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并发症发生率并不高,随着医生不断的探索创新,器械的不断更新,技术的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然而世界上并没有绝对安全的手术,随着冠脉介入广泛的普及推广,PCI数量整体上升,并发症的发生数量反而是增多的。
介入并发症被喻为“导管室的噩梦”,如何将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需要从术前到术后,每一步都小心谨慎,更需要有足够的经验和认识,去预防、去处理。
1. 血管迷走反射:指由于神经反射引起的一系列异常,如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一过性脑供血不足等一系列症状体征。在心脏介入手术中多由于疼痛或巨大精神压力所致。常发生于局麻、动脉鞘植入或拔除,以及手动压迫止血时。因此对于高危患者需要予以关注,避免长时间饥饿、脱水等,焦虑者注意关怀,对于疼痛预防一定要在术前充分麻醉,选择最佳穿刺点。已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者给予阿托品静脉注射,顽固性心动过缓考虑临时起搏器。
2. 穿刺部位血管损伤:包括大血肿、腹膜后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大血管撕裂、外周血管闭塞、血栓生成等,可采用桡动脉入路减少上述并发症,但桡动脉入路可能出现神经损伤、前臂筋膜腔综合征等并发症。避免上述并发症,需要选择合适穿刺点,充分镇静,对于血肿、淤血加压包扎,前臂筋膜腔综合征穿刺减压等。一切预防重于治疗,出现后对症治疗。
3. 桡动脉痉挛:桡动脉入路现在应用越来越多,因其解剖等特点,容易发生痉挛。应激反应、反复桡动脉操作以及患者焦虑都会增加其发生率。为避免此类情况,首先在病人选择上需要找到适合桡动脉入路的患者,注意焦虑情绪的安抚,术前充分的镇静及规范麻醉,术中要轻柔操作,术者操作经验与其发生率呈反比。药物治疗:“桡动脉鸡尾酒”多是硝酸盐(严重主瓣狭窄禁用)。
4. 冠脉痉挛:器械操作引起的痉挛,在保留导丝的基础上撤出器械,给予抗痉挛药物(异搏定等)。术中可常规反复注射硝酸甘油预防,效果不佳可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上述仍然无效者,可应用乙酰胆碱类药物。
5. 冠脉闭塞:可能由夹层 、壁内血肿、支架内血栓、斑块和或嵴移位及支架结构压迫等因素所致 。重要血管闭塞会引起严重后果。预防注意操作轻柔,对于不同血管病变针对性预处理,如旋磨、抽吸、预扩张、充分抗栓等。一旦发生此时一定不能惊慌,尤其是出现血液动力学不稳的情况,更应沉稳操作,快速判断发生原因,对于血管撕裂夹层给予支架封闭;血栓形成可应用血栓抽吸;血栓脱落栓塞可以使用硝普钠、维拉帕米等扩血管;冠脉痉挛可应用硝酸甘油。分支闭塞多由于操作引起,应以预防为主,如导丝保护边支,支架后对吻等。
冠脉远端栓塞:血管中的斑块、脂质碎片、血栓栓子,甚至不慎推入血管的气泡,以及支架等接入器械脱载等原因落入冠脉远端引起。预防为操作轻柔小心,轻微栓塞常无症状;气体栓塞可被影像识别,如栓塞较大一般情况危急,可向冠脉内反复推注血液,尽快将气泡挤碎冲走;血栓性栓塞可应用GPIIb/IIIa拮抗剂,体积较大可行血栓抽吸;脱落的器械根据情况观察是否取出。如果各种措施无效,应尽快送外科治疗。
6. 冠脉夹层:除去患者自身原因,介入中的冠脉夹层需要注意由操作不当引起的夹层,其中医源性升主动脉A型夹层或主瓣损伤后果最为严重,可造成远端撕裂、心包压塞等情况。操作切忌暴力,尤其是对于复杂困难病变时需要应用直径大、硬的导丝等器械时,暴力注入造影剂也可能造成。治疗方案根据具体情况而不同,可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IVUS等影像学手段确认血管情况,局限性夹层多可以通过支架覆盖处理,如波及到主动脉瓣、出现心包压塞等情况,则需立即外科治疗。
