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的降压药
目前临床使用的降压药有6类,分别为:α受体阻断剂、普利类、沙坦类、β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和利尿剂,除α受体阻断剂外,其他5类都是一线降压药。
根据药物进入临床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1、利尿剂
代表药物有:氢氯噻嗪和噻嗪样利尿剂吲达帕胺。此类药物主要通过排钠来降压。
优势为:作用较缓、降压平稳,对高血压合并水肿、心衰者疗效更满意。
劣势为:降压作用较弱,长期使用有低血钾的风险,影响血糖、血脂、血尿酸的代谢,容易诱发痛风。
2、β-受体阻断剂
代表药物有:第二代的倍他乐克(美托洛尔)、康忻(比索洛尔)和第三代的阿尔马尔(阿罗洛尔)等。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来降压,第三代还有血管扩张作用。
优势为: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治疗心律失常,可降低心力衰竭的总体死亡率。对以舒张压(低压)高为主的高血压,对焦虑症引起的高血压以及精神因素占主导的高血压有较好的效果。
劣势为: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
3、钙通道阻滞剂(钙拮抗剂)
俗称地平类降压药,代表药有第二代的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第三代的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等。此类药主要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直接扩张血管,降低心肌氧耗量而降压。
优势为:降压作用强,安全,可用于所有的病例,慢性肾衰竭也可以使用,而且降压的同时有心脑等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
劣势为:面色潮红,头痛,脚踝部水肿,牙龈增生,体位性低血压等。第一代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片因为诱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甚至猝死而被禁止。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俗称普利类降压药,代表药洛丁新(贝那普利)、蒙诺(福辛普利),其它还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此类药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来降压。
优势为:降尿蛋白,延缓肾损害(保肾),是肾脏病和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不影响性功能,对血尿酸、血脂、血糖的代谢有益处。
劣势为:干咳,一些人常常因为干咳而停药;血钾升高,血肌酐升高,对胎儿有影响。禁用于孕妇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
5、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俗称沙坦类降压药,代表药代文(缬沙坦)、必洛斯(坎地沙坦)、安博维(厄贝沙坦)、美卡素(替米沙坦)、科素亚(氯沙坦)等。此类药主要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来降压。
优势为:具有普利类降压药的所有优势,但没有干咳的副作用。
劣势为:与普利类降压药相似。
二、什么是理想的降压药?
1、降压效果好:能够有效的控制血压;
2、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能预防和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等并发症,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
3、降压平稳:药效维持时间长,降压平稳。每天一次服药,服用方便,易为病人接受和坚持;
4、安全:不良反应很少,对肝、肾无损害;
5、使治疗者有良好的生活质量;
6、价格适宜:疗效/费用比值高;
7、不影响其他病的治疗:不影响血脂、血糖、血尿酸的代谢。
根据以上原则,5类一线降压药都是比较理想的降压药,尤其是钙拮抗剂、普利类和沙坦类降压药,更是降压治疗的“主力军”。
三、怎样选择联合应用?
1、降血压为什么要联合用药?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钠摄入过多,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肾素激活、血管紧张素II增多等多种机制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单一用药只能阻断一个机制,很难达到降压效果,而且增加剂量疗效增加不明显,副作用却明显增加。
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2、如果选择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的原则:同类药不能联合使用;沙坦类和普利类不能联合使用;疗效接近的两类药不建议联合使用。
降压药的选择有一定的规律,比如年轻人高血压精神因素占主导,交感神经活跃,可选择对交感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的沙坦类、普利类或者β受体阻断剂;糖尿病人和慢性肾脏病人首选沙坦类和普利类降压药,目的是肾脏保护作用;老年人可首选钙拮抗剂和利尿剂;焦虑症首选β受体阻断剂等。但是,涉及到某一位患者的用药,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003年欧洲高血压协会曾提供了一个联合治疗的药物搭配图(见图)。
理想的联合药物有:
①、利尿剂+沙坦类:体内钠离子浓度对沙坦类降压药的疗效影响很大,钠离子含量越高,沙坦的疗效越差。利尿剂通过排钠而增加沙坦的疗效。此外,利尿剂还可以降低沙坦的高血钾风险,沙坦降低利尿剂对血糖、血脂、血尿酸代谢的不良反应。
因二者的搭配比较完美,目前几家制药公司将二者制成固定的复合片剂,比如缬沙坦氢氯噻嗪、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氯沙坦氢氯噻嗪等。
②、利尿剂+普利类:和利尿剂+沙坦类的搭配机理相似。
③、利尿剂+钙拮抗剂:第二代地平类有钠水潴留、水肿的副作用,利尿剂可以减轻这个副作用。
④、钙拮抗剂+普利类:两个不同的降压机制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两类药可分别自由组合。
⑤、沙坦类+钙拮抗剂:两个不同的降压机制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两类药可分别自由组合,对许多难治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⑥、钙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一些钙拮抗剂具有面色潮红、心率增快等交感神经兴奋的副作用,β受体阻断剂可以抵消这些副作用。
以上是两药联合,如果血压控制仍不达标,还可以三药联合使用,尤其是沙坦类+钙拮抗剂+利尿剂三药联合,常见的高血压基本上都能很好控制。
不少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上会「听别人说」,会有「自己的看法」。可是这些看法中,很多是错误的,不利于血压的控制。
下面带大家来认识使用降压药的几个常见误区,看看自己和身边的朋友是不是也有这些问题。
不愿意过早服药?
正确做法:越早治疗,获益越大
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用得太早,时间长了就没效果,现在症状不重就不用药。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而且十分危险。
大部分患者发现高血压时,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已经不能将血压降到正常了,需要药物降压。越早开始规范的药物治疗,获益越大。
要知道,高血压的主要危害是不知不觉中损伤全身大小血管,进一步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血压越早得到控制,就能更好地保护血管、预防器官损害。等到有脏器损害、出现明显症状时再用药,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血压正常了就停药?
正确做法:坚持用药,保持血压稳定
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了下来,就认为不需要再吃药了。
这是非常有害的。
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综合控制,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用降压药。自行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而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更严重。何时能减药,如何减量,都需要专业医生来评估。
过分依赖药物?
正确做法:坚持健康生活
有患者只是吃药降压,不注意调整自身生活方式,依旧大吃大喝、抽烟喝酒。
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二者缺一不可。吸烟、过量饮酒、高盐膳食、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如果不做调整,再好的药也难有良效。很多人服药后降压效果不好,正是这个原因。
只服药不看效果?
正确做法:定期监测血压
有些患者觉得老测血压太麻烦,不关注自己的血压值。
这样难以做到血压长期平稳达标。
降压强调个体化用药,要求患者坚持定期测量和记录血压,掌握用药与血压变化的关系,从而了解多大剂量或怎样联合用药才适合自己。
自行购买药物服用?
正确做法:用药需专业医生指导
听别人推荐「偏方」,偏信广告中的「神药」;觉得只有贵的药才是好药;看别人吃什么药好使,自己也跟着用……
这些做法都是盲目的,也不安全。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降压原理各不相同,有相应的适用人群,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医生在选择降压药时,会了解患者有没有其他疾病或异常,结合患者的血压水平,选择能既有效降压、又对患者无不良影响的药物。
所以,吃什么药这种事,还是交给医生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