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的:
了解踝关节成像的Ottowa规则
使用系统方法评估骨骼X光片
了解良好的射线照相定位的重要性
描述踝关节解剖学
了解可能导致的损伤机制和可能的骨折/脱位
识别踝关节周围各个骨骼不太常见的骨折
了解韦伯分类
准确描述脱位和相关骨折
了解常见的同名词
认识到潜在的韧带损伤
了解儿科Salter-Harris分类
识别正常变体及其意义(例如,附件小骨)
Ottawa规则:
当足踝损伤出现下列临床症状时,需要及时进行X线检查:
只有在“踝部区域”出现疼痛且任何这些发现时,才需要踝关节X线照片:
1、外踝后缘/尖端的骨压痛(6cm)。
2、内踝后缘/尖端的骨压痛(6cm)。
3、立即无力承受重量。
只有在“中足区”出现疼痛,需要足部X光片:
1、第5跖骨基部有骨压痛。
2、在舟骨压痛。
3、无力承受重量。
榫眼视图(Mortise view):
受伤踝的基本射线检查包括AP视图,榫眼视图和侧视图。榫眼视图是一个正位(AP)15-25°脚的内旋投照体位。技术专家将脚向内翻,直到外侧踝部与内侧踝骨处于相同的水平,此视图显示外侧和内侧关节空间。在正常的AP视图中,距骨与外侧踝的一部分重叠,从而遮蔽踝关节的外侧。
侧位片:
许多人认为,对于良好的侧向视图,远端腓骨应该在远端胫骨的中心。然而,由于腓骨位于更背部,腓骨应该突出远端胫骨的后部(箭头)。
侧位片的位置异常(Malpositioning):
侧位片位置不正,是踝部放射线摄影中最常见的错误。因为患者处于疼痛中,所以技术人员害怕让患者完全横向地转动脚踝。这是为什么我们错过这么多的踝骨骨折的原因之一。
下图CT显示大tertius骨折。由于侧位位置异常,在X线片中该骨折未被发现。
侧位片位置不正,造成骨折未被显示
下图是良好定位的侧位片,胫骨骨折是明显的(红色箭头)。这是在脚踝的x射线上看到的唯一的骨折,并且这个患者证明具有不稳定的Weber-C骨折并且进行手术。
踝关节附小骨:
未融合的二级骨化中心。这些是皮质骨质碎片,位于特征性的地方。不应该被误解为骨折; 如果不确定,请参考Keats Atlas of Normal Variants。一些较常见的小骨是:
Os subfibulare - 外踝尖端远端:
Os subtibiale - 远端内侧踝尖:
Os trigonum - 距骨后部:
由于脚踝是环形结构,如果看到一个移位的骨折,则应该寻找另一个, 第二次损伤可能不是骨折,而是韧带断裂,这可以通过扩大关节来证明。 绑定脚踝的主要韧带是:
1、内侧和外侧副韧带。 这些可能会在有或没有附着骨片的情况下破裂:
2、骨间韧带。在胫骨穹隆附近约1cm处,胫骨和腓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6mm来评估骨间韧带。 如果大于6mm,应怀疑破裂:
3、如果在看到明显的移位骨折,则需要小腿的全长x线片,以排除其他地方第二个骨折点。
内踝(移位明显)。
后踝(移位明显)。
或孤立的内侧关节间隙扩大。
第二损伤可能是近端腓骨骨折。 这被称为Maisonneuve骨折:
Weber 分类:
A | 横向踝骨折低于韧带联合的水平。 内踝骨折; 倾斜的(如果存在的话)。 |
B | 外侧踝骨折在韧带联合的水平,向近端运行。 内踝骨折; 横向。 或韧带撕裂。 |
C | 侧踝骨折起源于关节线近端。 内踝骨折; 横向。 或撕裂韧带。 |
除B或C外,可能是后踝骨折
骨骺损伤(epiphyseal injury)Salter-Harris分型:
