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剖学上看,胸椎具有比颈椎更宽、倾斜和更长的椎板,形成更宽的椎管。两侧椎板于后方中间汇合,形成细长的向下的棘突和重叠的椎弓。胸椎关节突关节朝向冠状面,上位椎的下关节突与下位椎上关节突重叠,就像屋顶上的瓦片一样,在胸腰椎交界处,它们倾向于矢状位。特别是黄韧带的大部分区域被椎板和上位椎的下关节突所覆盖。
T10-11黄韧带骨化最常见,因为此处张力最高。黄韧带骨化起源于黄韧带的囊状部分,延伸至椎板间隙部分,常延伸至硬膜侧,有时两侧骨化在中线汇合,形成结节样肿物并向近端进展。BE-PTD(biportal endoscopic technique for posterior thoracic decompression,胸椎后路双通道内镜下减压术)可以通过内窥镜显示黄韧带骨化的全部病变边界,实现胸椎黄韧带骨化的直接减压。下面我们介绍该技术:
适应症
根据CT和MR评估,减压手术的选择取决于黄韧带骨化的形态,分类如下:
CT轴位:A侧位型、B延长型、C扩大型、D融合型、E结节型
MR矢状位:圆型、喙型
1.考虑到融合型、结节型和喙型与硬脑膜粘连或骨化融合,由于技术困难和需要硬膜修补,不建议内镜手术;
2.同时,双轨征和逗号征预示硬膜钙化,也是不建议的;
麻醉,体位,手术切口
1.全麻,俯卧位;
2.C臂透视,两个独立的垂直手术切口分别在横突上边界上方和下方1cm处,距离后正中线1cm;
3.术中自动压力控制灌洗泵,压力控制在30mmHg;
4.软组织使用剥离子分离软组织,并且使用双极射频进行组织烧灼清理;
减压
1.内镜下显露上位椎下关节突及椎板,下位椎上关节突及椎板,以及黄韧带;
2.使用小头高速金刚石钻进行单侧椎板切开术,找到下位椎的上关节突;
3.为了确定黄韧带骨化病变,需要切除椎板和下关节突的较多部分,缺乏明显的解剖标志是减压困难的主要原因;然而,除非是融合型黄韧带骨化,大多数黄韧带骨化可以通过首先识别上关节突的内侧边界,并向近端扩大椎板及下关节突切除范围来识别;
椎板及部分内侧关节突关节切除术示意图。A黑线:上椎的下关节突边界;白线:下椎上关节突边界。B上椎骨下关节突部分切除。C识别下椎骨上关节突内侧边界,向近端方向的延伸椎板切除范围
黄韧带骨化的切除
1.显露脊髓背侧后,使用磨钻磨除骨化灶,直至边界清晰辨认,且薄如纸张;
2.骨化灶与硬膜粘连,需用剥离子小心分离,完全切除骨化灶直至硬膜搏动恢复;
3.通过使用骨蜡和自动压力灌洗装置控制出血,关闭切口前需要留置引流。
并发症
单纯内镜下椎板减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手术部位感染和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分别为18.4%、12.1%、5.8%和5.7%,可能需要转开式手术,导致预后不良。避免并发症的最重要策略是切除上关节突后,从下外侧至上内侧进行骨化切除,并确定所有黄韧带骨化病变的边界。
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在使用冲洗液作为介质的单轴内窥镜脊柱手术中,存在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潜在风险,即大量局部冲洗液可能进入硬膜外间隙,导致颅内压增高。但是,在通过两个独立手术口连续冲洗的情况下,与硬膜外腔相通的工作空间的实际压力低于冲洗液泵组压力,且不增加颅内压。
声明:本文来源虎虎脊柱文献,仅为交流学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望大家理性判断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