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固定应用于骨折内固定治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应该是创伤医生的拿手绝活了。完美打好髓内钉是骨科医生的必备技能,不同类型的髓内钉固定应用技巧各不相同。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详细的技巧说明书,值得学习借鉴!
(一)髓内钉种类
1.普通髓内钉(空心髓内钉):
- 远、近端加交锁螺钉 
- 骨-内植物紧密接触 
- 力学稳定性增加 
-  
                                     使用范围大 



2.不扩髓的交锁髓内钉(实心钉)
- 无凹槽 
- 抗扭曲强度好 
- 直径小 
- 对材料要求高 
- 适应骨形状能力降低 

(二)病理生理
1.扩髓髓内钉的病理生理
1)局部变化:
- 损伤内侧皮质血供(8~12W内恢复) 
- 增加术后感染危险性 
- 骨诱导作用? 
( 扩髓后的骨屑中有活力的细胞)
2)全身变化:
- 肺栓塞(易感性↑, 术中髓腔压力↑) 
- 凝血系统 
- 神经-内分泌系统 
- 炎症反应 
2.非扩髓髓内钉的病理生理
- 产热少 
- 内膜血供破坏少 
- 骨坏死少 
- 感染少 
- 钉直径对血供和力学参数影响不明显 
-  
                                    内侧皮质血供恢复快 

(三)胫骨髓内钉手术指征
1.实心钉:
- Gustilo Io、IIo开放Frx 
- 高能量不稳定闭合Frx 
- 髓腔小的粉碎Frx 
- 部分峡部远、近端Frx 
2.空心钉:
- 骨干的开放骨折 
- 骨干的闭合骨折 
- 部分峡部远、近端的骨折 
- 畸形愈合 
- 不愈合 
(四)股骨髓内钉手术指征
1.长或旋转不稳的干部骨折
2.多段骨折
3.粉碎骨折
4.骨折合并骨缺损
5.旋转不稳的近端或远端骨折
6.合并股骨颈的股骨干骨折
(五)手术技术
术前准备
1)特殊设备:
- 骨科床(牵引床)或标准透X光手术床 
- 牵开器 
-  
                                     影像增强仪 

2)术前内植物的正确选择:
- 髓内钉长度: 
- 髓内钉直径: 

3)术中内植物正确的抉择
- 髓内钉长度测定: 
- 据体表标记测长: 


(六)髓内钉的手术技术
1.选择正确的内植物
- 术中髓内钉的直径 
- 扩髓器头的直径 
2.多发骨折固定顺序
- 股骨 
- 胫骨 
- 骨盆或脊柱 
- 上肢 
3.体位

胫骨:标准手术床的体位

胫骨-牵引床上的体位

股骨-牵引床侧卧位

股骨-牵引床仰卧位

股骨-标准手术床侧卧位

股骨-标准床仰卧位
4.髓内钉插入技术
进针点入路
- 与髓腔纵轴在一直线上 
- 毋太靠近进针点 
- 长度适当: 
(进针点间接确认;不扩髓,不需要软组织保护)
股骨髓内钉插入技术
1)顺行股骨髓内钉进针点
部位:
- 梨状窝 
- 梨状窝后外侧 

2)顺行股骨髓内钉进针点的准备
- 髋关节屈曲内收 
- 大粗隆近端纵切口(不能太靠后) 
- 安放导针 
- 安放软组织保护挡板 

3)逆行股骨髓内钉进针点
- 屈膝30° 
- 导针长轴与股骨干远段髓腔方向一致 
- 经髌韧带通过保护套筒插入克氏针到远端股骨 
- 毋伤PCL起点 



胫骨髓内钉插入技术
1)顺行胫骨髓内钉进针点
- 在髓腔的中心线上 
- 胫骨平台前缘 
- 尽可能高 
- 不损伤平台 


2)顺行胫骨髓内钉进针点
- 最大限度屈膝 
- 切口胫骨结节-髌骨下极沿髓腔方向 
- 打开髓腔:导针与胫骨干纵轴矢状面呈15° 
-  
                                     影像增强仪检查位置 

5.扩髓技术
- 电动扩髓--新鲜骨折 
- 手动扩髓--陈旧骨折有假关节、髓腔内有硬化 
- 禁止血带充氣下扩髓--血液循环是最好的冷却剂 
6.复位技术
1)顺行股骨髓内钉
股骨骨折复位困难的原因:
- 软组织包裹厚不能直接到骨 
- 进针点不能直视 
- 髋关节内收→髂胫束紧张→骨折短缩 
2)胫骨骨折复位
- 手法复位 
- 绝大部分在皮下容易摸到 
- 稳定骨折-中段或远段A型和B型骨折 
- 斜形骨折-矫枉过正 
-  
                                     髓内钉→复位工具 
3)辅助复位措施
- 点状复位钳: 
- 大牵开器(支架): 

- 临时Schanz螺钉 
- Poller钉 


- 超宽止血带 
7.锁钉顺序
先远后近
优点:
- 便于回敲,骨折断端加压 
- 消除分离 
- 复位操作 
8.术中控制力线的技术(长度)
1)放射线估计(C型frx、部分A1frx、部分B1frx)
- 股骨: 
- 胫骨: 
9.术中控制力线的技术
- 冠状面--钢缆技术(cable technique) 
- 矢状面--侧位影像增强仪 

10.术中估计胫骨旋转的方法
1)临床评估:
- 术前:健侧髋、膝关节屈90°→肢体旋转 
- 术中:髓内钉植入→临时锁定→卸插入手柄→屈膝、足背屈→比双足位置、活动范围、对称性、旋转 
不准确!!
2)股骨旋转的X线征象
- 小粗隆形状 
- 皮质台阶征:通过近端和远端主要骨块的皮质厚度判断力线→横行、短斜形骨折 
- 直径差异征:骨直径是卵圆形节段,旋转畸形,远、近端骨折的横径在不同直径部位突出 

(七)延迟&不愈合手术的复位技术
1.延迟手术可能遇到的问题
- 轴向畸形(短缩、成角和或移位) 
- 肉芽组织长入 
- 早期骨痂 
- 骨折断端硬化,髓腔封闭 
- 骨质疏松 
2.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 扩髓器和髓内钉偏斜→髓内钉穿出皮质 
- 成角畸形→牵开器 
- 断端错位→Poller钉 钢板固定 
3.防止力线异常的方法
- 近段-进针点正确 
- 远端-髓内钉位于髓腔中心 
- 近端或远端干骺端骨折 


(八)固定技术/交锁
交锁钉:
- 扩髓髓内钉→建议锁钉 
- 非扩髓髓内钉→强制锁钉 
- 动力方式锁定→轴向加压;防止旋转 
远端锁钉:徒手或瞄准器技术
近端锁钉:瞄准器

锁钉数目:
远端≥ 2(股骨)或3(胫骨)枚
原因:
- 髓内钉和锁定间非紧密接触→活动→冠状面不稳或力线异常 
- 插入2或3枚螺钉,螺钉之间的不平行可减少这种活动。 

动力化:
部位:胫骨
时间:在第一次手术后2~3月
方法:近端2个锁钉拔出

髓内钉的禁忌症:
- 进针部位的感染 
- 髓腔内的感染 
- 钉道的感染或败血症 
- 多发损伤病人合并肺损伤的股骨干骨折 
-  
                                    干骺端的骨折 
来源:本文为好医术作者综合整理,仅用于学习交流,转载请标注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