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认为,视网膜格子样变性是视网膜脱离先兆体征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视网膜格子样变性都有风险,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视网膜格子样变性都需要进行激光光凝治疗。
一旦格子样变性边缘出现视网膜裂孔,或一眼已经发生视网膜脱离,另一只眼变性区广泛或变性区内出现裂孔、或变性区内出现多发的囊样变性、或玻璃体与格子样变性区内有明显牵引,当面临这些情况时均应进行激光光凝治疗。
但是,由于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区组织病理学的特殊性,激光时不能像封闭视网膜裂孔那样进行光凝。单纯的视网膜裂孔光凝,可以骑跨裂孔的边缘或压边光凝2-3排,但格子样变性区的光凝不能这样做。这是因为,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区边缘视网膜与玻璃体相互粘连,也就是说格子样变性区内的玻璃体是液化的玻璃体,外面包裹了一层膜且与视网膜粘连。
因此,激光时的光斑一定不能骑跨格子样变性区的边缘,一旦光斑骑跨格子样变性区的边缘,液化玻璃体包囊膜吸收激光能量,会形成疤痕收缩牵引,反而会造成变性区边缘视网膜裂孔形成。所以,通常在离开变性区边缘1-2个光斑直径处光凝2-3排,防止光凝后玻璃体包囊膜对视网膜产生收缩性牵引。
格子样变性(lattice degeneration)是一种常见的周边视网膜异常,在正常人群中发生率为6%-10%,但只有0.5%-1%最终会发生视网膜脱离,20%-30%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存在格子样变性。
格子样变性可呈多种形态,最常见的是弧形排列的局灶的线状、圆形或椭圆形视网膜变薄,表面覆盖交错分布的视网膜血管玻璃样变性后白线。其它表现还有浅层黄白色斑点、不同程度的色素变动、圆形或线状红色凹陷、圆形或线状白色斑片和圆形小的萎缩孔。
格子样变性的组织之病理学检查可见3种改变:视网膜内层的局限性变薄、变薄的视网膜表面玻璃体液化以及病变边缘浓缩玻璃体的广泛致密粘连性脱离。
尽管格子样变性本身并不引起临床症状,但其与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以及牵引性变化有关,因此可以引起飞蚊症、闪光感或其它视觉异常。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格子样变性眼底,视网膜脱离可由远离格子样变性区的视网膜裂孔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