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其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及多种不良生活方式等,其中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内脏脂肪指数的增加,患病风险增加,且内脏型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可致糖、脂代谢异常。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其根据病因学证据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肥胖和超重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可加重胰岛素抵抗,并使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升高,且肥胖是糖尿病肾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致慢性肾脏病的恶化。
一.高血压合并肥胖的治疗药物
临床常用判断肥胖的指标为体重指数(BMI)和腰围。中国成年人正常BMI为18.5-23.9kg/m2,24-27.9kg/m2为超重,≥28kg/m2为肥胖;腰围≥90/85cm(男/女)可判定为腹型肥胖。高血压易患人群为超重(BMI24-27.9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腹型肥胖:腰围男≥90cm(2.7尺),女≥85cm(2.5尺)。
高血压合并肥胖的治疗药物可选用降压药物与减肥药物,控制体重能有效降血压。
1降压药物
目前降压药物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及复方制剂等。
常用降压药物及使用建议
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
可拮抗肾脏、血管、脂肪、心脏等脏器和组织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及降压,并改善胰岛素抵抗、激活代谢性核受体、改善糖代谢、减轻脂肪病变。ACEI/ARB是肥胖相关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或肥胖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首选用药。
2. 钙通道阻滞剂(CCB)
对糖脂代谢、肥胖无不良影响,但无明显减重作用。CCB可作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联合用药。
3. 利尿剂
①利尿剂可减轻钠水潴留和容量负荷。噻嗪类、袢类利尿剂可小剂量与其他降压药物联用。
②噻嗪类、袢类利尿剂可影响尿酸、糖脂代谢,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致低血钾、高尿酸血症和糖耐量异常。
4. β受体阻滞剂
①β受体阻滞剂可拮抗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可用于肥胖相关性高血压者合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明显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时,或存在交感激活及心率加快(合并严重肥胖的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者。
②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对糖脂代谢有不良影响,并有增重风险,不作为首选。兼具α、β受体双重阻断作用的卡维地洛、阿罗洛尔等对糖脂代谢的影响较小,肥胖相关性高血压者常有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可选有α、β受体阻断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
5. α受体阻滞剂
对血脂紊乱有改善作用,可用于肥胖相关性高血压者。注意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一般不作首选。
2减肥药物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者经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可考虑使用减肥药物。目前的减肥药物可能存在心血管病风险及其他不良反应,不宜作为常规使用。
其他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肠促胰素类药物(GLP-1激动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具一定的减肥、改善糖脂代谢及协同降压作用,可在合并肥胖的代谢相关性高血压中选用,但对合并糖尿病者需注意。美国FDA批准的减肥药物主要包括氯卡色林、芬特明/托吡酯、环丙甲羟二羟吗啡酮(纳曲酮)/安非他酮、利拉鲁肽、芬特明和奥利司他,高血压者禁用拟交感神经药物如芬特明和安非拉酮。
常见减肥及改善代谢的药物
二.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治疗药物
目前降糖药物主要包括口服类和注射类。
口服类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IV(DPP-4)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注射类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和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
降糖药物选用时,应优先考虑有利于减轻体重或对体重影响中性的药物,如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其中GLP-1受体激动剂可显著减轻体重,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既可减轻体重及减少内脏脂肪,并注意SGLT-2抑制剂可增加尿糖排出,会致代偿性的食欲旺盛,其减重作用需配合控制饮食等。对合并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的糖尿病者,应优先考虑使用兼具减轻体重和减少内脏脂肪的降糖药物。
需胰岛素治疗的T2DM合并肥胖者,建议联用至少一种其他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GLP-1受体激动剂、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等,以对抗胰岛素剂量过大诱发的体重增加,且因基础胰岛素增重效应小于预混胰岛素,建议优先使用。
体重控制仍不理想者,可短期或长期联用对糖代谢有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的减肥药物。
注:降糖同时增加体重的药物有胰岛素、磺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的增重效应呈剂量依赖性和个体差异性,噻唑烷二酮类可致水钠潴留而引起体重增加。
常用降糖药物对体重、内脏脂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5,9(1):10-11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1):5-6
3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7,9(7):28-99
4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3):212-219
5王勇等.2015年肥胖药物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6,19(5):497-499
6钱之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516-518
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6
8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6):481-490
9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综合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6,32(8):62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