衰老。针对昼夜血压研究的同一统计模型表明夜间血压比白天血压更能预测预后。夜/昼血压比值也是预后的强预测因子,血压夜间下降不明显的患者(即夜间血压下降小于日间血压均值10%或昼/夜比值>0.9)心血管风险增加。此外,在那些没有夜间血压下降或夜间血压高于日间血压均值的人群中,心血管风险亦显著增加[74]。矛盾的是,也有一些证据表明夜间血压极度降低的患者心血管风险增加[75],但这种现象的流行病学证据有限且重复性差,解释数据困难。从动态血压监测记录中还可以得出一些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的附加指标,包括24小时血压变异率[76]、血压晨峰[77]以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78]。但这些指标的预测价值尚不明确,因此可将这些指标作为研究工具,不作临床常规使用。
表9 诊室内血压、动态血压及家庭血压的高血压的定义
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的主要优点是它们能够识别白大衣和隐匿性高血压(参见4.7节)。其相对优缺点见表10。与动态血压监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的优点是它更便利,花费低,且能提供数天或者更长时间的血压监测数据,能够反映日常血压变异情况,而日常血压变异可能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因而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与动态血压监测不同的是,尽管最近的技术进步可帮助家庭血压设备监测睡眠血压,但目前经典的家庭血压监测并不能测量日常活动和睡眠血压,同时考虑到认知障碍及罕见的强迫行为对家庭血压监测可靠性的潜在影响,上述情况下建议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一般来说,这两种方法应互为补充,并不相互排斥。
尽管过去50年里诊室外血压测量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一些基本问题依旧存在,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与所有临床结局试验中采用传统的诊室血压指导的治疗策略相比,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指导的治疗策略是否更具优势,是否会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更大降低,仍悬而待决。
表10 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对比
a:正在开发新的技术使家庭血压设备可监测夜间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指的是在多次诊室测量血压升高,而在非诊室测量,即动态测量或(和)家庭测量血压正常的情况[80]。相反,隐匿性高血压是指诊室测量血压正常而动态测量或家庭测量血压高于正常的患者。当诊室血压和诊室外血压均正常称之为“真正正常血压”,当二者均异常时称之为“持续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中,高诊室血压与低诊室外血压的差异被称为“白大衣效应”,虽然发生机制不明,但考虑主要与患者在医护人员测量血压过程中产生的警觉反应和压力反射有关[82]。
虽然“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这两个词最初适用于没有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但现在它们也用来描述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诊室内外的血压差异,其中隐匿的未控制的高血压(masked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MUCH)是诊室血压控制但家庭或动态血压升高;白大衣未控制高血压(white-coat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WUCH)是诊室血压升高,但家庭或动态血压控制;持续未控制高血压(sustained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SUCH)[84]是指诊室和家庭或动态血压均未控制。
白大衣效应用来描述未接受和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中,高的诊室血压(治疗或未治疗)和低的家庭或动态血压之间的差异。
尽管不同研究间患病率有所不同,白大衣高血压在诊室高血压人群中多达30%-40%(老老龄患者中多达50%)。年长、女性和不吸烟者更常见。若重复测量诊室血压,或医生不参与血压测量及患者存在靶器官损伤(HMOD),则白大衣高血压患病率较低。白大衣效应存在于所有级别的高血压(包括顽固性高血压),在Ⅰ级高血压中的患病率最高。白大衣高血压的HMOD发病率低于持续性高血压。最新的研究表明,白大衣高血压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也低于持续性高血压。相反,与真正正常血压相比,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肾上腺素能活性增加[87],代谢危险因素的患病率更高,无症状的心脏和血管损害更常见,新发糖尿病以及进展为持续性高血压及合并左心室肥厚的风险更大[82]。此外,尽管白大衣高血压定义非诊室血压正常,但其血压水平往往高于真正正常血压人群,这可以解释最近研究显示的即使调整人口特征和代谢危险因素后,白大衣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长期风险仍增加[85-86,88-89],其临床效应不应忽视[68]。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老龄患者如合并白大衣高血压则心血管风险更高[91]。应通过反复诊室和诊室外血压测量来明确白大衣高血压诊断,并深入评估其危险因素和HMOD。动态血压监测和诊室血压监测均被推荐用于明确白大衣高血压诊断,因为动态血压监测和诊室血压监测均正常的患者中,CV风险似乎较低(接近持续血压正常)[82];治疗注意事项详见第8.4节。
