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牙预备时保持清晰的引导深度标志,包括切缘,唇舌面,邻面:
牙面预备的深度决定了瓷层的厚度,同时也决定了修复体的形态和色泽。
2
各轴面形态及角度:
修复体的固位力主要来自于和基牙的摩擦力,不要误以为粘接剂的粘接性能起主要作用。因此,相对的轴面越接近平行,其固位力就越强,但理想的轴面是不能制作成完全平行的,因为涉及到就位和试戴等问题,因此轴面需要预备一定的聚合度,一般控制在大约6度左右就比较理想。
3
肩台的设计及预备
肩台的设计:
一般选择全瓷修复的患者往往都对美观有一定要求,因此临床上最多采用的是龈下肩台,但有些情况只能选择龈下肩台——如牙本质着色较深的四环素牙,牙髓坏死已久牙本质变色等情况;但如果患者基牙色泽正常,或是牙周条件差的情况,也可以考虑选择齐龈肩台,基牙色泽正常对于修复体颈缘颜色过渡有一定优势,齐龈肩台对牙周刺激相对(龈下设计)要小;龈上肩台一般针对牙颈部暴露过深或是牙周不太理想的情况,临床应用较少。
肩台的预备形态要求:
牙齿受力最大的部位是牙颈部,对于全瓷而言,其没有高强度的金属内冠作支撑,因此全瓷肩台的设计要比金属烤瓷要求高!
最好设计为360度连续的肩台,要有一定的宽度,并且内角要圆钝!
连续的肩台有利于均匀的设计瓷层各面的厚度,也有效的分散了修复体颈缘的应力,圆钝的内角有效的减少了基牙牙颈部的应力。
4
排龈线的选择,及排龈方式的设计
排龈线型号的选择:
单线一般用000,00;双线通常第一根用000,第二根则根据游离龈的情况选择0号,1号或2号。
带药和不带药排龈线的使用要点:
带药排龈线进入前时要保持干燥,这样有利于让其吸收龈沟内的渗出液,而取出时要先进行湿润,这样能够避免撕伤牙龈;不带药的排龈线可以配合专用的排龈液来使用。
单线/双线法排龈:
先理解一下排龈的前提——是要分离游离龈而不能破坏附着龈,而各人由于牙龈健康状况和附着形态的不同,其附着龈的深浅也有差异。
针对龈沟浅,游离龈薄而致密的情况应选择单线排龈,这种情况牙龈状况相对比较健康,如果强行压入第二根龈线可能对附着龈造成过大压力甚至损伤附着龈,因此可以不用双线排龈。
而对于游离龈位置较深,或牙周状况不是特别理想的情况应选择双线排龈,因为龈沟较深,单线无法有效的将其分离,这种情况需要在第一根细线之上压入第二根粗线。
备牙排龈和取模前排龈的区别:
备牙排龈可以在牙体预备之前,之中或之后进行,之前进行的特点是能够在牙体预备之前能清楚的判断肩台的位置,预备视野清晰可见,同时也避免了预备过程中车针伤及牙龈。
全瓷预备常用的肩台一般位于龈下0.3-0.5MM,这个深度通常恰好位于排龈后的齐龈缘位置。
备牙前排龈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排龈线压迫牙龈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对于多个牙需要同时预备,或预计预备时间较长的病例最好选择其他方式;备牙之中进行的排龈意义也在于肩台的预备,但其目的着重在于对已经初步成形的肩台进行修整,优点在于排龈线压迫牙龈的时间可以明显缩短;备牙之后进行排龈有两重作用,一方面是方便进行肩台最后的精修,另一方面是便于即刻进行精确印模;取模前的排龈即备牙后的排龈。
带线取模和不带线取模:
个人理解一方面和附着龈的深浅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和医生个人习惯有关。对于附着龈浅,不能将龈线完全包埋于肩台边缘以下的情况应当选择不带线排龈方法;对于附着龈深的情况,带线取模效果就会更理想。
但无论是哪种方式,在取出单线或双线中的粗线后,印模越早进行越好,因为一旦排龈线取出后,游离龈很快就会收缩和牙面贴近,也就导致龈沟不甚清晰,影响印模边缘清晰度!
另外注意几点:
排龈力度不可过大,为了避免伤及附着龈,力度控制在10克以内比较安全;排龈方向一般是从牙齿远中顺着近中方向环绕,顺着牙周韧带的走向进行环绕对附着龈也是一种保护。
5
如何在铸瓷,氧化铝,氧化锆之间引导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全瓷修复体
根据患者牙齿的情况及主观要求,选择合适的全瓷材料——铸瓷通透性在三者之间最好,氧化铝次之,氧化锆最差。而强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正好相反。
因此,对于前牙和单冠强度要求不高的可以优选选择铸瓷;对于基牙或对侧牙明度较低,或四环素牙等颜色较深的情况可以选择通透性不佳的氧化铝全瓷冠;三单位的前牙连冠可以选择氧化铝或易美三代铸瓷,而多单位或后牙连冠最好选择强度高的氧化锆。
6 氧化锆全瓷冠根据其特性对基牙预备的要求
基牙预备量的要求主要在于提供合适的厚度,保证瓷层的厚度和理想的颜色匹配;各轴面的预备的要求在于达到理想的固位力;目前一些资料反应氧化锆用于前牙美容修复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基牙预备量的要求相对比通常情况要多,从常理分析,强度高的氧化锆对基牙预备量应当要求相对较少,但同时存在另一个特点是氧化锆内冠通透性较差,因此需要足够的瓷层厚度进行颜色修饰。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望大家理性判断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