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堵”这个词是一个贬义词,无论是谁遇到添堵的事都是郁闷的,但我今天要讲的是当你有房颤时“添堵”能救你的命!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我国房颤患者接近1000万例,其中8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超过30%。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极易形成左心房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导致重要脏器梗死,其中脑血管栓塞(即脑卒中,俗称中风)最为严重,房颤引发的中风30天内死亡率可达25%,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引起房颤卒中的血栓有90%来源于左心耳,左心耳也因此被称为“血栓之源”。这与左心耳解剖结构关系密切。左心耳位于左心房的右前方,形状类似小耳朵。当发生房颤时,由于心脏不规律的颤动,带来左心房内血流减慢,血液淤滞于左心耳内形成了血栓。当左心耳的血栓脱落进入血管中,很有可能随着血液进入脑部,阻塞脑部血液循环,引发脑卒中(中风)。
为了预防房颤卒中,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是房颤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然而,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脑血管栓塞,并且存在出血的风险。大多数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由于其抗凝效果容易受到食物和其它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不但需要频繁抽血监测INR值,还面临着很高的出血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给你的心“添堵”-左心耳封堵术应运而生,医生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到左心室的尖端,导管脱出、封堵器张开,封堵器像一把“小伞”一样将房颤患者血栓发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堵住,经过一段时间后心脏内皮细胞会覆盖封堵器表面,使左心耳完全闭合,不再与左心房相通。它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让房颤患者摆脱了长期服药,患者在手术后,可以只需服用阿司匹林,即“单抗”药物治疗,免去了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药物不耐受和高昂的经济负担等问题,也避免了抗凝药物需要经常性监测的麻烦,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都知道心内科医生就和管道工类似,经常去疏通血管、血运重建保护心肌,但很少有人知道我们也会去使用堵的办法去救治病人。而心脏就像祖国一样,国土是心肌、北京是窦房结、河流是冠脉这是何其的相似啊!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了启发。
其实疏与堵的方法在上古神话时代就有记载,《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意思就是:大水漫上天际,鲧盗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让祝融在羽山近郊杀死鲧。鲧的部落里分出了禹氏族,天帝就命令禹率部下铺填土壤平治洪水来安定九州。禹采用疏导法来治水,平定水患。这是有记载的第一次“疏堵之争”,“堵”的方法宣告失败。
到了现代医疗技术突飞猛进,我们心内科医生可以用“堵”的办法成功的预防了左心房血栓的形成,进而预防房颤卒中,拯救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这证明“堵”并非错误!而是要面对不同的情况疏堵结合方才适用!
参考文献
[1]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8,32(04):315-368.
[2] 朱璟晶,储慧民.左心耳封堵: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应用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05):633-635.
- END -
本文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