隐匿性高血压在正常诊室血压的人群中发病率为15%[17]。青年、男性、吸烟、高水平体育活动、饮酒、焦虑和工作压力大的人群患病率更高。此外肥胖、糖尿病、慢性肾病、高血压家族史、诊室血压正常高值人群患病率亦高[17]。隐匿性高血压与血脂异常、血糖异常、HMOD[92]及肾上腺素能激活有关,并增加糖尿病和持续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Meta分析和最近的研究表明[68],与正常血压相比,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更高,接近或大于持续性高血压[68,93-96]。研究还发现隐匿性高血压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和肾脏事件的风险,尤其是夜间血压升高的患者。
4.8 高血压筛查
高血压一般无症状,主要通过基层血压普查或随机血压筛查方才知晓。基层血压普查时,超过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12,98]。发达国家及不发达国家高血压知晓率均很低。
所有的成年人医疗信息均应包含血压记录,且做到人人皆知自身血压。依据其血压水平决定血压随访间隔。对理想诊室血压(<120/80 mmHg)的健康人,至少每5年应重新测量血压一次,必要时可缩短测量间隔。血压正常(120-129/ 80-84 mmHg)人群,至少每3年应该重新测量血压一次。血压正常高值(130-139/ 85-89 mmHg)人群,应该每年记录他们的血压,因为血压正常高值进展至高血压的风险高。上述建议亦适用于隐匿性高血压的监测。
血压并不稳定,因此高血压的诊断并不能依据一次随访中的单次血压测量,除非血压明显升高(例如3级高血压)和有明确的HMOD证据(例如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伴渗出和出血,或左心室肥厚,或血管或肾损害)。除此之外,所有患者均应多次在诊室内重复测量血压,以确定血压是否持续升高,并作为临床实践及随机对照试验中血压分级的依据。随访次数及随访间隔取决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高血压越严重,随访次数越多,随访间隔越短。依据血压升高的严重程度及是否伴发心血管疾病或HMOD证据决定随访次数及随访间隔,如2级及以上高血压患者需数天至数周随访一次,而1级高血压患者,特别是低风险且未合并HMOD,可数月随访一次。对血压评估中,通常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和常规筛选试验(见第3节)。
如果测量符合规范且花费适宜,指南还支持使用诊室外血压测量(即HBPM或ABPM)作为重复诊室血压测量诊断高血压的替代方法(图2)[99]。这种方法可提供重要的补充临床信息,例如识别白大衣性高血压(参见4.7.1节),特别是那些诊室血压确定患有1级高血压但没有HMOD或心血管疾病[100]证据的人(表11)。识别隐匿性高血压存在一定的挑战(见4.7.2节)。在正常血压高值人群中,隐匿性高血压的可能性更大。应该考虑诊室外血压测定排除隐匿性高血压(见表8)。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应考虑诊室外血压测定(见第4.10节和表11)。
图2 高血压筛查及诊断
ABPM:动态血压监测, HBPM:家庭血压监测
越来越多的机构采用诊室外血压测量尤其是HBPM和ABPM诊断高血压。如前所述,诊室外血压可提供重要的补充信息。诊室外血压测量的临床适应证见表11。采用家庭血压监测,能调动患者积极性,提高治疗依从性,更好的控制血压[61,101-102]。随着家庭血压监测设备的可操作性增加和成本降低,越来越多的患者可能会选择家庭血压监测。
表11 家庭血压监测或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适应证
值得注意的是,动态和静态运动时血压升高以收缩压为著[103],无创方法只能准确测量收缩压。目前专家仍未对运动中的正常血压反应达成共识。运动中收缩压增加与运动前静息血压、年龄、动脉僵硬和腹部肥胖有关,女性患者比男性和不健康人群更为明显。有证据表明,运动时血压的过度升高,可不依赖静息血压,预测高血压的发生[104]。然而,由于包括缺乏标准化的方法和定义等各种限制,不建议将运动试验作为常规高血压评估的一部分。除非存在严重的高血压如3级高血压。无论是否治疗,不应劝阻高血压患者或运动员进行常规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因为有氧运动被认为是能降低血压的生活方式改变部分(见第7.4.1)。
有证据表明血压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增加,海拔超过2000米开始升高,海拔3000米以上尤其明显,可能与交感神经激活等一系列因素有关。高血压2级和高心血管危险患者在进入高海拔(>2500米)前后应测量血压。适当药物治疗的高血压1级患者可以进入更高的海拔(>4000米);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患者(3级)应避免进入高海拔地区[105]。
通过各种技术帮助及使用专用算法,据外周血压测定计算中心动脉压[106-107]。一些研究和荟萃分析显示,中心动脉压可预测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抗高血压药物对中心动脉压及外周动脉压的影响存在差异[108]。中心动脉压的其他预测价值尚不明确[109]。青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能是一个特例,其外周动脉压相对于正常的中心动脉压不成比例地升高,常见于部分患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年轻男性,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是否比其外周血动脉压值所对应的风险更低。
血压测量
ABPM:动态血压监测,HBPM:家庭血压监测。
a推荐级别
b证据级别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医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