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守治疗
成人脊柱畸形无症状者不需要治疗,然而对于有症状者,保守治疗的效果非常有限。
不同于其他原因的腰痛,成人脊柱畸形引起的症状保守治疗效果很差。
目前,所有保守治疗方法都缺乏实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支具、功能锻炼、理疗、指压按摩和硬膜外封闭期证据强度均为弱,而非甾体抗炎药为中等。


手术治疗
手术目标:
- 解除腰痛和下肢神经症状 
- 恢复腰椎正常负重功能 
- 防止畸形进展 
- 重建脊柱的整体平衡 
成人脊柱畸形SRS-Schwab分型:
根据临床和影像学决定治疗方案

I型:单纯减压。神经压迫所致的放射痛出现在凸侧,无腰痛。
II型:有限减压+短节段融合。只适合症状轻,躯干平衡良好的患者,症状源自局限的节段。总体翻修率18%-54%。
III型:长节段后路融合
IV型:前路椎间融合+后路长节段融合
V型:长节段后路融合延长至胸椎
VI型:截骨+长节段固定融合
Spine 2012;37:1077–1082. 关注Spine脊柱,后台回复0708获取全文。
普遍观点
- 以神经损害症状为主 
- 腰痛局限或不严重 
- 侧凸角度小(<30°) 
- 轻度冠、矢状面失平衡 
- 畸形不需要刻意矫正 
建议责任节段减压+短节段固定
- 以严重腰痛为主 
- 侧凸角度大(>30°) 
- 冠、矢状面失衡 
- 责任节段邻近节段退变严重 
建议长节段固定融合
长节段固定融合相关争议
长节段术后胸腰交界和腰骶交界处的内固定断裂、不融合、邻近节段侧凸、后凸进展发生率都很高。
近端椎的选择原则
- 位于稳定区,不能位于冠状面和矢状面弯曲的顶点 
- 后柱无缺损 
- 近端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无明显退变 
- 无任何方向的滑脱 
- 节段无旋转 
- 相邻椎体无后凸畸形 
近端止于那个椎体?
近端止在T10或T11比止在T12或L1的近端后凸畸形发生率(50%)明显降低,可能因胸11和胸12肋为浮肋。

远端椎的选择:L5还是S1?
止在L5必须满足:
- 没有滑脱或倾斜 
- 没有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 
- MRI上,L5/S1椎间盘必须相对正常,无明显退变 
- MRI/CT上,L5/S1关节突正常 
- 术前矢状面平衡 
- 预期术后能达到好的冠、矢状面平衡 
优点:
- 手术相对小,创伤小,并发症率相对低(22%) 
- 保留了L5/S1椎间盘的功能,但L5/S1椎间盘可能会加速退变 
止于S1或骨盆需满足:
- L5倾斜>15° 
- 严重冠、矢状面失平衡 
- 骨盆倾斜 
- 需三柱截骨:L2或以远 
- 骨质疏松 
缺点:
- 手术大,并发症率高(75%) 
- 假关节率高 
- 通常需要L5/S1,必要时增加L4/L5椎体间融合以提供支撑 
- 通常需要髂骨翼螺钉:容易引起局部疼痛 
长节段固定融合整体术后并发症率高达60-70%,翻修率达20-30%
术后并发症: 感染、脑脊液漏、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近端或远端ASD、PJK、假关节形成、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衰竭、甚至死亡。
成人脊柱侧凸多见于老年人,有时是高龄患者,常合并多种合并症,如心衰、COPD等,且临床症状复杂,死亡率相对较高。
因此,对于成人脊柱畸形,临床医师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充分医患沟通,权衡利弊。
李永超
同济大学医学院博士生
师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脊柱外科谭军教授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脊柱外科彭宝淦教授。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
个人公众号:Spine脊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