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hn和Schneider于1956年首次提出颈椎泪滴骨折,定义为椎体前后角骨折。但枢椎泪滴型骨折较少见,仅占颈椎骨折的1~3%。损伤机制为过伸或过屈。小泪滴骨折可以保守处理,但大泪滴骨折由于椎间盘损伤和不稳定仍需手术治疗。由于枢椎的特殊解剖结构,骨折的取出导致局部不稳定。因此,手术策略对于恢复稳定性和颈椎定位至关重要。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枢椎泪滴骨折的损伤机制是过伸性的,但也有人认为是过伸和过屈混合因素所致。关于枢椎泪滴骨折的治疗报道较少。骨折的大小和位置不同,椎间盘损伤程度不同,局部不稳定不同,患者是否需要手术,哪种手术入路更好,存在争议。
“巨大的”泪滴骨折的定义是模糊的,还没有作者给出它的确切定义。但从临床经验来看,如果骨折线在矢状面超过枢椎终板的一半,它被认为是“巨大的”骨折,因为它会导致严重的C2/3椎间盘损伤,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后屈伸位片可见明显C2/3不稳。枢椎的前-下角是前纵韧带的深层粘连,在损伤过程中被破坏。同时C2/3椎间盘也受到损伤。枢椎前-下角的三角形突起对颈椎的屈伸运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骨折较大时,由于前纵韧带牵拉而向前倾斜,导致枢椎的骨支撑力不足。因此,当前纵韧带或C2/3椎间盘损伤,或骨折骨巨大时,视为不稳定泪滴骨折。所以手术是必要的。通常选择前路手术是因为前柱和中柱可以通过C2/3椎间盘切除融合重建,恢复上颈椎的稳定性和序列。
枢椎泪滴骨折的治疗策略在文献中有所不同。小泪滴骨折建议保守治疗。但对于巨大的泪滴型骨折,后路手术因创伤小、神经并发症少而得到部分研究者的认可。但由于前、中柱的重建和椎间高度的恢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前路手术。然而,什么是小和巨大骨折的分界点以决定哪种方法导致更好的临床结果仍然是不清楚的。可靠的植骨融合是重要的,但这一技术问题在以前的文献中未被提及。
由于特殊的枢椎解剖结构,当巨大的骨折被移除时,需要适当的植骨来填补局部的缺损。该文作者将缺损打磨,使缺损形成梯形。采用自行设计的三皮质梯形髂骨植入缺损处,由于纵向支撑,植骨牢固卡于C2/3椎间隙内。恢复正常的椎间高度和上颈椎序列。中期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Spine (Phila Pa 1976). 2015 Nov;40(22):E1187-9
声明:本文转载于<Spine Surgery>,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