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肌少-骨质疏松症的西药用药
①维生素D和钙剂
可改善肌少-OP。
目前已有相对充分证据表明低维生素D水平与肌少症发生密切相关,维生素D可调节钙、磷及骨代谢平衡,能促进骨骼健康,对肌肉健康也有潜在的重要作用,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改善肌肉力量与质量、步态。血清25(OH)D<50 nmol/L与低腿部力量、低瘦体质量、低腿部肌肉质量呈正相关,肌少症者补充维生素D需使血清25(OH)D的浓度维持在50 nmol/L以上。《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节录)》 (2015年)中指出,肌少症者维生素D的补充剂量为15-20ug/d(600-800U/ d),维生素D2与维生素D3可替换使用。
钙剂可减缓骨量丢失,改善骨矿化,提高骨密度及预防、降低骨折风险。肌少-OP的膳食钙的摄入需达到1.2g/d,500mg为单次补钙最佳剂量,添加甘露醇的钙剂可缓解便秘。
②活性维生素D
如骨化三醇,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其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形成和矿化及抑制骨吸收,减少椎体或非椎体骨折风险,明显升高腰椎骨密度,并诱导成肌细胞的分化,可增加肌肉强度和减少跌倒风险。禁用于高钙血症、有维生素D 中毒征象者。肾结石者慎用。
③特异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抑制剂
如地舒单抗,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其属于骨吸收抑制剂,有较广抗骨折谱,可增加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降低椎体、非椎体和髋部骨折风险,并对跌倒和骨折风险者的肌量、骨质量、肌力和平衡有积极影响。禁用于低钙血症者。注意严重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膀胱炎、皮肤蜂窝组织炎等)、下颌骨坏死或非典型性股骨骨折风险。
④同化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
同化激素如睾酮,可增加骨密度和骨强度、骨质量,还可增加肌强度,增加肌量、肌肉含量、肌力和减少脂肪量。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前列腺增生、肿瘤、抑郁等。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其属于骨吸收抑制剂,可增加骨质量,降低椎体骨折风险,抑制骨转换,阻止骨丢失,并增加肌量、肌肉含量、肌力等,对因性激素缺乏导致的严重肌少症者, 可在排除高危因素的前提下,试验性补充少剂量激素。
⑤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有显著的骨骼与肌肉生长促进作用,可增加瘦肉量和肌量。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老年男性瘦体重及腰椎骨密度增加有促进作用。不良反应有关节炎、关节肌肉疼痛、水肿、糖尿病、腕管综合征等。
⑥其他
肌生成抑制蛋白抗体可促进躯体功能改善、瘦体重增加及骨量改善。
脂肪酸合酶抑制剂、脂联素、雷帕霉素、丹参醇、辅酶Q等对治疗肌少-OP有潜在的价值。
二. 肌少-骨质疏松症的中药用药
肌少-骨质疏松症需以健脾补肾治疗为主。
①肝肾阴虚证
可选用左归饮、六味地黄丸、人工虎骨粉(金天格胶囊)等。
六味地黄丸可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感冒发热者不宜服用。
金天格胶囊可健骨,用于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畏寒喜暖、抽筋、小便频多等症状的改善。偶见口干。
②脾肾阳虚证
可选用右归饮、金匮肾气丸、骨疏康胶囊/颗粒、仙灵骨葆胶囊/片等。
金匮肾气丸可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骨疏康胶囊/颗粒可补肾益气、活血壮骨,适于肾阳虚兼气血不足证,症见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神疲、目眩、大便溏薄、畏寒、夜尿频繁等。偶见上腹部不适。因含淫羊藿,需每3个月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若无异常可继续服用。
仙灵骨葆胶囊/片可滋补肝肾、接骨续筋、强身健骨,适于症见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头晕耳鸣、不能持重、畏寒喜暖者。可引起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可致肝功能异常甚至肝衰竭风险,需每3 个月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若无异常可继续服用。因含补骨脂、淫羊藿,故有肝功能异常者禁用。
③肾虚血瘀证
可选用补肾活血汤、青娥丸、壮骨止痛胶囊等。
青娥丸可补肾强腰,用于肾虚腰痛,起坐不利,膝软乏力。感冒发热者不宜服用。
壮骨止痛胶囊可补益肝肾、壮骨止痛,可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肝肾不足证,症见腰背疼痛、腰膝酸软、四肢骨痛、肢体麻木、步履艰难,舌质偏红或淡,脉细弱等。个别出现消化不良、腹胀。
参考文献
END
声明:本文由供稿单位提供,作者punoka,授权本平台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