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目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如儿童和青少年、中青年、老年。β受体阻滞剂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其兼有降压和控制心率的作用,那么,不同年龄段高血压者如何选用呢?
β受体阻滞剂可降压,其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心排出量、减慢心率、抑制肾素释放和血管紧张素II的产生、降低中枢缩血管活性、阻断突触前膜β受体而减少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减弱运动和应激时儿茶酚胺类释放引起的升压反应、减少静脉回流等实现降压作用,其降压获益主要来自于对β1受体的阻滞,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β1受体的亲和力高,可更准确发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并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根据对β1受体的选择性可分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分类 |
药物 |
特点 |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
比索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
脂溶性高的β受体阻滞剂生物利用度与组织浓度更高,其中脂溶性药物包括美托洛尔、拉贝洛尔等,非脂溶性药物包括阿替洛尔等,比索洛尔为水脂双溶性药物。β受体阻滞剂有内在拟交感神经活(ISA),可削弱对交感神经的抑制,而不利于血压的长期控制,其中有ISA的药物如拉贝洛尔等,无ISA的药物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卡维地洛、阿罗洛尔等。 |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
普萘洛尔、有周围血管舒张功能的α1/β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拉贝洛尔/阿罗洛尔等 |
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以原发性高血压为主,原发性高血压的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多数表现为轻度的血压升高,无明显临床症状,通常无不适感,与遗传、早产、低出生体重、摄盐过多、睡眠不足、超重/肥胖、体力活动缺乏等有关。儿童继发性高血压多表现为血压显著升高,也可表现为血压轻中度升高,其中肾脏疾病是其首位病因。
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当出现高血压的临床症状、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伤(HMOD)、2级高血压、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伴随共病的体征和/或症状及生活方式改变无效时,建议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降压药物从小剂量、单一用药开始,必要时联合用药。β受体阻滞剂因其潜在的不良反应,除特定情况外,一般不建议选用,可用于严重高血压和联合用药。
中青年高血压表现以舒张压升高为主,收缩压轻度升高或正常(大动脉弹性好而缓解动脉壁压力),多数为1级高血压,多无临床表现或症状不明显,有些伴有心率加快、心率变异性降低、室性心律失常、肥胖、超重、脂肪肝等,80%合并有靶器官损害,与慢性冠心病或脑卒中显著相关。中青年高血压与工作压力大、精神应激导致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有关,其他还有遗传、肥胖、缺乏体力活动、抑郁或压抑状态等。
通常中青年高血压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比例高,而单纯 IDH 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和混合型高血压(SDH)的先兆,都为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高危因素,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压,为多数指南推荐的中青年高血压初始治疗药物,高β1受体选择性、脂溶性高、无ISA 作用、长效(如比索洛尔、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的β受体阻滞剂更适于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的中青年高血压者。
对伴有心绞痛、心衰、心肌梗死及房颤等病史,高血流动力状态的高血压者,及年轻女性或伴有妊娠的高血压者,β受体阻滞剂为首选药物。对主动脉夹层者也优先推荐β受体阻滞剂。
老年高血压多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临床特点有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血压波动大,动脉硬化、大动脉僵硬度增加,血压变异性增大、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高,盐敏感性增强,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常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心衰、糖尿病、高脂血症、呼吸道疾病、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并存。
无并存疾病的老年高血压不宜首选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心肌供血、逆转心肌重塑、保护心脏功能等,主要适于合并心绞痛、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慢性心衰及有心肌梗死既往史、持续性快速房颤的老年高血压者。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Redputao,以上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