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位摆放
手术床可采用专业侧卧位孔板。以患者髋部为基准,尽量偏后,以利于术中后伸内收术腿。远端体位柱放置:前侧体位柱放置于耻骨联合水平,后侧体位柱放置于骶骨后侧。近端体位柱放置:前侧体位柱放置于剑突水平,后侧体位柱放置于肩胛区。
二、手术人员站位
术者站于患者前侧远端,一助站于患者前侧近端,二助站于患者后侧远端,三助站于患者后侧近端。
三、切口位置选择
切口起自髂前上棘以远以外1cm处,斜向腓骨小头或更偏后的方向,长约10cm。
四、阔筋膜张肌的处理
切开皮肤及脂肪层,显露阔筋膜张肌外侧肌膜,呈蓝白色。切开此肌膜,显露阔筋膜张肌,将阔筋膜张肌向后侧推开,显露其后鞘。
五、旋股外动静脉的处理
切开阔筋膜张肌后鞘,而后有少许脂肪组织,可用纱布轻轻拂去以清晰显露旋股外动静脉血管束,并将其切断结扎。
六、前关节囊的处理
深面即髋关节前关节囊,如绿色标记。将前关节囊切除,近端沿髋臼缘,远端沿股外侧肌、股中间肌粗隆间线止点,前侧沿股直肌外侧缘。切除关节囊即可清晰显露股骨颈及部分股骨头。
七、股骨颈截骨
股骨颈截骨沿前侧粗隆间线(绿线所示),垂直于股骨颈。
八、髋臼处理
取出股骨头显露髋臼,第一把撬放置于髋臼后上方,第二把撬放置于髋臼后下方以推开股骨近端,第三把撬放置于髋臼前下。磨锉髋臼方向可参考髋臼缘或者横韧带或者人体冠状面和地面,根据术者习惯即可。前路前倾角尽量放小一些,一般在10-15°,外展角掌握在40°左右。髋臼渗血良好后按此角度安装假体。
九、股骨近端显露
第一把撬放置于大粗隆近端外侧,第二把撬放置于大粗隆远端外侧,第三把用双叉撬或燕尾撬,放置于股骨小粗隆近端。然后手术腿极度外旋,切断上方关节囊,逐渐加大后伸内收,边切除边显露,如显露不足可继续切断联合腱(上孖肌、下孖肌及闭孔内肌肌腱),此时绝大数都可充分显露股骨近端。对于过度肥胖患者可能还需进一步松解显露,此时需要切断梨状肌肌腱。松解遵循按需松解原则,尽量做到少松解。
十、股骨髓腔处理
保持下肢外旋、后伸、内收体位。开口靠近粗隆后内角,与后路操作无差异。直至磨锉满意,安装假体。
十一、验证作品
术中动态摄影。
-END-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赵亚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