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和高血压关系密切,一方面,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脏病,称高血压肾病,另一方面,慢性肾脏病可引起高血压,称肾性高血压。但无论哪种情况,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会加重肾损害,加速肾衰竭,并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而控制血压达标可延缓肾损害,预防尿毒症的发生,并可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所以说,控制血压是对慢性肾脏病的有效治疗措施,应贯穿于慢性肾脏病治疗的始终。
近日,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发布了《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年版)》,我在此对如何选择降压药的内容做一个解读。
01
控制血压是对慢性肾脏病的有效治疗
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患者进展到尿毒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慢性肾病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慢性肾脏病患者降压的目的是,通过控制血压,延缓肾功能进展,预防尿毒症的发生,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卒中)等并发症,降低死亡风险,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所以说,降压治疗是慢性肾脏病的有效治疗措施。
02
慢性肾脏病高血压的启动降压时机和血压控制目标
1、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降压治疗启动时机
建议对无蛋白尿的患者,当血压≥140/90 mmHg时就应该启动降压治疗;对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压≥130/80 mmHg时,就应该启动降压治疗。
2、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的血压控制目标
普通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的总体降压目标为 < 140/90 mmHg,有尿蛋白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 ≥ 30 mg/d),如果能耐受,应把血压控制在< 130/80 mmHg以下。
3、特殊人群的血压控制目标
(1)老年肾脏病患者:65~79岁者,血压 ≥ 140/90 mmHg开始降压治疗,血压控制目标为 < 140/90 mmHg,有蛋白尿者降至130/80 mmHg左右;80岁以上者,血压 ≥ 150/90 mmHg,开始降压治疗,血压控制目标为 < 150/90 mmHg,如能耐受,可将血压控制于 < 140/90 mmHg。
(2)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诊室透析前血压60岁以下< 140/90 mmHg,60岁及以上< 160/90 mmHg。
(3)腹膜透析患者:持续控制血压 < 140/90 mmHg。
(4)肾移植受者:合并高血压的肾移植受者,收缩压持续 ≥ 130 mmHg和(或)舒张压 ≥ 80 mmHg需启动降压治疗;无论有无白蛋白尿,血压均应 < 130/80 mmHg。
03
慢性肾脏病人降压药的选择
肾脏病人可选择的降压药一共有6类:
1、沙坦类降压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因药名中带“沙坦”二字,故名沙坦类降压药,其中包括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
2、普利类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因药名中带“普利”二字,故名普利类降压药。
上述两类药都是通过干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发挥降压作用,除了降压之外,都具有降尿蛋白、延缓肾损害、降低尿毒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等作用,并且这些肾脏保护作用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钾等,如果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超过30%,需减量或停止使用。
禁忌证都是双侧肾动脉狭窄、孤立肾伴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妊娠等,如果没有禁忌症,这两类药都可作为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治疗的首选用药,但二者不能联合使用,只能选择其一。
3、地平类降压药:钙拮抗剂,因药名中带“地平”二字,故名地平类降压药。肾功能对用药无影响,可用于重度肾衰患者,但禁用于Ⅱ°~Ⅲ°房室传导阻滞的高血压患者,相对禁用于心力衰竭的患者。
4、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噻嗪样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袢利尿剂(如呋塞米)、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等。
5、洛尔类:β受体阻滞剂,因药名中带“洛尔”二字,故名洛尔类降压药。主要副作用是心率减慢,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力衰竭和外周血管病患者应禁用或慎用β受体阻滞剂。
6、唑嗪类:α受体阻滞剂,因药名中带“唑嗪”二字,故名唑嗪类降压药。主要副作用是体位性低血压、眩晕、乏力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嗜睡。
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降压药选药原则:
1、首选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首选就是首先选择,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比如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怀孕等,就应该使用。这两类药不能合用,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有尿蛋白的肾脏病患者,即使没有高血压,如果血压能耐受,也应该选择使用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
2、如果沙坦类或者普利类不能把血压控制达标,应该联合地平类或者利尿剂,比如说沙坦类联合地平类,或者沙坦类联合利尿剂。
3、如果两个药联合还不能达标,应该三药联合,比如沙坦类联合地平类和利尿剂。
4、如果三药联合还不能控制达标,在三药的基础上,联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或者洛尔类,或者唑嗪类。
5、特殊情况,比如心率增快、心衰或者怀孕的患者要使用洛尔类。
最后强调,降压是对肾脏病的有效治疗,科学选择降压药,既可以预防肾衰竭,又可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
声明:本文来源于体外诊断联盟,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违规,请立即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