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约占心肌梗死的1%~2%,预后非常差。最早的描述见于Latlum在1845年的尸检报告中。1934年,Sager建立了心梗后室间隔穿孔的诊断标准,但直到1957年,才由Cooley提出并创造心梗后室间隔穿孔的外科修补手术,并证实了手术才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心梗后室间隔穿孔完全不同于先天性室缺,两者在治疗上亦存在很大差别。25%的患者在1天内死亡,50%在1周内死亡,80%在4周内死亡,仅有7%能活到1年以上。因此,一旦确诊,均需手术治疗。
一、病理
心梗后室间隔破裂穿孔可在心梗几小时至2周内发生,最常发生于心梗后的1~4天。这种破裂往往是由于相关冠脉发生严重梗阻且无足够的侧支循环形成。一般最常累及前隔,即室间隔前部和心尖(LAD梗阻),约占60%,只有20%左右累及后隔(右冠状动脉梗阻)。前部的缺损手术处理较为简单,后部缺损通常比较棘手,往往有多个室缺或合并室壁瘤,位置多靠心底部,部分可累及房室瓣环。
二、病理生理
与先天性室缺不同,心梗后室间隔破裂主要表现为心功能的恶化,严重程度取决于心梗面积的大小和左向右的分流量。急性左向右分流后,体循环血量锐减,而肺血增加,肺淤血和水肿,使得原本因急性心梗、可能伴有室壁瘤或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心脏负担更为严重,继而发生低心排和心源性休克。
三、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尿少、肺水肿、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以及全身重要脏器的灌注不足等。心梗患者若听诊闻及明显的收缩期杂音,应高度怀疑室间隔穿孔的可能。
四、诊断
患者在心梗2周内,尤其在1周内,突然出现胸痛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最典型的体征是新出现的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为明显,可触及震颤。患者病情急剧恶化,表现为充血性心衰和心源性休克。胸片提示心影扩大、肺淤血。心电图提示前壁、下壁等心梗。超声心动图可明确室缺的大小、位置、分流量和心功能的状况,以及是否合并室壁瘤、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心导管检查可以明确心内分流量、检测肺动脉压。
五、手术指征
室间隔破裂穿孔,病情凶险,一旦确诊即是手术指征。但穿孔早期,室缺周围组织脆弱易碎,不易缝合,而且往往合并有大面积心梗和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不平稳,一般不考虑急诊手术。可经积极的内科治疗,包括放置IABP等。若病情继续恶化,则可考虑急诊手术;若病情渐平稳,可待2周后,最好在6周后,破口周围组织已经纤维化,修补较为容易。
六、手术技术
术前常需放置IABP,一般不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等扩血管的药物,尽管它们可以减少左向右的分流量,但常常会带来低血压和冠脉灌注减少的后果。术中放置Swan-ganz导管,监测肺动脉压、心排量和肺毛细血管压。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上下腔分别插管,常规放置左房减压管。若同时行冠脉搭桥,则先行桥血管的远端吻合,并经桥血管灌注心肌保护液。
心脏停搏后,前间隔穿孔采用LAD左侧1~2cm平行切开左心室心尖部梗死区。破口较小,周围有纤维化者可直接缝合;较大穿孔者需补片修补。后间隔穿孔一般不建议直接缝合,可采取左心室下壁距PDA1~2cm切口。需完全切除梗死心肌,缝合进针时,应贯穿后间隔和膈面的右心室游离壁,双侧加涤纶片固定。
室间隔穿孔往往存在较为严重的冠脉严重,同期需行完全再血管化。若存在二尖瓣或三尖瓣乳头肌功能障碍并引起相应瓣膜关闭不全,则需行相应的瓣膜修补成形术,必要时需行瓣膜置换术。
七、术后并发症
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除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外,围术期放置IABP可有效防治低心排的发生,IABP在升高血压的同时,增加冠脉尤其是右冠的灌注,可有效防治右心衰竭。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考虑使用体外循环膜肺(ECMO)和左心辅助装置。
八、手术结果
目前,心梗后室缺的手术死亡率已逐步下降至20%~40%,室间隔后部破裂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常见的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脑部并发症和肾衰竭。手术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心源性休克特别是休克时间长、室间隔破裂至手术的时间间隔短、后部缺损和高龄。近年来,外科结果明显改善,资料显示,术后5年的生存率为60%~85%。
声明:本文由供稿单位提供,作者骨殇老师(笔名),授权本平台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文内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望大家理性判断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