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检查内容
解剖组织:韧带、肌腱、神经、骨、软骨、滑膜、关节液
病理表现:损伤(肌腱韧带断裂、骨挫伤、骨髓水肿、软骨损伤);肿瘤
MRI的模式:
MRI序列选择:T1、T2、PD、脂肪抑制、水抑制
平扫、增强、血管成像、水抑制、脂肪抑制、水成像、扩散成像
MRI角度选择: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任意斜切面扫描成像
压水像(即FLAIR),T2基础上把水信号变为低信号。
压脂像(即FS/STIR),把脂肪的高信号压低。【2】
韧带撕裂的MRI表现
急性韧带撕裂:
韧带的形态、信号变化(原发征象)
连续性中断
附着处分离
增粗伴T2WI韧带内信号升高--提示水肿或出血
邻近组织改变(继发征象)
关节腔积液
邻近软组织肿胀、关节腔液体渗入邻近软组织(水肿)
骨挫伤
慢性韧带撕裂:
继发征象消失
韧带增粗/变细,伸长、呈波浪状轮廓(韧带正常的条纹样信
号消失,提示瘢痕形成、滑膜增生等)
特殊表现
1、跟腓韧带(20℅)和前胫腓韧带在正常人有时不能看见。
2、不能看见三角韧带则强烈提示损伤。
3、正常韧带有时表现为striated,最常见于后距腓韧带,后胫腓韧带和三角韧带的深部纤维。
4、正常后距腓韧带的上缘可以表现为irregular and fray。
下胫腓韧带复合体
1、前下胫腓韧带(AITF):胫骨外前面走向腓骨前表面,向外下走行,下部纤维长于上部纤维,Weakest。
2、PITF:胫骨外后面走向腓骨后表面,向上向内走行。
3、横胫腓韧带(TTF):PITF的最下部分,胫骨外后面走向外踝窝的上部,位于胫骨后缘下方,与距骨后缘相接。
4、骨间韧带:骨间膜的最下部分,三角形的粗短纤维,从胫骨斜下走向腓骨。
外侧副韧带
1、 跟腓韧带: Long and rounded。与关节囊不融合,但是与腓骨长短肌肌腱关系密切。
2、前距腓韧带:外踝前缘向内向前走向距骨外侧,weakest,足中立位时水平走行。与关节囊融合,因此损伤必然同时损伤关节囊。
3、后距腓韧带:与关节囊融合,strongest,水平走行。有时可见一小束斜向上方走向内踝,称为后踝间韧带或tibial slip。
三角韧带
深层
防止距骨外移
胫距前韧带深层,Deep anterior tibiotalar ligament(ATTL)
胫距后韧带深层:粗厚(条纹状),Deep posterior tibiotalar ligament(PTTL)
浅层
胫舟韧带(tibionavicular lig.):薄
胫跟韧带(tibiocalcaneal lig.):薄,基本呈垂直走行
胫跳跃韧带(tibiospring lig.)
胫距后韧带(posterior tibiotalar lig.)浅层
作者:程瑞林
来源:山东足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