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最常见的眼底病之一,常见的诱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通常情况下,尤其是主干阻塞,90%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有人把50岁以下的病人列入“年轻型”。事实上,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以及心理压力增大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医生们已经注意到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正在悄悄地向着年轻化方向发展。不过,由于年龄跨度的原因,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临床转归还是有些不一样。
今天这个话题,是从RVO病人的激光会诊开始的。也就是说,需不需要激光的问题。临床上,是否进行激光治疗,有它自己的“游戏规则”,换句话来说,是要首先通过眼部检查和影像解读,看看是不是激光的适应症。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一个激光斑打下去,这个激光部位的视网膜视觉神经元,就会不可逆地永远消失了。
目前,临床使用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分类,是根据眼底静脉阻塞的解剖部位来划分的: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
视网膜半侧静脉阻塞(hemi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HRVO)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
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acular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macular BRVO)
视网膜半侧静脉阻塞的英文表达方式是hemi-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简称HRVO,关于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我相信在理解上不会有任何问题,但hemi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实际上却不是纯粹的英文构词成分。
比如说这个术语的词头(prefix),所谓的“词头”,位于某一词的前头,它对整个词词义具有强烈的修饰作用,比如眼科常用的hyper和hypo。荧光造影时,几乎离不开强荧光和弱荧光这2个术语,英文分别是hyperfluorescence和hypofluorescence,这里的hyper和hypo的不同,整个词义便表达了截然相反的意思。在hemi-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这个术语中,hemi来自希腊语,在希腊语中是”一半“的意思,这种不同语言成分组合到一起,是有严格的医学术语构成和造词规则要求的。
视网膜半侧静脉阻塞,从一个大概的意思上说,是指阻塞的部位以水平缝为分水岭,或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以此来区分其它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比如,在直观上,当出血遍布整个视网膜时,就会让人想到CRVO;当出血局限在视网膜某个象限时,就会让人想到BRVO;当出血仅仅局限于黄斑时,就会让人想到macular BRVO。
相对于CRVO、BRVO来说,HRVO比较少见一些,发病率大约在6.4%左右。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半侧“这样一个特殊表现形式,有人认为,大约有20%眼视网膜静脉分成上下2支,直到穿过筛板后才汇合成中央支。这使得视网膜的出血局限在眼底的上半部或下半部,不会超越水平缝。但是,当出血和水肿发生在视盘及中心凹处时,可以有限地超越水平缝。
首先,视网膜半侧静脉阻塞也存在一个缺血型和非缺血型问题,原则上,非缺血型RVO不需要激光治疗干预。
对于缺血型RVO来说,是否需要激光有2个必须评价的指标,即无灌注区面积的大小和是否有新生血管形成。近年,由于抗VEGF治疗方法进入临床,以往的而且正在临床使用的激光准则正在面临挑战,实际上,尽管医生们在绝大程度上仍在遵守这些适应症标准,但不同的医生确实在进行着个体化治疗的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假如需要激光,即便是一个成功的激光治疗,通常也不能在6周内看到光凝的效果。这一点很重要,一方面是激光医生自己应当具备这样的常识,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焦虑地期待激光效果的病人来说,也应提前做好心理科普。
无论如何,由于视网膜光凝治疗是一种损伤性治疗技术,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尽可能不要去做。打个比方,只是当病情把患者和医生都逼上了激光这个独木桥时,才可以在严格遵守适应症的前提下进行激光。
年轻型视网膜半侧静脉阻塞,耐心的定期观察和对应性治疗十分重要。可能是年龄的原因,有的病人具有很强的康复能力。
我对一位36岁女性患者进行了3个多月的定期观察,最初,由于严重的CME进行了1次抗VEGF治疗,然后辅以口服药物,CME未见复发。接下来的任务是观察是否有无灌注区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截止到现在,除了仍有小片的出血没有吸收,其它逐渐呈现稳定恢复状态。OCTA和FFA影像,下部视盘,发生了明显的代偿性变化,出现了在形态上有别于侧支的旁路血管。双眼矫正视力1.0。
硬性渗出和棉絮斑是RVO的常见表现,但我们知道,二者具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且在视网膜的层次分布也完全不一样。这位病人,在3个多月的观察过程中,位于外网状层的脂质沉积也出现了明显的吸收。
来源:本文内容转载自“王富彬眼科”,仅作观点分享。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