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的专业性很强,近年来发展较快,手术较多,也增加了对药物的使用。临床用药须遵循“合法、合理、合情”原则。作为骨科医生,不仅要会做手术,必要时的药物治疗也是很重要的,在使用药物过程中,一定要牢记相关用法及注意事项。今天给大家分享骨科常用九类药品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目标:
骨科常用药物分类及代表药物;
-
代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常用药物:
抗生素
止痛药
消除水肿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
扩血管活血类药物
抗凝药
治疗骨质疏松药物
促进骨愈合药物
肌松药
(一)抗生素
喹诺酮类
氨基糖甙类
大环内酯类
青霉素类
头孢类
1.青霉素类
毒性低
过敏反应:药疹、皮炎、血清病、过敏性休克。
预防措施:
① 询问病史(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
② 皮试
③ 溶液现配(过敏原: 青霉噻唑蛋白、青霉烯酸);
④ 避免在饥饿时用药,注射后观察30分钟
准备抢救药物(肾上腺素、激素、抗H1-受体药等),处理:肾上腺素,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与青霉素有部分交叉过敏反应;
肾损害:主要为第一代头孢菌素;
凝血障碍:头孢呱酮、头孢孟多长期大量应用致低凝血酶原血症;
口服胃肠反应。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掌握需皮试的药物;
用药前需问过敏史;
宣教药物的副反应;
观察肾毒性。
3.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
【不良反应】
局部剌激
肝损害:尤其是酯化红霉素
耳毒性
心脏毒性:心律失常,可出现晕厥或猝死;
胃肠道反应,较常见;
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不宜肌注,静脉用药可致静脉炎,控制滴数,选择粗直静脉,浓度不超过0.1%;
关注肾、耳、心脏毒性;
不宜和胺茶碱类药物合用,以防茶碱浓度升高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4.氟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弱。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中枢反应:头痛、头晕,并可致精神症状;
可诱发癫痫,有癫痫病史者慎用;
可影响软骨发育;
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易致肝损害;
本类药物可能引起皮肤光敏反应。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控制滴数,选择粗直静脉,关注静脉炎;
18岁以下儿童慎用,关注患者年龄;
注意肝损害。
5.氨基糖甙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依替米星等。
【副反应】
耳毒性及前庭功能失调
肾毒性
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当出现神经肌肉麻痹时,可用钙剂或新斯的明治疗。
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皮疹等,口服本类药物可引起脂肪性腹泻。
皮试原则:
凡使用青霉素类、含酶抑制剂的ß-内酰胺复合制剂的均须作青霉素皮试;
曾发生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急性肺水肿、剥脱性皮炎的患者,禁作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皮试;
过敏体质、青霉素皮试阳性者,在接受头孢菌素注射剂治疗前,均应做原液皮试;
青霉素皮试阴性,以后在使用过程中却发生过敏者,禁作头孢菌素皮试。
药物说明书注明需皮试的药物;
头孢菌素类头孢米诺、头孢替安、头孢噻肟需要做药物原液皮试;
凡停用72h及以上者,均应重做药物过敏试验。
哪些药物还需做皮试?碘 、PPD、破伤风、维生素B1、泰能。哪些药物说明书需做皮试临床上未做?庆大霉素、降钙素。
(二)镇痛药
1.阿片类药物
【原理】
作用于细胞膜上的特定受体产生镇痛效应。阿片药物无天花板效应,应从最低剂量开始,之后缓慢增加剂量
【不良反应】
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胃肠道活动的抑制;
产生药物耐受和依赖。
药物过量及处理:
药物过量是引起呼吸抑制,并导致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
观察病人是否出现针尖样瞳孔、血压下降、肺水肿甚至惊厥;
给予监护、呼吸支持、液体治疗及反复进行纳洛酮拮抗。
2.中枢性止痛药—曲马多
适用于中度急慢性疼痛,术后痛、创伤痛、癌性痛、心脏病突发性痛、关节痛、神经痛及分娩痛。
【副作用】
偶有恶心、出汗、口干、眩晕、口麻、头痛、干呕、呕吐、便秘、胃肠道刺激症状和皮肤反应。大剂量使用时,则有呼吸抑制的可能性。
注意事项:
忌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酒精、催眠药、镇痛药或精神药物急性中毒者忌用;
长期应用可成瘾。
3.非甾体类镇痛药
【作用】
抑制环氧化酶(COX)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
【副反应】
消化道溃疡及出血、血小板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过敏反应等
作用特点:
无耐药性和依赖性;
具有天花板效应。
(三)消除水肿类药物
消脱止
甘露醇
1.消脱止
【作用机制】
减轻各种原因造成的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改善末梢循环,增加血液流量。
【副作用】
胃肠道反应。
注意事项:平素有胃肠疾患者,请于饭后服用。
2.甘露醇
【作用机制】
提高血浆渗透压而使组织脱水,在近端小管中造成高渗透压而产生利尿作用。
【副作用】
滴速过快,可有一过性头痛、眩晕、视力模糊、畏寒及注射部位轻度疼痛等,大剂量久用可有肾小管损害,个别有过敏反应。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快速滴注,选择粗直静脉,输注时切勿漏出血管,注射部位易发生坏死;
