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面临的骨质疏松问题愈发突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之后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这也给广大骨科医生的诊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骨松圆桌派
本期“骨松圆桌派” 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姜敏教授主持,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林华教授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孙强教授共同来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问题,精彩内容先睹为快。
01
避免像瀑布一样接连不断的骨折
林华教授提到:骨质疏松症非常重要的危害,就是“接二连三”的骨折,这就是骨折的“级联效应“。如果骨科医生只关注手术本身,仅仅手术做的很好,而忽略了骨质疏松的治疗,那么将会面临挑战,很有可能过段时间患者又来找你了,有些还会面临医患纠纷。因此,骨科医生要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
孙强教授从脊柱科医生的角度补充到: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四高一低”的特点:高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花费,低生活质量,因此在做手术的同时,要把骨质疏松管理好。但就脊柱科常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临床上非常“容易漏”,可能来就诊80%的病人都漏掉了,因此,对于脊柱科医生,要主动去给病人做检查(包括影像学,骨密度检查等),重视骨质疏松性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02
如何让手术更成功?
围手术期的干预非常重要
对于骨科医生来说,重视围手术期的干预非常重要。林华教授强调:两方面的干预,可以使手术更成功。首先是疼痛的干预,它会带给患者直接的感受性体验,术后患者如果依然疼痛,就会不理解,甚至对医生的医术产生质疑。其次就是抗骨质疏松治疗,因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病理性骨折,单纯手术不解决根本问题,合理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才会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
孙强教授就围手术期的干预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生动形象的把骨松的骨头比喻成“朽木”,在临床上有很多这样的病例,早期患者的骨质量还可以,但是即使手术很成功,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骨量的丢失,可能当时打的螺丝钉会慢慢的“往外拔”。所以说骨科医生一定在围手术期重视骨松的管理,真正的做到既治标又治本。
03
针对骨松骨折的治疗
该如何去选择抗骨质疏松药物?
骨微结构的破坏是骨质疏松症最主要的病理性改变之一。骨微结构损伤会导致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骨重建失衡是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微结构损伤的主要原因。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以调节骨重建,从而改善骨微结构。目前抗骨质疏松药物主要包括抗骨吸收药(包括双膦酸盐、地舒单抗等)以及促骨形成药两大类。针对不同的区域,选择的治疗药物是不一样的。
林华教授还指出“地舒单抗的独特性”,其对骨重建调控的同时还具有骨塑建的修复作用。该机制对于骨胶原成分的修复,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在抗破骨细胞类药物使用的同时,还可以联合促成骨类的药,更好的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最后,林教授也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武器使得骨松骨折术后得到一个更强力的保障。
总而言之,面对骨质疏松新时代,孙强教授说:“我们骨科医生治疗的是一个病人,而不是其中一个部位。骨科医生更要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管理,加强医患沟通,选择合适的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可以有效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骨折风险,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面对这样一个疾病的挑战,你做好准备了吗?更多精彩,点击阅读原文,收看完整的骨松圆桌派节目骨质疏松时代——骨科医生面临的新挑战。
1
参考文献
[1] 中华骨科杂志,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2年版),2022年11月第42卷第22期.
[2] 刘功稳, 徐又佳. 重视骨塑建在骨质疏松症防治中的作用. 中华骨科杂志.2022;42(12):739-745.
[3] 林华.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13):903-907. 2022年11月第42卷第22期.
审批编号:SC-CHN-AMG162-01102-1122