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是由神经纤维构成的,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绕在其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的一部分组成的。属于胶质细胞的施万细胞的突起包绕神经元轴突形成具有同心圆板层结构的髓鞘,髓鞘有一定绝缘、支撑作用,保证轴突高速传导电信号,根据神经纤维是否具有髓鞘可分为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
脊神经是指与脊髓相连的外周神经,共有31对,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后支、脊膜支(窦椎神经)和交通支,含有躯体感觉、躯体运动和自主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除了有施万细胞构成的神经膜和髓鞘外,还有结缔组织包绕形成神经内膜,其内含有纤维样基质和成纤维细胞。许多条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其外由较为细密的一层结缔组织包绕,称为神经束膜,神经束膜一般含有15-20层细胞,是代谢活跃的弥散屏障。
粗细不等的神经束集中构成神经,其外包绕一层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的神经外膜,神经外膜中有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脂肪、淋巴管、血管、神经(即为神经的神经)。
在周围神经的结缔组织(神经外膜)中有神经组织的存在。这些神经的神经也称为神经鞘神经。神经的神经功能有保证神经内在的敏感性,即可以调控外来的机械刺激(如神经卡压)和自身的代谢营养。
脊神经根是指外周神经连接脊髓的部分,有些神经根形成神经丛(颈丛、臂丛等)发出周围神经,可形成单一神经根支配多个外周神经,如正中神经从C6~T1神经根发出,因此,若单个神经根受压可能导致多个周围神经感觉和运动障碍。
神经根包括腹侧束和背侧束,从相邻椎体间孔发出而形成脊神经。人体有31对脊神经,颈神经(C)8对,胸神经(T)12对,腰神经(L)5对,骶神经(S)5对,尾神经(Co)1对。
脊神经的分布节段性较为明显,每个脊神经根支配相对固定的皮肤感觉(皮节),肌肉运动(肌节),深层软组织(骨节)。
同一个(腹侧)神经根支配的一组肌肉称为肌节。刺激(常见脊柱关节突关节损伤)运动(腹侧)神经根会诱发肌节痛,症状为特定肌肉的深层剧痛,还有可能发生该神经根支配区域的肌力减弱。
骨节是指同一脊神经根支配的深层组织(骨膜、筋膜、韧带、关节囊)。牵涉痛源自深层躯体组织的疼痛通常以“骨节”的特定模式延续至其他区域,牵涉的程度取决于对组织的刺激强度。当某个骨节的某一组织受到刺激时,该骨节支配的其他部位甚至所有组织也会感到疼痛。
背根神经节是感觉神经细胞聚集的部位,通常位于椎间孔和椎间盘附近,其对受力十分敏感,因此可以通过反射活动造成肌肉的持续收缩。同时背根神经节为疼痛的主要来源,这种疼痛称为神经根性疼痛。
C1~C4的定位诊断非常困难,但要注意C4神经根是膈肌的主要支配神经(膈神经)。
C5神经根支配三角肌和肱二头肌,肌肉检查最为方便。三角肌几乎全部由C5神经根支配,肱二头肌则为C5和C6神经根共同支配,因此,肱二头肌肌肉检查可能会因为C5和C6神经根的叠加效应而显得较为模糊。
腕伸肌群与肱二头肌均非单独由C6神经支配,腕伸肌群由部分C6和部分C7神经根支配 ;图纠正:图中感觉C6和C8调换位置,下文同样
肱三头肌、腕屈肌和指伸肌主要由C7支配,但部分亦可由C8支配。
T1与C8神经平面的运动和感觉相似,两者均无特征性反射测试。
腹直肌由T5~T12神经的前支分段支配,脐是T10和T11神经支配的分割点。
没有针对每条神经根的特殊检查,下肢的肌肉检查通常包括髂腰肌(T12、 L1、L2、L3)、股四头肌(L2、L3、L4)、和内收肌群(L2、L3、L4) 。
胫骨前肌主要由L4( 腓深神经)神经支配,同时也接受L5神经的支配。
S2、S3神经支配足内在肌,尽管缺乏有效单独检查这些肌肉的方法,患者出现足趾蜷曲时应考虑足内在肌失神经支配的可能。膀胱亦由S2~ S4支配,因此影响足的神经疾病可同时影响膀胱功能。
牵涉痛分为内脏牵涉痛和躯体牵涉痛;其机制之一是脊髓的节段性。
内脏牵涉痛是指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的现象,称为牵涉痛。
它是疼痛的一种类型,表现为患者感到身体体表某处有明显痛感,而该处并无实际损伤。如心脏病变可造成胸前区和左侧上肢内侧的疼痛。
内脏牵涉痛是由于有病变的内脏神经纤维与体表某处的神经纤维会合于同一脊髓段,来自内脏的传入神经纤维除经脊髓上达大脑皮质,反应内脏疼痛外,还会影响同一脊髓段的体表神经纤维,传导和扩散到相应的体表部位,而引起疼痛。
心肌缺血或梗死:常感到心前区、左肩、左臂尺侧或左颈部体表发生疼痛;
躯体牵涉疼痛是由刺激支配椎体及其附件的传入纤维的神经末梢引起的,而牵涉部位的传入纤维不受病灶刺激。
伤害性刺激除了引起疼痛外,还会导致牵涉痛,可延伸至躯体远处。公认的牵涉痛机制的是“汇聚理论”或“易化理论”,即病变区域神经纤维与所感知疼痛部位的神经纤维汇聚于同一脊髓节段。
在大部分病例,平片、CT或MRI不能明确躯体性牵涉痛的病因。如果病人为躯体性牵涉痛,而影像学发现的退行性改变,如椎间盘膨出、可能的神经根受压对诊断并不重要,但如果将躯体性牵涉痛误诊为根性痛,则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手术。
躯体牵涉痛不涉及神经根,而是因为软组织损伤刺激到神经末梢,然后牵涉到其他部位,因此,躯体性牵涉痛不涉及神经损伤,因此不应该出现神经症状或体征,更不会出现痛觉过敏或异常性疼痛;主要症状为为钝痛、隐痛,疼痛广泛,难以定位具体位置。
神经根性痛是由神经根或背根节的异位放电所引发的疼痛。颈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可刺激激惹到神经根。
根性痛不是由于伤害性刺激引起,而是由于受影响的神经根异位放电导致。这种疼痛一般为锐痛、放电样疼痛。
神经根病是指脊神经或其分支轴突传导阻滞而导致的一种异常神经功能状态。当感觉神经纤维被阻滞,麻木或感觉异常产生;当运动神经纤维被阻滞,无力出现。与此同时,感觉或运动神经纤维被阻滞,会引起反射减退或消失。麻木是按照皮节分布,而无力是按照肌节分布。
声明:本文转载于<疼痛康复研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