偶有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对症处理;
活动性颅内出血,不宜使用。因颅压下降,可诱发再出血;
长期使用时,要注意水、电解质紊乱;
使用前,注意有无结晶析出;
不宜加入血液或含电解质溶液中使用。
(四)激素类药物--甲强龙
【应用】
具有强力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及抗过敏作用。
【副作用】
消化性溃疡、血糖升高、精神异常、满月脸、多毛症、体液及电解质紊乱、颅内压升高等。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有无消化道溃疡、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甲强龙单独一路,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防止电解质紊乱 ,有排钾的作用,鼓励多进含钾丰富的食物;
经常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及时发现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五)扩血管活血类药物--血栓通
【功能主治】
具有止血、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和增强机体功能的作用。
【副作用】
偶见皮疹,停药后即消退。头晕头痛。
注意事项:
大剂量使用时,需观察血压变化,低血压者慎用;
不宜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混合使用。
(六)抗凝药
低分子肝素
利伐沙班
华法林
1.低分子肝素
【应用】
预防静脉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
【副作用】
少见血小板减少症、肝功异常,偶见注射部位出血及瘀斑。
注意事项:
术后4~6小时使用第一剂;
硬膜拔管后2小时才能注射;
注射后10~12才能拔硬膜管;
注射本品时应进行血小板计数监测。
2.利伐沙班(拜瑞妥)
通过直接抑制Xa因子,抑制凝血酶的产生和血栓形成;
口服,10mg QD;
无特异解毒剂,可用活性炭减少吸收;
无需监测;
术后6~10h开始使用;
硬膜外管拔除后6~10开始使用;
口服18小时后拔管。
3.华法林
【作用机制】
竞争性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抑制肝细胞中凝血因子的合成,具有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功能。
【副作用】
常见为出血,如鼻衄、齿龈出血、血尿、子宫出血、便血等。
药物过量治疗:维生素K1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每天同一时间给药,漏服需及时补服,不可双倍服药;
评估有无出血倾向,宣教预防出血措施,术后3日内活动性消化溃疡患者禁用;
监测凝血功能,INR控制在2.0-2.5,>3.0会增加出血风险;
减少服用含维生素K高的食物:芦笋、西兰花、芹菜等,以免引起PT水平不稳。
(七)治疗骨质疏松药物
阿仑膦酸钠片
密钙息
骨化三醇
碳酸钙
1.阿仑膦酸钠片—福善美
【应用】
适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以预防髋部和脊柱骨折。
【用法用量】
口服:70mg/次,1次/周,早餐前至少30分钟温开水送服。
【副作用】
腹痛、腹胀、腹泻、恶心、食管溃疡、头痛、骨骼肌疼痛。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食道动力障碍者如咽下困难、食管疾病、胃炎、十二指肠炎或溃疡的病人禁止服用;
用一大杯温开水送服 ,服药后至少30分钟才能进食;
在至少30分钟内及当天第一次进食之前不要躺卧;
不应咀嚼或吮吸药片,以防口咽部溃疡;
就寝前或清早起床前不要服用本药。
2.密钙息
针剂:降钙素
鼻喷剂:盖瑞宁
【应用】
对破骨细胞有急性抑制作用,迅速止骨疼痛、抑制骨溶解、促进钙固定。
【副作用】
恶心、呕吐、轻微脸部潮红且伴有热感,低血压、头晕,极少数病人会发生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
注意事项:
针剂及鼻喷剂应置于2~8℃保存 ;
有过敏史的病人,在使用密钙息治疗之前,应做皮试。
3.骨化三醇
【应用】
维生素D3的活性代谢物。具有促进小肠吸收钙并调节骨的无机盐等作用。
【副作用】
超剂量可引起高血钙综合症或钙中毒。
注意事项:
血清钙及磷酸盐的浓度必须定时测定;
服用本品时,不应同时服用其他维生素D制剂及其衍生物。
4.碳酸钙
【机制】
补钙剂,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
【副作用】
嗳气、便秘;
过量长期服用可引起胃酸分泌反跳性增高,并可发生高钙血症。
注意事项:
高钙血症、高尿血症、含钙肾结石或有肾结石病史者禁用;
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期间禁用。
(八)促进骨愈合药物
鹿瓜多肽
恒古骨伤愈合剂
1.鹿瓜多肽
【应用】
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折的早期愈合、骨关节炎、腰腿疼痛及创伤恢复等。
【副反应】
发热或皮疹
注意事项:静脉滴注给药时,宜单独使用,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滴注。
2.恒古骨伤愈合剂
【应用】
活血益气,补肝肾、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
【用法用量】
QOD服用,饭后1小时服。
【副作用】
口干、轻微头晕。
注意事项:
骨折需复位固定后再用药;
QOD服用,避免漏服
(九)肌松药—乙哌立松
【应用 】
改善颈肩臂综合症、肩周炎及腰痛症的肌紧张状态。
【副作用】
偶有休克、肝肾功能异常,发疹、瘙痒等皮肤症状,头痛、身体僵硬、四肢麻木、四肢发颤等精神神经症状,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尿闭、尿失禁等泌尿系统症状,颜面发烧、出汗等全身症状。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等有危险性的机械操作。
来源:本文为好医术作者综合整理,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