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曲度测量方法
颈椎曲度变化能够反映颈椎整体功能的变化,颈椎曲度的异常往往是颈椎退变最常见和最先出现的影像学特征之一。
准确地测量和分析颈椎曲度能够为颈椎疾病的早期诊断、术前及术后评估、颈椎生物力学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如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选用的颈椎曲度测量方法也不一致。
临床上常用的矢状面颈椎曲度测量方法可以归类为基于距离和基于角度两类方法。本文总结了临床6种常用的颈椎曲度测量方法:
(1) Borden法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图1),自C2(枢椎)齿状突后上缘到C7椎体后下缘作一直线为A线,沿颈椎各椎体后缘作一弧线为B线,在A、B 线间最宽处的垂直横交线为C线,即为颈椎生理曲度深度(弧弦距)。
图1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较好地避免椎体退变带来的影响。缺点在于人体骨骼差异、成像设备参数不同等因素会影响其可靠性;不能反映节段性曲度变化;椎体后下缘的确定易受骨赘影响,椎体后缘的理想拟合弧线较难得到。
(2)颈椎曲度指数法(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 是Borden法的改善(图2),作C2与C7颈椎椎体后下缘连线为 A线,C3~C6 各椎体后下缘到A线的垂线分别为a1、a2、a3、a4,若C3~C6的后下缘位于A线的背项侧,a值记作负值,CCI则是a1~a4之和与A值的百分比[CCI=(a1+a2+a3+a4)/A×100%]。
图2
该方法的优点是以比值的形式避免了个体骨骼差异带来的误差。缺点在于当曲度变直或呈S形时,可靠性降低;椎体后下缘的确定易受骨赘影响产生误差。
(3)Cobb法是常用的颈椎曲度测量方法之一(图3、4),已成为在矢状X 射线图中测量脊柱后凸和脊柱前凸曲度的标准。作椎体C2下缘垂线和椎体C7上缘垂线,形成的锐角即为Cobb角。
① C1-C7 Cobb角(图3):作C1前结节中心点与后弓最窄处连线及C7下椎板的延长线,再作这两条已知线的垂线,其相交所成的锐角则为Cobb角。
图3
② C2-C7 Cobb角(图4):作C2与C7两椎体下终板的延长线,再作这两条已知线的垂线,相交所成的锐角则为Cobb角。
图4
该方法优点是可以观察全颈椎曲度,缺点在于椎体下缘并不是理想化的直线,导致其测量易受主观经验影响,误差较大。
(4)椎体质心测量颈椎前凸 (Vertebral Centroid Measurement Cervical Lordosis,CCL)(图5),C3~C7椎体的对角线交点称为椎体质心,分别将C3、C6和C7椎体质心记作点a、b和c,作C2椎体下缘中点A,连线Aa与bc相交构成的锐角即为CCL角。
图5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直观了解颈椎姿势,兼顾局部曲度变化,便于早期发现颈椎姿势异常。缺点在于需要先将椎体从图像中分割出来,并找到质心所在位置,这一步花费时间较长,导致其在临床上的运用较少。
(5)Harrison法,又称椎体后缘切线夹角法(图6、图7)
① (图6)通过每个椎体的后缘切线测量相邻椎体间的节段曲度,即相对旋转角(RRA)。
② (图7)作C2及C7椎体后缘的平行线 , 其相交所成的锐角为颈椎角(CSA)。
图6
图7
作者 | 甘肃省中医院 张万乾
审阅 | 甘肃省中医院 王想福
声明:本文由供稿单位《脊柱e学》提供,授权本平台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