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课程第二讲
现代单髁置换术适应证:年轻患者
概述
年轻患者通常定义为≤60岁,目前该年龄组患者的UKA治疗仍存在争议;年轻人对术后恢复工作和高强度的运动愿望强烈,需要保持良好关节的功能;
相对于老年患者,年轻患者预期寿命更长,而且更具活力,假体寿命将经历更大考验;
UKA能显著改善60岁以下患者的膝关节功能,10年假体生存率86%-96.5%,15年高达94.8%;
UKR与TKR 一样存在失败翻修问题,失败的UKR可以通过初次TKR翻修,相对简单,而且这种翻修的结果比TKR翻修效果好;
活动或固定垫片假体均适用于年轻患者。活动量大,需经常下蹲或下跪,活动垫片脱位及磨损的风险仍然存在,建议选用固定垫片UKA假体。
精选文献
文献1
340例UKA患者,平均年龄46.5岁(29-50岁),平均随访6.1年(2-13年),术后AKSS临床和功能评分显著改善;
以全因翻修手术为终点,6年生存率为96%,10年生存率为86%;
结论: 对于50岁以下的患者,UKA可考虑作为一种治疗选择。
文献2
术后功能评分显著改善,OKS从术前的26.7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40.9,AKSS-O从48.3增加到 87.8,ROM从118°增加 125°;
以与假体相关的翻修为终点,UKA术后6.5年生存率为96.6%,10年生存率为91.7%;
结论: UKA显著改善50岁以下患者膝关节功能,并有效疼痛缓解。
文献3
55岁及以下的患者和56岁及以上的患者在OKS(18±16 VS 20±8),KSKS(84±16 vs 79±21), PCS(47±10 vs 48 ±11)和MCS(52±12 vs 51±12)均无差异;
患者在10年随访中全因翻修率相似(0.96;95%CI,0.91-1.00),没有差异;
结论: 与55岁以上患者比较,55岁以下患者10年随访功能结果,生活质量和假体生存率没有差异。
文献4
1000例UKA患者,分成年龄<60岁和>60岁两组,其中年龄<60岁占25%,平均年龄为54岁(33-60岁);
10年随访时,<60岁的患者AKS功能评分、OKS评分和Tegner活动度评分明显优于>60岁的患者;
两组患者的失败时间、失败机制以及15年生存率没有差异(94.8% vs 91.3%);
结论: UKA手术适应证应按照Goodfellow提出的基于疾病的病理解剖学而定,不支持Kozzin和Scot倡导的禁忌症。
文献5
平均年龄54.2岁,平均随访时间12.1年。AKSS-O和AKSS-F分别从术前52.8±8.4和56.6±10.6提高到85.4+9.1分和84.7+10.4;
以假体翻修为终点的10年生存率为92.8%, 与Price等报道的≥60岁患者10年生存率相似(91%);
结论: UKA可作为治疗60岁以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文献6
Kaplan Meier生存分析采用全因翻修作为终点,年龄<60岁患者5年生存率为97%;
对侧间室进展性OA是一种相关的失败模式,但大多数翻修由不明原因疼痛引起,没有发现松动或磨损;
结论: 年轻活跃年龄<60岁的患者5年假体生存率和患者满意度高,UKA是一个可靠的选择。
文献7
UKA患者平均手术年龄为60.6岁,平均随访时间为53.4个月;
根据Tegner和Lysholm评分,UKA患者术后的活动水平和膝关节功能显著增加;
结论: 无论是活动平台UKA,还是固定平台UKA术后,患者均能够恢复体力活动。
文献8
对于终末期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使用UKA是否有最低年龄限制?
在终末期单室OA患者中, 55%的外科医生对于使用UKA没有最低年龄限制;
3%的外科医生最低年龄限制在30岁;
14%的外科医生最低年龄限制在40岁;
18%的外科医生认为应该在50岁以上的患者中使用,只有3%的外科医生考虑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才使用UKA;
结论: 专家高度一致认为UKA没有年龄和体重的限制。
病例分享
病例1:52岁(AMOA)
术前 2023年9月6日
术后一年 2024年10月12日
术后一年 2024年10月12日
病例2:32岁(17岁半月板切除)
术前2021年12月22日
术前2021年12月22日
病理学改变(PLOA)2021年12月23日
术后1年
2021年12月27日
术后3年
2024年12月25日
术后3年 2024年12月25日
病例3:33岁(创伤性OA)
术前2015年3月23日
术后2年 2017年3月31日
术后2年 2017年3月31日
病例4:55岁(AMOA)
术前2023年3月8号
术后2月 2024年1月31(左侧);术后10月(右侧)
术后半年2024年4月24(左侧 );术后一年(右侧)
病例5:56岁(AMOA)
术前 2023年10月9日
术后半年 2024年4月17日
术后1年 2024年10月23日
术后1年 2024年10月23日
我们的资料
病例
作者介绍
涂意辉 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杨浦医院关节外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 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保膝学组副组长;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骨关节保护与健康分会副会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膝关节部分置换研究学组副组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膝关节保护与矫形学组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关节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委员;
英国牛津大学Nuffield 骨科中心 fellow;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生物骨科材料临床研究杂志》编委。
-END-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涂意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