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是人体较大的负重关节,如踝关节疼痛,日常行走活动将受影响,对生活和工作也造成巨大困扰。然而,人们对于踝关节疼痛重视程度不够。及时的诊断正确处理,不仅可以减轻疼痛症状,还能避免踝关节进一步损伤。
本文总结了踝关节疼痛的5种常见原因,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认识踝关节疼痛。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损伤,占运动创伤的20%~40%,许多患者因踝关节扭伤后疼痛来就诊。踝关节扭伤可轻可重,轻度损伤表现为部分软组织损伤或韧带轻微损伤,严重者可合并骨折。若踝关节扭伤后,患者不能下地负重行走,需要及时就诊,排除骨折情况。
大部分踝关节扭伤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常用处理措施包括休息、冷敷、制动、抬高患肢等,必要时可口服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物对症治疗。当疼痛症状持续,经过3~4周保守治疗仍无效,需进一步检查,必要时手术。
上图为一名64岁老年女性患者,因右踝部扭伤就诊,行X线片检查示:右侧三踝骨折。
踝关节不稳
10%~40%的踝关节扭伤患者存在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情况,表现为踝关节疼痛、功能下降等。这类患者的踝关节内外翻试验或前后抽屉试验可出现阳性。
器质性慢性踝关节不稳,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Broström手术。应用关节镜Broström术可以很好地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疗效满意。
上图为一名15岁女性患者,因左踝部扭伤9个月就诊,行CT检查示:右侧距骨软骨损伤。
距骨软骨损伤
距骨软骨损伤是慢性踝关节疼痛常见原因之一,多发于热爱运动的年轻人。由于软骨组织愈合能力差,软骨损伤有不可逆的可能性,这是导致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高达50%的距骨软骨损伤患者会发生退行性改变。
首选治疗方式为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制动、药物对症治疗等,在非手术治疗患者中有45%~53%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微骨折手术、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以及基质诱导手术等。积极的有效治疗,可改善年轻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上图为一名22岁男性患者,因左后踝部疼痛2年,加重伴活动受限9个月就诊,行CT检查示:左侧距骨三角骨增生肥大,存在后方撞击。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是由于踝关节周围骨性组织或软组织撞击、挤压造成的踝关节疼痛。按照撞击部位,可分为踝关节前方撞击综合征和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踝关节前方撞击综合征疼痛点在踝关节前方,背伸踝关节症状加重;而后方撞击综合征疼痛点在后方,跖屈时可诱发疼痛。
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措施包括休息、制动、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等。如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手术治疗。与开放手术相比,关节镜下去除撞击诱因具有微创、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势。
上图为66岁女性患者,因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40年,加重1年就诊,行X线片检查示:踝关节炎伴距下关节炎。
踝关节炎
踝关节炎可分为骨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创伤性关节炎多有外伤史。踝关节炎主要表现为踝关节肿胀、疼痛和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出现踝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对于终末期踝关节炎患者来说,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的金标准。近年来,踝关节置换术也在临床上得到一定应用。踝关节融合术能缓解疼痛症状,但丧失了功能活动;踝关节置换术保留了踝关节的一定活动功能,但以牺牲自己踝关节为代价,且手术花费高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