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高血压(paroxysmal hypertension),也称阵发性高血压,是指突发性血压明显升高,短期内收缩>20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110mmHg,伴随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胸痛、出汗、恶心、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甚至濒死感。也称为一过性高血压、高血压风暴等,这些名称未准确反映其特点。
01
发病原因与机制
大多数发作性高血压的患者,病因尚不清楚。下面是可能的发病原因。
02
临床特点
发作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特征如下:
①女性多见,常在无征兆情况下,突发性血压升高;发作频率从1次/d至1次/月,持续时间数分钟至几天;发作时收缩压>200mm Hg,舒张压>110mm Hg。
②血压升高伴随临床症状,包括胸痛、眩晕、头痛、出汗、恶心、心悸、呼吸困难、乏力,部分患者有濒死感,与嗜铬细胞瘤发作相似。一般在原发病治疗得到缓解后血压也恢复至正常范围。
03
诊断标准
发作性高血压尚无统一诊断标准,根据其发作特点,作出排除性诊断:
①通常状态下,未服降压药,血压在正常范围,无特殊临床表现,发作时血压可达240/140mm Hg,伴严重不适,甚至濒死感。本身有高血压,突然出现血压急剧升高,部分专家认为仍属于发作性高血压,但尚未有统一观点。
②多数严重发作性高血压患者,仔细追问患者病史,大多数长期或近期有情绪或精神方面改变,如有受虐或严重心理创伤史,不良生活习惯等,这些诱因可致发作性高血压。
③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筛查嗜铬细胞瘤,文献报道,血浆3-甲氧基肾上腺素联合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在诊断嗜铬细胞瘤时灵敏度达98%,特异度达90%。精神紧张、压力负荷过重或部分药物可能升高血儿茶酚胺水平。
④在积极寻找相关继发性因素时,往往有其他系统器质性或非器质性疾病,如部分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般相关疾病去除后血压可恢复正常。
04
治疗方法
发作性高血压治疗,不仅仅是降压治疗,而应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合适的干预。
目前对于发作性高血压治疗无指南可循。严重的发作性高血压,可以促发心血管病事件,需要及时和有效的处置。通常的做法是在急性血压升高时,予以抗高血压药(如哌唑嗪、β受体阻滞剂及其联合应用)。在血压得到控制后,有时并不需要长期服用抗高血压药,而要密切观察。
①去除诱因及原发病
已经知道,发作性高血压可由其他疾病或诱因导致,所以首要的治疗方式是去除一些情绪及精神诱因;发现有其他系统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一般治疗原发病后或原发病很好控制后血压恢复正常。
②手术方式干预
发作性高血压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有关。当血压发作性升高时,交感神经被激活,兴奋性增高。一篇研究报道,发作性高血压可通过肾交感神经消融术来达到治疗效果,但其普遍性未得到证实。
③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包括心理疏导、心理药物。抑郁本身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运用心理学干预,在治疗中渐受重视。患者可通过自我心理暗示(如稳定呼吸),症状很快减轻甚至消失;另外,通过正规心理治疗也有疗效。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治疗遵循患者自愿原则,否则适得其反,甚至加重病情。另有研究表明,音乐治疗对发作性高血压有一定疗效。
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起效较快,快速阻断患者发作,可替代或联合可乐定等抗高血压药物。抗抑郁、抗焦虑药物也可试用于治疗发作性高血压,抗抑郁药在治疗恐慌症时,2周内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疗效显著,可用于预防发作性高血压,但应注意其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预防发作性高血压,很多患者拒绝服用抗抗抑郁药,不能长期坚持,而停药后再次发作血压升高。部分发作性高血压,特别合并功能受损者,可先启动抗抑郁治疗,在血压及临床症状控制后,部分受损的功能是可以逆转的。
④行为干预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使患者信任医生,向医生倾诉情感上的不快、心理想法、某些隐私;医务人员应做很好的倾听者,为患者保守隐私,有利于发现亚临床心理障碍患者,及时采取相关措施,然后向患者传递有关病情暗示。
⑤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突发性严重血压升高可增加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其危险事件发生率相对较低。极度血压升高时,可考虑静脉给药降压,如普萘洛尔、硝普钠;血压升高不显著者,可口服降压药物,如可乐定、比索洛尔。部分降压药具有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无法预测,如口服拉贝洛尔有一定风险。焦虑患者在发作高血压时,可单独或联用抗高血压药物如可乐定。
无论α或β受体阻滞剂,均不能降低交感神经调节系统对血压的反应。然而α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也许提供了一个良好治疗方法,该法能降低血压升高峰值。严重高血压发作时,可根据心率来指导用药方法及剂量,心率过快时,β受体阻滞剂加量;心率不快者,考虑增加α受体阻滞剂剂量。在发作间期血压正常时,无需服用降压药物。
05
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临床实践中,上述方法均存一些问题。
①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对发作性高血压的疗效不佳,血压正常期间限制降压药应用。此外,降压药物并不能防止血压升高反复发作。
②抗抑郁药存在的问题是,一些患者拒绝使用,且部分抗抑郁药的安全血药浓度较窄,不适合广泛应用。无论症状严重与否,部分患者认为,用了此类药物,就说明存在精神疾病。另一些患者因其症状严重勉强接受。
③心理与行为干预存在的问题:部分伪嗜铬细胞瘤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高血压临床表现。医患关系不畅,患者很少主动将自己的情感告知医生,心理干预难以实施。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陶宇,仅用于学习交流,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