第一型(Ⅰ型) 骨骺分离,分离一般发生在生长板的肥大层,故软骨的生长带留在骨骺一侧,所以多不引起生长障碍;婴幼儿骺板软骨层较宽,容易发生骨骺分离,据统计,占骨骺损伤的15.9%;唯一的x线征象是骨化中心移位,该型复位容易,预后良好;而股骨头骨骺分离由于骨骺动脉多被破坏,预后不佳。该型也可见于坏血病、佝偻病、骨髓炎和内分泌疾病所致的病理性损伤。
第二型(Ⅱ型) 骨骺分离伴干骺端骨折。该型损伤最多见,占骨骺损伤的48.2%,好发部位在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及胫骨远端。多发生在10一16岁的儿童,骨折线通过肥大并累及干骺端的一部分,骨折片呈三角形,在骨折端成角之凸侧有骨膜撕裂,而凹侧骨膜完整、复位容易,预后良好。
第三型(Ⅲ型) 骨骺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骨折线从关节面开始穿过骨骺,再平行横越部分骺板的肥大层。该型占骨骺损伤的4%。多发生在胫骨远端内侧或外侧和肱骨远端外侧。无移位关节面平整者预后良好,有移位者需切开复位内固定,—般移位超过2mm者既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证。
第四型(Ⅳ型) 骨骺和干骺端骨折。该型也较多见,仅次于第二型,占30.2%;骨折线呈斜形贯穿骨骺、骺板及干骺端,由于骨折线同过生长板全层,所以容易引起生长发育障碍和关节畸形,多见者为鱼尾状畸形。此型多见于10岁以下小儿的肱骨外髁及年龄较大儿童的胫骨远端,此型必须切开复位及内固定。
第五型(V型) 骺板挤压性损伤,少见,占骨骺损伤的1%。由于严重暴力损伤造成,相当于骺板软骨的压缩骨折,有学者指出此型损伤只发生在一个方向活动的关节,如膝关节和踝关节。由于软骨细胞严重损伤破坏或来自骨骺营养血管广泛损伤,导致骺板早闭和生长停止。逐渐出现骨骼变形和关节畸形 ,但早期X线表现常常为阴性结果,多在晚期发生生长障碍时才能作出诊断。
第六型(Ⅵ型)骺板边缘切削伤导致的软骨环(Ranvier)缺失;也可发生于股骨远端侧副韧带撕脱伤,由Rang补充的一种类型,多合并皮肤软组织损伤。
1型
2型
3型
4型
重要的是生长板骨折,因为如果遗漏和未治疗,生长板可能过早融合导致畸形。 随着分类从I增加到V,损伤的频率降低(I型和II型常见),但损伤的严重程度增加。
Toddler's 骨折:
婴幼儿胫骨远端轻微的无移位的斜行骨裂。好发于9个月到3岁的小孩,受伤后,小孩突然间跛行或单脚不愿负重。
距骨:
应仔细检查距骨穹顶,以发现关节表面轻微的压痕,或者小的分离碎片, 这是骨软骨骨折的证据。 可能是很轻微,经常被遗漏,但这种损伤具有临床意义:
特征性剥脱性骨软骨炎可见距骨内。 骨软骨炎剥离是指具有硬化边缘的关节下透明区,其中可见椭圆形骨段(缺血性坏死区域)。 这通常会产生类似于游离体的症状,因为松散的骨骼会逐渐分离。
距骨头部背面的撕脱是常见的,舟骨的背面也是如此:
下距骨脱位包括移位的舟状和跟骨关节脱位。 经常伴有距骨的头部/颈部骨折:
根骨:
非压缩性、撕脱性骨折是常见的,特别是在前跟骨韧带插入的跟骨前部。 这可以在踝关节侧位片上看到:
在踝关节伸肌的插入处,在AP踝关节或DP足部横向可见第二个常见撕脱部位:
从高处跌落后发生压缩性骨折。 只能通过评估Boehler的角度来识别细微的裂缝。跟骨结节关节角,即Bohler角,是跟骨结节上缘(跟骨结节与跟骨后关节突的连线)与跟距关节面(跟骨前后关节突连线)形成的夹角,正常大约30――45度的角。为跟距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 后方的角度应> 30度。 如果由于骨折导致骨骼变平,则该角度将减小至<30度。 如果嵌塞(硬化),还要评估小梁模式的证据:
本文来源:医疗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