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抑郁的流行病学
冠心病是全世界残疾和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而抑郁和焦虑增加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抑郁、焦虑和心理障碍在冠心病患者中很常见,抑郁症状的患病率为20-50%,重度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29%。严重抑郁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影响了大约10%的人群,并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增长。
此外,冠心病与抑郁风险增加也有关。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在冠心病患者中,抑郁患病率为15%-30%,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两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年轻女性影响更大。冠脉病变程度越高,风险越大。而大约45%的人患有焦虑症,焦虑被认为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后(MI)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可能是由心率和心律失常频率的增加引起的。
冠心病抑郁和利钠肽的关系
ANP和BNP是由心脏、心房和心室在拉伸时分泌的神经激素。有利尿,降低血压和心脏前后负荷的作用。ANP和BNP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类似焦虑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来实现的,这也减少了垂体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和交感神经张力。
乳酸引起的恐慌症发作伴随着ANP的分泌而增加。而ANP预处理可减轻胆囊收缩素四肽(CCK-4)诱发的恐慌症状。此外,血浆前列腺素(ProANP)呈独立的阴性相关。与具有生物活性的BNP相对应的是无活性的NT-proBNP。均由利钠肽前体降解而来, 但是(NT-proANP/NT-proBNP),由于其半衰期较长,通常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血浆利钠肽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最新研究
1.以往关于利钠肽与焦虑的关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ro-ANP上,而NT-proBNP与焦虑之间的联系已在两份出版物中报道过。1.2009年在班基尔和他的同事的一项小样本研究中,85名诊断CAD患者焦虑症和NT-proBNP没有明显的关联。
2.2015年,Meyer等人发现在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或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因素中,NT-proBNP与(广义)焦虑的自评症状之间存在较弱的负相关关系。目前对ANP有多项研究,但NT-proBNP与焦虑的关系研究较少,最近哥廷根大学医学中心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系Fangauf S V等人进行大型多中心临床试验(2018年),对529例年龄18-75岁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50%),至少轻度抑郁的患者(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抑郁评分为≥8)进行了基于NT-proBNP和心理测量学评定。并排除标准为严重心力衰竭(LVEF<20%或NYHAⅣ级),严重抑郁发作(DSM-IV(SCID)标准)。
多中心逐步心理治疗干预降低冠心病风险(SPIR-CAD)试验。采用标准化的焦虑、抑郁、应对疾病、精疲力竭、D型人格和生活质量的标准化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分析各心理量表的回归模型显示NT-proBNP与焦虑、抑郁、精疲力竭、抑郁应对和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
此外,NT-proBNP水平较高的患者,尽管身体机能较差,但身体疼痛较少,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线性回归调整年龄,性别,身体功能(短期健康调查[SF-36])显示NT-proBNP是所有测试患者心理社会状况的重要预测指标。这些结果表明,NT-proBNP不仅与轻度至中度抑郁型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且与较好的心理社会状况和心理状态呈正相关。
结论
总之,钠尿肽水平与抑郁症状与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联系在以前的几项研究中都有报道,Murberg等人(1997年)在Zung抑郁量表上发现119例心力衰竭患者的前ANP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但无明显相关性。Herrmann-lingen等人(2003年)研究发现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pro-ANP与抑郁和心力衰竭呈正相关。Pedro Zuzarte等人(2018年)研究表明NT-proBNP可能是潜在的EF降低的HF患者抑郁、疾病进展和死亡率的生物标记物。Fangauf S V等人研究结果表明,BNP和ANP一样,可能具有抗焦虑作用。
此外,BNP与冠心病患者身心健康相关,包括抑郁、应对疾病和生活质量。BNP具有更普遍的压力缓冲功能,最终保护心脏不受体液超载的影响,也不受过度的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影响,可能还能保护心脏免受心理社会困扰,其可使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但Fangauf S V等人研究参与者大多是患有冠心病的男性德国白人,并至少有轻微的抑郁症症状。因此,这些结果对于女性或其他种族和种族,对于非抑郁的冠心病患者,以及那些患有非抑郁性冠心病的患者来说,都是不能准确概括。
[1] Fangauf S V, Herbeck Belnap B, Meyer T, et al. Associations of NT-proBNP and parameters of mental health in depress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J].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18,96:188-194.
[2] Vaccarino V, Badimon L, Bremner JD, et al. Depres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2018 ESC position paper of the working group of coronary pathophysiology and microcirculation develop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ESC Committee for Practice Guidelines[J]. Eur Heart J, 2019 Jan 28.
[3] Zuzarte P, Scola G, Duong A, et al. NT-proBNP is a potential mediator between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2018,10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