7. 壁内血肿:由于自发性或医源性内膜破裂,血液进入中膜腔,血液无出口或出口较小,内膜向内移位;或滋养血管破裂,内膜无破口,血液在冠动血管壁中层、中外弹力膜之间集聚膨大形成。可应用IVUS、OCT等明确诊断,出现后考虑支架完全覆盖血肿或保守治疗等方案。
8. 支架内血栓形成:罕见而致命,有自身疾病引起的高危患者需要尤其注意,并注重术后复查。医源性因素有支架自身原因,支架贴壁不良,分叉病变、慢血流、夹层等原因。预防要平衡利弊后充分双抗,选择合适治疗方案,球囊、支架尺寸选择合适,避免支架贴壁不良,减少血管损伤。一旦怀疑血栓形成,应立即行冠脉造影,明确原因,可应用OCT、IVUS等手段帮助,血栓抽吸、准分子激光、球囊扩张、重新植入支架等手段,必要时外科治疗。
9. 冠脉穿孔:易发生于复杂钙化等病变,接受旋磨、旋切、TEC或激光成形术的患者,造影剂、血液会随冠脉撕裂口流至血管外。操作一定要轻柔小心,注意导丝(特别是硬导丝和超滑导丝)头端的情况,球囊、支架的尺寸不宜过大。一旦发生穿孔,对于血流动力不稳定、心包填塞者给予心包穿刺、必要时IABP等支持,如患者使用了肝素或Ⅱb/Ⅲa受体拮抗剂,给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必要时输血小板,如长时间球囊压迫不能封闭穿孔,根据情况应用覆膜支架、弹簧圈等手段封闭,否则送外科处理。
10. 慢血流/无复流:PCI术后,病变处无明显残余狭窄,也无夹层、痉挛、血栓等情况,但血流明显减慢,TIMI II级时称为慢血流,0-I级为无复流。可能原因为微血管痉挛,远端血管栓塞、再灌注损伤等,与临床情况、冠脉病变和介入操作有关。无复流表现及后果与冠脉急性闭塞类似,通常会发生即刻不良事件,处理措施包括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硝普钠、Ⅱb/Ⅲa受体拮抗剂等,同时给予IABP等循环支持。
11. 支架脱载:支架脱载的原因有:支架逃逸现象;支架通过支架时钢梁刮蹭、支架近端跟指引刮蹭翘起变形;以及未充分预扩张有关。想要预防应充分认识病变,运用好影像学手段,复杂病变充分预处理,遇到阻力不要强行推送等。支架脱载后可先用小球囊进入支架,低压力打起一点,尽量推到病变处释放,或直接就地释放,如果不行,可将其推到血管远端,必要时抓捕器取出。
13. 过敏反应:主要是对于造影剂过敏,其他包括鱼精蛋白、麻醉药物等过敏,术前应行过敏试验,对于过敏性体质之类的患者可提前给予皮质醇类药物。
14. 对比剂肾病:除外其他原因,使用对比剂后48-72小时内血肌酐上升25%或绝对值升高44.2umol/L。应仔细询问病史,了解其肾功能、以及除外其他危险因素,术中尽量减少对比剂用量,尽量使用等渗性单聚体对比剂,适当水化治疗。
15. 恶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早,室速、室颤等,是PCI致命性并发症。原因多种,如缺血性损伤,再灌注损伤,或病人自身原因,还有医源性原因,如操作过多,对比剂应用、空气栓塞、冠脉痉挛、夹层等。
16. 胸痛:胸痛可发生于冠脉介入全程,原因有很多,可能由空气栓塞,冠脉痉挛、术中夹层、血肿、动脉穿孔,边支闭塞、慢血流无复流、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具体可参照具体并发症给予处理。
18. 严重低血压:见于严重并发症、心衰、迷走反射、出血患者,预防见前文具体并发症,处理方式为纠正病因、给予多巴胺、输血等;
19. 脑卒中:发生率较低,一般影响较小,考虑与使用抗凝药物存在关系,也可由于操作者技术有关,另外有心梗后血栓脱落可能。
20. 肺水肿:是一种突发的致命性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包括心衰、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复杂病变、高龄。术中应注意患者心律、血压、血氧等监测,必要时给予吗啡、硝普钠同时半卧位降低充盈压,一旦出现呼吸衰竭,尽早进行气管插管。使用药物包括利尿剂、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剂,必要时IABP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